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经历了"三落三起"。第一次"落"与"起":因放弃攻打中心城市受处分与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二次"落"与"起":红四军前委书记落选与古田会议确立建党、建军原则;第三次"落"与"起":被撤销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与遵义会议确立正确路线。"三落三起"凸现了毛泽东无私、无畏、求实的人格魅力。每一次"起",毛泽东都在重大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每一次"落",毛泽东都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向权威挑战,不怕打击、不讲个人得失;都能顾全大局,身处逆境仍尽力工作和学习。用毛泽东的精神塑造大学生人格,就是要学习毛泽东将个人命运与党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坚持原则的无畏精神及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  相似文献   

2.
李旭 《党史博览》2004,(12):51-54
军队里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文化大革命"也要把军队包括进去,也要整军队里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才形成了最初的思路.按照这个最初的思路,在军队里也要搞"文化大革命".毛泽东这样设想,也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即有关军队建设的论述,其中"新式整军"理论就较为著名。毛泽东新式整军思想来源于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7师20团3营的"诉苦教育"的实践,准确地说,是参加了革命队伍的本溪"特殊工人"为毛泽东的这一理论做出了可贵的实践贡献。20团3营的本溪"特殊工人"的"诉苦教育"实践1947年的9月底,一封来自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的电报放到了毛泽东桌上,毛泽东看后不禁满脸笑容。标题为《辽东3纵学习土地政策经验(诉苦)介绍之  相似文献   

4.
"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自喻"京兆书生"的田家英,曾任毛泽东秘书,跟随毛泽东18年。他才学深厚,卓有识见,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一度备受毛泽东赏识和器重。这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的诚实正直书生却在"文革"中厄运当头,蒙冤而逝。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和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位极为重要的人物.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王明则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一切从本本出发,害人害己,最终还害了革命.毛泽东和王明之间没有友谊可言,但有过二十多年不得已的交往:王明曾反对、排挤毛泽东;毛泽东亦发动整风运动以肃清王明教条主义的影响.但毛泽东对王明一直采取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让他边工作边认识错误,以期达到新的团结,但收效不大;而王明则始终反毛泽东不止,至死坚持错误.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早在抗日战争的后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之际,"技术革命"的思想因素就已蕴含其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同时,则明确提出了"技术革命"的口号.毛泽东关于"技术革命"的思想不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的革命观,而且对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版本的毛泽东诗词集充分反映了"文革"时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文革"期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版本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共"七大"前后,毛泽东的美国观经历了赞扬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到深信美国"实在是一个敌对性的帝国主义"戏剧性的变化;美苏关系是毛泽东的美国观推演的国际背景,而美国对华政策则是毛泽东观感、认知和评价美国的基本尺度;毛泽东的美国观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又兼备革命现实主义的特征,它显现了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情结与现代化追求之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9.
徐恒足 《前线》2010,(10):55-55
<正>"大跃进"期间曾有桩美谈,著名哲学家李达一次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毛泽东。当年,毛泽东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持肯定态度。李达对毛泽东说:"……现在人的胆子太大  相似文献   

10.
正从批"三家村"到"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大批判贯穿了整个"文革"。大批判的主要特点如下。大方向、大目标由毛泽东、中共中央确定大批判的大方向、大目标,是由毛泽东、中共中央确定的。以批判刘少奇来说,最早的不点名批判,是毛泽东的文章《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其次是戚本禹的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这也是经过毛泽东审定的:该文发表的前七天,毛泽东审阅了此稿,称赞"写得很好"。根据毛泽东的要求,此文又经过中共中央的讨论。戚本禹说:  相似文献   

11.
<正>延安时期,随着毛泽东逐渐赢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拥护,以及全党对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认同,以歌颂毛泽东、宣传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热",在根据地内外兴起,到党的七大达到高潮。《红星照耀中国》在国外的出版热销是延安时期"毛泽东热"的起点延安时期"毛泽东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以歌颂毛泽东、宣传毛泽东思想为主。当时,国民党在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经济封锁的同  相似文献   

