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闻集萃     
1.中澳联手破获走私恐龙化石案澳大利亚官员6月17日宣布,中国和澳大利亚警方经过长达一年的联合行动,日前,破获了一起走私恐龙化石特大案件,查获了重达20吨的恐龙化石,澳大利亚官员说,澳政府应中国方面要求从去年6月开始协助展开这次远古动物化石走私案的调查工作。这也是澳大利亚首次在打击化石走私方面向中国政府提供帮助。2.北京将建成19座应急避难场所到今年底以前,北京市城八区将建成19座应急避难场所,以供市民在灾害发生时或其他应急状态下紧急疏散、临时生活所用。19处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将为282万平方米,可以容纳140万人。应急避难…  相似文献   

2.
一、走私经济的涵义及主要特征 所谓走私经济就是以损害国家、民族利益为前提,以逃避海关监管为手段,从国外非法进口商品到国内市场上销售,牟取暴利的经济运行过程。从狭义上讲,走私经济就是指逃避海关监管的经济运行过程。从广义上讲,就是从境外购买商品走私入境,到销售给最终用户的经济运行过程。在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走私经  相似文献   

3.
海南自贸港离岛免税政策让离岛旅客享受到了物美价廉的免税产品,但也滋生了“套代购”及其他新型走私犯罪。犯罪嫌疑人通过用自己的额度或组织他人购买后再转销等方式赚取利润、偷逃税款,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当前,“套代购”走私存在着行为查处难、人员分布散以及单线联系难以深挖等问题。为此,应进一步加大打击“套代购”走私的力度,通过采取加强部门联动以及利用大数据强化监管和开展普法宣传等举措,确保离岛免税政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4.
镜像     
《小康》2015,(22)
<正>(图1)广东珠海海关破获全国最大宗水晶走私案10月20日,广东珠海,拱北海关与南宁海关开展联合行动,查获"2.11"团伙走私水晶、干果系列案,总案值10.25亿元,税款超过2亿。其中查获人造水晶195.3吨,总案值1.15亿元,为近年来全国破获的最大宗水晶走私案。对于该系列案被查扣的走私货物,拱北海关依照法定程序依法进行公开拍卖处理,拍卖所得将全部上缴国库。图为现场展示的部分走私水晶。  相似文献   

5.
生死较量     
从香港开来的装有300多吨垃圾衣服的“东江103号”船只,欲经过福建省平潭海域驶往浙江。在夜海上,走私嫌疑分子先是企图冲撞我缉私艇后逃逸,在被我海警官兵拦截后,又使出贿赂手段,被我海警官兵严辞拒绝。1月30日夜晚,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海警一支队的官兵们与走私嫌疑分子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  相似文献   

6.
德国保安打击毒品走私赵连茂一、基本情况当前,在德国和欧洲,随着吸食毒品人数的增多,贩卖毒品的犯罪活动空前猖獗,德国保安部门曾在汉堡港先后查获到21吨大麻和40公斤可卡因。随着保安部门打击毒品犯斗争力度的加大,毒品犯走私贩卖毒品的方法也更加隐蔽和狡猾,...  相似文献   

7.
伪报价格走私案件取证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报价格走私手段多样,走私对象不断变化;利用地下钱庄、货币走私、关联公司等方式进行差额补足。境内外互相勾结,隐蔽性强,“洗单”与“洗货”、“洗规格”等其他伪报类走私交叉。取证要点包括:以寻求“真实成交价格”为核心,搜集真假两套外贸合同、发票、提单、装箱单等直接证据;沿着货物流向、资金流向、单证流向、信息流向等走私链搜集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对外开放以来,走私相伴产生。90年代迄今的走私,与70—80年代的走私相比,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走私活动的范围扩大。70—80年代的走私活动,主要集中在毗邻台、港的福建、广东沿海。进入90年代,特别是近年来,从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经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沿海,直到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整个沿海都有走私活动存在。陆路的中越、中缅边境,也是走私货进出的重要地区。不仅边境地区走私猖獗,内陆也受到走私的侵袭,武汉、长沙等海关都曾查获大宗走私物品。第二,走私的物品种类增多。70—80年代,走私入境的物品主…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了全国反走私工作会议,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一场力度极大的全国范围反走私斗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走私,有人称它是贸易的“双生子”。从我国打开国门的那天起,它便像影子一样跟随而至。从食品、烟酒到家用电器、电脑、手机、轿车等生活消费品,直至石油、化工产品等生产资料,到处都可见走私分子的魔爪,强烈地冲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走私犯罪日益猖獗,从严打击走私活动已刻不容缓。走私犯罪不仅破坏了国家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扰乱市场秩序,冲击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腐蚀了一部分干部和群众,污染了社会风气,使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走私犯罪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国家对外贸易的管制和国内外商品差价的存在和不断扩大是走私犯罪的最主要原因。要有效控制走私犯罪,须实行综合治理。加速发展国内经济,缩小国内外商品差价,适度放宽外贸管制;加强监督,削弱、限制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整顿国内市场,堵住走私犯罪的后路;加强缉私队伍和设备的建设,提高缉私能力;收集走私犯罪信息,掌握走私活动规律;加强刑事打击力度,震慑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1.
香烟走私在西方王家林有的人认为香烟走私是第三世界特有的现象,其实有失偏颇。香烟走私的起源在西方,且愈演愈烈,十分猖獗。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香烟走私渗透到官僚上层社会,官僚实权阶层与黑社会头目相互勾结参与或组织走私,...  相似文献   

