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改革是历史的动力。凡是前进的社会,无不依赖于改革;只不过有大改与小改,自觉地改与不自觉地改之分罢了。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改革的社会。只是,社会主义改革与其他任何一种阶级社会的改革,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群众性,即是社会主义改革独有的品质,是社会主义改革先进于其他社会改革的最显著标志。一、社会主义改革的最深刻的原因和最强大的动力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应当从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来研究和回答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其一,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时期,是否始终面临着一个改革的任务?其二,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改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改革是否也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上两个问题,前者是研究改革的普遍性,后者是研究改革的特殊性。本文就社会主义改革的阶段划分及其特点和要求作一些初步探索。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和社会主义改革阶段的划分社会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形式将贯穿于社会主义整个历史过程。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改革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一个阶  相似文献   

3.
改革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为把这一实践不断推向前进,需要加强对改革的理论研究。在社会主义改革的诸多理论问题中,为什么必须进行改革,也就是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问题居于首位。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改革是...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造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和形成新的格局,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在当前改革处于关键的时刻,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其道理显而易见.因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大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需要抓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培养造就一代"四有"新人,而当前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汇与撞击,则又迫切要求人们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观念适应能力,提高抵御封建主义遗毒  相似文献   

5.
在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衣领子工程",对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这一政策的提出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代表了我国社会建设的新走向。在此背景下,社会建设更需要立足实际,明确战略思路,以教育和养老体制作为改革重点,瞄准政策的设计和落实,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建设的水平与层次。  相似文献   

6.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需要政府体制改革相配合,今后改革的重点将由企业转向政府,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益和公共服务的效益成为体制改革的关键。要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相似文献   

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崭新实践。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必然面临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就是其中的重大问题之一。社会变革时期的利益矛盾具有超常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条件下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将会有效克服改革阻力,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一、改革条件下的利益分化与利益矛盾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是人们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总和。以利益的社会性质和基本…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改革关系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曾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一种表述,即: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和现存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状况之间的矛盾。并且认为,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全国人民走上比较富裕的道路,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赖以建成的强大物质基础。本文试图对这一观点作一些具体的论证。  相似文献   

9.
廖屏 《瞭望》1992,(42)
记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配套联动。就经济体制本身而言。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范恒山:改革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深化。其主要方面是: (一) 企业体制改革。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因此,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企业制度是建立新体制的核心,改革基本思  相似文献   

10.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贯串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全过程。改革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按照客观规律进行改革,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和国家的兴衰。所以,应该建立一门“社会主义改革学”,以认真研究改革规律,总结改革经验,探索改革未来。社会主义改革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的体制,它由如下制约因素决定:(1)社会  相似文献   

11.
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必须倡导的一种求真务实精神。有无这种精神,是关系到我们的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乃至整个改革事业是盛是衰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同志对这个问题的深刻论述,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中极富特色的重要内容,有力地推进了我们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一、探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需要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只是根据社会形态一般发展规律,推断出的一个大体轮廓和趋势。马克思并没有预见,小农经济仍占一定…  相似文献   

12.
任何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盛,社会要变革,都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把人民感奋起来,凝聚起来,顺应时代需要,推动历史前进。我们正在从事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全民族保持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普遍增进“以四化为己任,与改革共命运”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参与感。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变对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重要方向,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公益类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物质保障,其改革成效与人民福祉水平的提高紧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现代化的大生产。为此,必须改革已经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为了坚持改革和开放,现在人们发现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改造传统文化。由此可见,社全主义现代化要同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造,它实际上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在一个拥有十亿人口和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古国里,创造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社会。这是一项把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历史,推向一个崭新发展阶段的伟大的社会工程。没有最新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形成最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20年前,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姓资姓社”的思想羁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使中国驶入经济体制改革的快车道.但是,改革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使人们对改革的合法性产生怀疑.之所以如此,根源在于对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者之间关系的误读,错把经济体制改革当做改革的全部,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做全部改革的目标.其实,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这就不仅需要改革经济体制,还需要改革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而实际的改革恰恰缺乏这样的理性认识.因此,必须在理性指导下,转变改革观念和改革方式,深化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藉此巩固改革成果,解决改革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将政府监管置于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考量,改革完善政府监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社会自治能力以及保障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7.
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本世纪50、60年代以来,改革的潮流逐步席卷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给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在改革中获得了生机。但是,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改革观的对立,即社会主义改革观与民主社会主义改革观的对立。有比较才有鉴别。深刻地阐明和正确地揭示这两种改革观的根本的对立,对于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两种改革观的根本对立首先表现在改革的目标选择上。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它也需要不断地改革,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改  相似文献   

18.
改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急,也不能拖.一方面,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因为:1.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亿万劳动人民自觉从事的事业,人们的觉悟是要逐渐提高的.2.改革的过程是一个观念更新的过程,这既要靠对社会主义以往实践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也有待于改革中创造的新经验去证实.3.改革是史无前例的社会实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只有通过改革的实践去探索,这就需要时间,使认识在反复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它和已有的市场经济有什么不同,其所运行的规律及应遵守的社会规范是什么,这一切都有赖于在改革实践中探索和逐步完善。如何把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王翠  张元 《理论视野》2014,(2):72-7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和内心世界,需要加强对主流媒体宣传阵地的建设,开辟民众参与和监督的平台,创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在传播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作为主体的民众的现实利益诉求结合起来,确保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使主体在社会实践的动态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其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