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弃”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扬弃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联系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发扬、保留和继承,这是“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发展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抛弃和克服,这是“弃”的过程,是事物发展中的非连续性。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观体系中的新生一员,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事业需要创新精神○赵维东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并指出,这是关系我国21世纪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创新,是实现事物发展的要求。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总是要走向繁荣进步的。因此,新陈代谢,弃旧创新是必然的,人类社会从“...  相似文献   

3.
有的同志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新与旧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的内部无不可以区分为新旧两个方面。有的同志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肯定方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各个战线上都不断地提拔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干部,在革命队伍中这种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规律。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抱着满腔热忱的态度,积极地帮助这些新干部迅速地健康地成长。新干部成长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这些新干部的共同特点是:有革命朝气,干劲足,工作积极,有钻劲,接受新鲜事物快,这是他们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本质的创新应用在辩证法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新陈代谢是宇宙永恒规律,变革和创新是永恒真理。因此,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一切都是暂时的不断更新,观念要更新,理论要创新,制度要革新,辩证法对形而上学那种绝对不变、永恒存在观念持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6.
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人也有—个出生、成长和衰亡的过程。年长的一代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后,他们的思想、事业,将由年轻的一代继承下来,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新陈代谢,这是一条规律。所以,对青年人来说,问题并不是他们要不要做接班人,而是要做什么样的接班人,接什么班,怎样接好这个班。现在这一代青年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常对人说,人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他曾对护士长吴旭君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可以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如果不死,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上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他曾多次对王海容说:“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扔到大海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肥了好…  相似文献   

8.
事物的新陈代谢,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要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世代相传,必须不断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正处在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大多数已经或接近离、退休。中青年干部已占整个干部队伍的70%左右,再过十年、二十年,他们将无可替代地成为新一代接班人。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千方百计地和我们争夺青年一代,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也遥相呼应。因此,培养接班人的任务更加严峻、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9.
建立党员队伍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是始终保持党的政治先进性 ,全面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现实要求。目前党员队伍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存在着发展新党员工作滞后、不合格党员出党渠道不畅等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党员队伍正常新陈代谢机制 ,一是把住“入口” ,建立健全党员发展机制 ;二是疏通“出口” ,建立健全不合格党员出党机制 ;三是强化对党员的教育培训 ,加强监督 ,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0.
血液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血液在人体内不断流动,并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生命才鲜活健康。否则,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由此,我想到了企业的资本营运和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如果说,企业的资本就是企业的血液,那么资本健康营运的过程也就是企业不断新陈代谢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所不同的是,人体血液的新陈代谢是在体内完成的,而企业资本的新陈代谢则在体外通过市场交换来完成。一个好的企业或企业家要善于把资本推向市场,使其不断地在新陈代谢中增强肌体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在组织资本营运时,不妨尝试一下放血、活血、造血的路子。这里的“放血“,当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资产的被动转移或流失,而是企业面向市场的一种早期的、充分体现主观能动性的让利行为,是基于改革和发展意义上的“大放血“。所谓“放血“,就是要舍得忍  相似文献   

11.
谈“新”     
一谈到“新”,我们的心态,眼光,神情立刻就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新,在哲学家的眼中、科学家的心中和诗人的笔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新与旧相对,首先有着时间的规定性。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时间的脚步永远迈向前方,新陈代谢是事物的基本规律。我国的古代先哲们早就有“生生日新”的说法,所谓“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草续旧草”;“今人续昔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恩格斯也曾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伟大思想”:“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理论导报》2010,(4):63-63
<正>加速新陈代谢是所有减肥者的关键。有人属于遗传性代谢速率快(所谓的那些吃的多还不发胖,基因型,估计瘦素基因表达较高调控机体代谢速度加快);在静止休息状态,男性比女性消耗更多热量;大多数人过了40岁,体内新陈代谢速  相似文献   

13.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的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的科学,事物的对立和事物的斗争都具有势态性。所谓势态就是矛盾对立的双方其斗争的关系和对立的形态在发展方向具体形态上具有一方取主动地位,另一方取被动地位,一方推动事物的发展,另一方则阻止事物的发展等特性。这一特性就是事物发展的势态,也叫做事物的“势”。事物发展的方向和特点,事物表现的式样、形态和特征归根结底是被矛盾的势态所决定的。转化事物的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造成事物发展的一定势态,形成事物一定的“势”,这就是矛盾斗争的势态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七年之痒"已成为感情变化的专用描述,也成为许多人失恋疗伤金句。他们这样解释七年之痒的理论:人体细胞新陈代谢,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随着旧细胞的死去,新细胞则诞生。由于不同细胞代谢时间和间隔的不同,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在生理上,我们每七年就是另外一个人。细胞真的也有"七年之痒"吗?我们的感情变化与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关吗?人体一共有40万亿-60万亿个细胞,我们需要通过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提供能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细胞衰亡,也不断有新的细胞出现。  相似文献   

15.
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既有本质、又有现象。事物的本质由事物内在的矛盾所构成,它是事物的比较深刻和比较稳定的方面。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必须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深刻地理解这一事物。掌握这一事物的发展趋势,把握其规律。但是任何事物的本质都不可能作赤裸裸的自我表现,总是要通过现象才能表现出来。现象是事物  相似文献   

16.
答: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从事物内部和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去研究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内部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矛盾两方面是不平衡的,一方是主要的,他方是次要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随着矛盾的两方面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跟着起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目前通行的哲学教科书中,认为“感性认识是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它以直接感受性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但是,这种“感性认识”只是大脑通过五官对外部事物的物理刺激的机械反应所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以感觉为例,这种观点认为:“视觉反映事物的颜色形态;听觉反映事物的声音;嗅觉反映事物的气味;味觉反映事物的滋味;触觉反映事物的凉热和软硬等等特性。”从视觉的反映过程来看,它是由外部光线射入视觉器官,引起视觉神经冲动,  相似文献   

18.
比较,是分析和认识事物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它通过对彼此联系着的不同事物或虽是同一事物但在发展过程中的前后差异的对比分析,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以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深刻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并由此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学结论。在思想教育实践中,将比较方法运用于其中,可以通过两种或多种彼此联系着的不同事物的各自特点、属性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同一事物在发展链条中前后环节的不同进行比较。从中引出正确的判断,使受教育者正确地分  相似文献   

19.
一种意见认为,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有同一性。理由是:事物的质变过程就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而相互转化是同一性的另一种含义,所以事物质变过程中有同一性。第二种意见认为,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没有同一性。理由是:  相似文献   

20.
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提法,有的同志认为是不科学的。主要理由:①这种提法不符合客观实际。比如鸟和老虎都是事物,它们就没有什么联系;石头和禾苗都是事物,它们也没有什么联系。②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曾批判形而上学,“只看到一个一个事物,忘掉了事物的互相联系”(《反杜林论》),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