12.
对走私犯罪案件证据的审查,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的办案质量,因此,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要求,正确地认定走私犯罪证据的范围,文章中例举了11类证据;同时,要讲究审查证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走私作为一种古老的国际性犯罪,随着社会的进步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日益猖獗。在知识经济敲击人类大门的今天,走私也逐渐迈入了“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向集团化、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走私工具从小船和马车发展到今天的汽车、飞机、远洋货轮;走私物品从鸦片、香料发展到今天的武器、石油、电器乃至垃圾、核废料;走私手段更是让人眼花缘乱,他们能够在海关人员面前打开一幅平庸画家的现代风景画,而这幅画下面却裱有中世纪的名家名作;今天,海关人员常常从易拉罐中找出古代勋章,从玩具汽车里搜出古代货币,这些都屡…  相似文献   

14.
通关邮寄渠道走私的物品价值大、体积小;走私行为十分隐蔽,往往是见物不见人。侦查方法包括:沿着“由案到人”的侦查模式,认真检验邮件,及时并案,选定侦查范围,对重点场所进行布控;抓捕犯罪嫌疑人,制定讯问策略,搜查相关场所,做好笔迹、走私物品的鉴定工作;查明案情,沿着走私链搜集证据。  相似文献   

15.
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实践中,由于走私犯罪的自身特殊性,缉私部门侦查权在现实行使中受到证据、证人、被害、被告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对此,侦查部门应充分利用权利,坚持全面取证,注重证据质量,从而更有效地打击走私犯罪。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0月23日下午3点,海南省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座无虚席,闻讯赶来的群众翘首等待法院对海南最大珍贵动物走私案的庄严宣判。 梁会江、郑松昌、梁栩生等14名被告人犯走私珍贵动物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1年6个月至10年。 ……当审判长宣读到被告人谢绍京犯走私珍贵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时,只见数百名群众的严厉目光一齐投向这个由海上缉私官员堕落为走私犯罪马前卒的谢绍京。 过惯了灯红酒绿、养尊处优生活的谢绍京,经历了高墙铁网的生活之后,内心只有凄楚异常。“我自幼勤奋努力,参军、入党、上大学,总算事业有成,没想到自己财迷心窍被糖衣裹着的炮弹击中,以至于成为走私犯罪的马前卒,犯下了党和人民无法饶恕的罪行……”面对笔者的采访,这个昔日的海警官员止不住涕泪横流。  相似文献   

17.
走私的本质是研究走私行为和走私罪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只有认识走私的本质,才能真正认识走私,才能有效控制走私。走私罪作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犯罪的类罪之一,其本质是与犯罪的本质不可分离的。文章着重分析了走私的自然本质、法律本质和社会本质以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建立和完善反走私方面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走私类罪中与人们日常生活关联性最大,也是最受人们关注的一种犯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属于经济犯罪,其发案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贸易制度越加完善、透明,关税水平逐步下降,贸易壁垒有所消除,在这样的背景下,走私犯罪案件越来越少,其牟利空间越加稀薄,但查获犯罪风险却飞速上涨。因此,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犯罪对象、定罪标准、量刑尺度等问题需要从立法上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走私犯罪嫌疑人翻供是困扰当前走私犯罪侦查工作的一大疑难问题。本文对走私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针对走私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袁红兵 《两岸关系》2001,(11):18-19
近一段时间,本刊陆续收到东莞等地的一些台商来信,反映他们对海关查缉走私犯罪中的看法。为了了解真实情况,前不久,本刊记者专程前往广州,采访了广东黄埔海关、黄埔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