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1994年7月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劳动群众的深切关怀,表  相似文献   

2.
劳动者的权益受《劳动法》保护。在劳动者的权益被用人单位侵犯时 ,《劳动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劳动纠纷发生时 ,《劳动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有不完善之处 ,不利于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应在立法上予以补救。  一、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在我国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依照《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设立和运作的。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 ,劳动争议发生后 ,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不成 ,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 ,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这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见》是新时期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浅谈女职工委员会在贯彻实施《劳动法》中如何突出维护职能李玉华《劳动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劳动法》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根本立法宗旨,并贯穿全部法律条文之中,充分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  相似文献   

5.
政策法规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劳动法律体系的母法。它以国家意志把实现劳动者的权利建立在法律保证的基础上,既是劳动者在劳动问题上的法律保障,又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即年满16岁、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包括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公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指劳动者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劳动方面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劳动者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劳动者的利益是社会利益的主体。因此,《劳动法》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在劳动领域保护劳动者的各种需要  相似文献   

6.
1994年我国正式出台《劳动法》,用以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劳动法》诸多原则之中,"倾斜保护原则"是其立法的重要原则,该原则改善了劳动者弱势地位,并极大地促进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7.
浅议我国新型劳动体制的基本特征林添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将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维护和发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稳定和谐的劳...  相似文献   

8.
刘琦 《求索》2012,(5):248-249
《劳动合同法》的主体适用范围较之于《劳动法》有所扩大,从而弥补了《劳动法》调整范围的真空地带。但《劳动合同法》在主体适用范围的界定还存在一些不足,对用人单位、劳动者无明确定义,导致了《劳动合同法》在实施中的不确定性。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对劳动者进行从属性和排除强势化的认定,对用人单位应内涵清晰、外延模糊的弹性认定,以适应用工形式多样化的需要,达到覆盖更多劳动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自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来,按照《劳动法》“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的规定,我省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全面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度。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可长、可短,具体由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需要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打破了原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线,  相似文献   

10.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法,立法宗旨在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立、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后,按市场经济的需要,劳动用工制度也做了大的改革,普遍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为巩固此改革成果,1994年7月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共分13章107条。劳动法明确规  相似文献   

11.
谭跃 《群众》2001,(12)
最近,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加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这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重要措施。一、印发《纲要》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06,(9):29-3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成宁市政协把学习贯彻中央《意见》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结合成宁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学习《江泽民文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06,(4):2-2,33
今年2月,党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5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意见》精神,是当前各级政协的重大政治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推进全局工作,开启人民政协事业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6.
林玲读者: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7.
警坛吹风     
警坛吹风最近。公安部发出通知,就学习、宣传《人民警察法》作出具体部署。通知指出,《人民警察法》是人民警察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警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地公安机关要在当地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18.
试用期是《劳动法》规定的一种特殊期间,其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约定的,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同意约定或者不约定试用期。即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第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第三,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享有劳动合同解除权。《劳动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受《劳动法》第26条、第27条、第29条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的限制。《劳动  相似文献   

19.
初春三月,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人民政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见》的颁发,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学习宣传《江泽民文选》,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