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台县以扩大党员群众对党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落脚点,不断强化党务公开工作,提高党务公开工作群众满意度。一是增强公开内容的针对性。把党组织重大决策、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发展培养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公开重点。二是增强公开形式的灵活性。对需要广大党员群众了解的事项,在党建网上公开;对干部的选拔任用,通过党建网、报纸、电视进行公示。三是增强公开程序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2.
谨防任前公示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华 《党课》2008,(5):127-127
当前,各地普遍实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明显地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拓宽了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选人用人上的失察失误。但有些任前公示发生了变异,致使少数“问题干部”竞能在多次任职公示中顺利过关,严重损害了党政领导干部的形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可以增加干部工作的群众参与程度,增强选人用人工作的透明度,是检验一个干部群众公认度的主要措施,也是用人制度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地干部队伍和干部工作的实际,在副科级以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行任前公示制度。所谓任前公示制度,即在党委正式作出干部职务任免决定前,由党委将拟提拔干部的名单、基本情况、主要政绩等,以公文等不同形式对外公布,公开“亮相”,接受党内外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坚持扩大民主,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程度,最主要的是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知情权,即职工群众有权了解有关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要求以及条件、工作程序等;参与权,即职工群众有权参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相关工作;选择权,即不定框框、不定人选,将拟任用领导干部的岗位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公开,组织职工群众广泛推荐选择;监督权,即职工群众有权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要扩大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  相似文献   

5.
现在,不少地方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使干部的选拔任用接受群众裁判,坚持群众公认,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强了透明度,密切了干群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公示”中也出现了一些“公式”化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是“公示”内容过分简单。目前,“公示”内容大多“履历化”,即只公布“公示”对象的姓名、年龄、籍贯、学历、现任职务、拟任职务等等,对其经历、政绩、工作能力作风、优缺点没有介绍或表述不够,公众对“公示”对象不认识、不了解,评价也就无从下手。因此,应对“公示”对象作…  相似文献   

6.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巩固“三讲”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成为基层干部群众的表率。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求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有新突破。一是努力建立起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扬民主,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程度和透明度,扩大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拔权和监督权。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  相似文献   

7.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公示工作确立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这一时段,其目的在于扩大干部监督中的民主,充分尊重民意,把干部的选拔、任用情况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十分明显,公示属于民主监督程序,接受群众监督是公示制度的宗旨所在,因此,要有一套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利于党内外群众监督的实施办法。参考各地以往的经验,笔者认为,公示制度可以考虑从几个方面加以健全、完善。一、颁布公示公告。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党委(党组)的决定,制作公示公告,说明任职人员的身份,拟任职务,考察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干部任用上实行“公示制”,对于选好、用准干部,具有很好的保证作用。为使这项工作在实践中更趋完善,笔者以为,还应大力倡导和推行干部的“考察公示”。干部的“考察公示”,指在干部考察时,对在民主测评、民主推荐中评价比较高,推荐比较集中,可以提拔、任用或拟提的对象,在考察时应予以公开,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向考察组反映情况,并及时地予以调查核实。“考察公示”能够较好地弥补干部“任前公示”存在的不足,使干部任职“公示制”得以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干部“考察公示”,有利于避免干…  相似文献   

9.
最近 ,大同县委出台了《关于实行领导干部试用期制度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干部任职公示的暂行办法》 ,把干部的选拔任用真正建立在“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基础上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支持。干部任职公示制中规定 :凡拟提交县委常委会议和县委组织部决定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需将其姓名、学历、原任职务、工作实绩、拟任职务等在县电视台、电台和县报上向社会公示 ,每次公示期限为7天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设立组织部长信箱和公示值班电话 ,每次公示结束由县委组织部对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所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 ,并视情况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不懈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任用干部的权力过分集中,选拔任用干部中失察失误的情况时有发生,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乏力等问题仍还存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讲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时指出,要“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这一重要精神,是新形势下做好干部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行动指南。为了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四权”,大同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制度和严密的程序党员和群众参与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央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有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坚持了扩大民主的基本方向,充分体现了扩大民主的要求。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必须准确把握扩大民主的科学内涵,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把扩大民主作为干部工作的主线。一、努力扩大干部推荐工作的民主,把好提名关。一要适时公开推荐职务以及相应的任职条件和资格。对推荐职务的经历、学历、年限等任职资格,政治素质、知识结构等任职条件,正职与副职、基层与机关等岗位和层次要求进行明确界定,提前发出公告,让群众心中有数。二要合理确定推荐的方式。如果单位人数过少,或内部不团结,投恩怨票、感情票的可能性较大,或单位成立时间较短、新来干部较多、干部相互间了解不多,就不宜采用投票方式,而适于采取个别  相似文献   

12.
魏建中 《学习月刊》2010,(20):110-110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把好选人用人质量关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武汉市武昌区委为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采取“三推一考”(领导推荐、群众推荐、党组织推荐和组织考察)的方式选拔了一批区管干部,在完善干部选任提名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重新修订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从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选拔任用条件开始,通过规范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纪律和监督等一系列环节,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做出了全方位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完整体系。其中,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是突出了人民公认原则,在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海县努力破除干部工作的封闭性和神秘化,围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公开透明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重点严把三个关口,抓好三个透明,较好地落实了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四权”,使干部选拔任用由以往的“封闭运行”向现在的“阳光操作”转变,有效提高了选人用人质量和公信度。  相似文献   

15.
以往在公开选拔干部工作中,主要是选拔副手,而对于"一把手"的选拔任用透明度不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干部选拔任用这个热点问题,我们从扩大民主出发,本着"于法周严、于事简便"的原则,在全市任职满两年的649名正副科级干部中采用"两推一决"的方法,选拔任用了教育局、交通局、审计局、发展计划局四个局的局长,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6.
刘喜发  陈新  项晓霞 《唯实》2007,(5):23-24
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为导向,提高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以疏通“出口”为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退出机制;以实行任期制和推进干部交流为重要措施,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以加大制度创新和加强监督为着力点,从源头上遏制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7.
刘佳钰 《世纪桥》2016,(3):22-23
随着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广泛应用,该制度成为增强人事任用透明度的重要途径,加强了干部和群众互信关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干部信息公开不完全,信息真实程度良莠不齐等情况,影响其功能的发挥。通过对2015年28省干部任前公示提供的五类信息描述(现任拟任职务描述、自然情况描述、工作经历描述、学历学位描述、公示时间和举报受理方式描述)得出干部任前公示在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干部选拔任前公示”、“党员发展公示”、“干部考察前公示”是随着法制健全和各项制度的深入改革,“公平、公开、公正”成为人民群众行使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方式。而“公示”之后暴露反映出来的问题,究竟如何处理则是党和人民政府应该解决的实质问题,也是老百姓盼望了解的内容。而目前的“公示”不少地方做得不如人意,有些部门在公示过程中,把公示当做一种摆设,对百姓迫切需要了解的公示,仅仅理解为公开、告示,告诉群众干什么,忽略收集情况、处理问题,对群众反映的意见,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泰然处之…  相似文献   

19.
孙萍  王三礼 《学习月刊》2012,(19):27-28
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群众在于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作用.落实好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对于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质量.提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建动态     
《支部生活》2005,(11):24-25
陇川县在县管干部考察工作中试行干部考察员制度,云龙县选派85名干部到村任职,江城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扎实有效,麻栗坡县注重改善乡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结构,南涧县无量乡抓实“百名党员致富”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