12.
<正>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曾六次高呼"毛主席万岁!"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据有关人员透露,站在台阶前迎接的蒋介石一见毛泽东进了官邸,就高喊"毛主席万岁!"喊了三次,而后他跟毛泽东会谈。蒋介石日记里面写到,他很佩服毛泽东,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一直受到学界高度关注。但由于史料欠缺,"文革"期间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研究进展不大。近年来,随着《邓小平年谱》《毛泽东年谱》的先后出齐,研究"文革"期间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有了较为完整的一手史料基础。详细比对和梳理《毛泽东年谱》和《邓小平年谱》记载的关于毛泽东"文革"期间对邓小平的评价可知,其与以往坊间流传的说法存在较大差异。梳理分析这些评价,对于理解把握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历史人物间的关系,认识"文革"变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汪志新 《党史文苑》2012,(17):14-17
毛泽东一生雄才伟略,智识过人,无论军事、政治都有出奇的惊人之笔。穿越历史功过,透过纷扰红尘,不难发现,其实毛泽东一生也有过许多普通人的梦想。比如,他一生不灭并且演绎出了许多趣闻轶事的记者梦。"科班出身"毛泽东一生与新闻结缘,不少作品至今仍脍炙人口。2001年,新华社出版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作品》一书,收录了毛泽东的新闻作品58篇,篇篇都堪称新闻学的经典范文。毛泽东在新闻领域独树一帜,除了他长年累月积淀的古文功底外,还得益于他"科班出身"的特殊阅历。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一本由斯诺等几位作者撰写的关于毛泽东的传记、史料与回忆——《早年毛泽东》出版了。这本新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勾勒出一个不断行走的早年毛泽东,并且进而认为,毛泽东的一生是"走"出来的。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时,就曾有过一段不携分文、"行乞"乡间的经历:手握竹伞,一身布衣,在田陌间露宿,到旷野里栉风沐雨,只为在省内各县游学。  相似文献   

16.
正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从而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毛泽东因遵义会议而彪炳史册,遵义会议因毛泽东而光耀千秋。毛泽东与遵义会议留下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情缘。毛泽东最先提议"搞个扩大会议"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17.
正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一直把知识分子当作革命的同盟军。建国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偏见有所发展,最终发展成了要求"知识分子劳动化"和接受"再教育"。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毛泽东有双重判断标准,一方面是从经济地位的角度出发,认为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另一方面又从政治思想状况上把知识分子划归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行列。这种划分上的双重标准导致了毛泽东对待知识分子态度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毛泽东以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诗人形象示人,以至于人们忽略了他在革命年代重视实用性的一面。事实上,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已形成了一种尊重现实的思想方法。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十分重视因时而动。随着日后革命斗争环境的日益恶劣,毛泽东在斗争策略上十分注重"实用性",这充分体现在他的"胜利观"和对"土地政策"的看法之中。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站在"毛泽东的肩上"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完整、准确地认识毛泽东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成功与失误,努力去解决毛泽东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邓小平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历史性贡献在于,他既继承毛泽东又发展和超越了毛泽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为后世树立了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解决新问题和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粟裕大将曾动情地说:"我跟随毛泽东、朱德同志学习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是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的内在规律去寻找。我学到的这些道理,使我终生受益。"的确,那些日后成为开国元勋的将帅们,无不是在跟随毛泽东参加战争的实践中,或是在聆听毛泽东的教诲中,或是在研读毛泽东的电报指示中,悟出了带兵打仗、巧用战术的真谛。这里,我们将向读者介绍毛泽东为众将"传道"解惑"讲战术的几件往事。 一个例子,陈士矩心明眼亮   1927年 12月,工农革命军因敌重兵反扑而被迫撤出茶陵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