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关押罪犯的场所。教育是改造罪犯这些“特殊劳动力”的前提和基础。要把罪犯改造好,使之成为新人,就不仅要对其进行监管改造和劳动改造,而且还要抓好对他们的教育改造。 一、对罪犯的特征分析 1、身体状况:监狱大多数罪犯比较年轻,身强力壮,身体状况较好。2、年龄结构:从对监汾监狱的调查结果统计得出,罪犯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占36%左右,25~35岁的占39%左右,35---45岁的占20%左右,其他占15%左右。而且从有关资料获悉,犯罪的年龄趋于年轻化。3、文化程度:犯罪同文化程度的高低,自身修养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从有  相似文献   

2.
汪娟  陈正良 《世纪桥》2009,(7):8-10
毛泽东改造罪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和几十年来,改造罪犯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它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何改造罪犯,如何改造罪犯,改造的目的和方向,谁来改造等关于罪犯改造的本质性问题。作为改造罪犯工作的指导思想,它为我国改造罪犯工作指明了方向,引导我国的罪犯改造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改造罪犯思想。也是改进和发展改造罪犯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做好监狱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鉴 《求是》2005,(15):39-41
监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监狱特别是改造罪犯的工作,可以遏制和防止犯罪,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监狱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地位“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这是我国监狱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表明,我国监狱行刑的任务:一是惩罚罪犯,二是教育改造罪犯,三是要正确地处理惩罚与改造的关系,既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要有所侧重,即侧重于改造,以教育改造人作为监狱行刑的宗旨。惩罚是古今中外一切监狱共有的职能,是刑罚固有的属性。我国监狱作为中华人…  相似文献   

4.
思想教育作为我党革命和建设的优良作风,不仅对于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在法制建设,尤其是罪犯改造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消除罪犯的主观犯罪构成、养成罪犯的感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乃监狱改造目标之所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是实现监狱改造目标的关键.由于我国在此领域的工作存在诸多不足,因而探索研究其存在的意义,反思其现实问题的原因,对推动"罪犯改造为中心"的监狱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而进行的与其职务活动相关的各种犯罪.它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利用职务便利故意进行的犯罪,比如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贪污受贿.第二种是故意不正确履行职务进行犯罪,比较典型的是滥用职权,如刑讯逼供罪.第三种是履行职务时因为过失而造成的犯罪,如玩忽职守、重大责任事故罪.这三类职务犯罪都是与公职人员的职务有关,因此,通俗一点讲职务犯罪预防就是预防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上的犯罪.  相似文献   

6.
徐迁迁 《学习月刊》2009,(22):143-143
社区矫正就是指通过各种非监禁刑罚使罪犯得以留在社区中接受教育、改造,以免监禁刑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参与犯罪矫正的一种罪犯处置制度。社区矫正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欧美国家更是发展迅猛。如美国.目前实际在社区服刑的罪犯。已占所有接受审判人员的3/4.且有持续扩大的趋势:而加拿大.罪犯在监狱服刑与在社区服刑的比例为2:1……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国自2003年下半年也启动了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卢丕 《当代党员》2006,(10):60-61
今年上半年,重庆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287件363人,其中有67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因涉嫌职务犯罪落马。职务犯罪是对公职人员所实施的和职务有关的一系列犯罪的总称。在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主要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实施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类犯罪,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相似文献   

8.
韩轶 《唯实》2004,(11):57-59
一、对罪犯人权的认识与保护的必要性中国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 ,深厚的传统制度和文化积淀使得人权并没有一个得以自然生长的土壤 ,中国对人权的保障并没有如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经历一个自发呼吁形成的过程 ,对人权并没有形成一个社会性的认识 ,至今还往往受到国家本位的限制。人权意识的觉醒和保障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对罪犯权利保障发展的就更为缓慢。在对待罪犯权利来源这一问题上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至今仍有为数众多的人把“改造罪犯成为新人”当作罪犯享有权利的唯一原因或者首要原因。他们认为 ,“把罪犯当人看” ,是出于改造…  相似文献   

9.
龚卫东 《探索》2007,(1):185-189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无论从人权保障角度,还是从国际发展趋势看,把罪犯与社会隔离开来,完全由国家机构进行改造的传统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社区应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功能。通过对罪犯分子适用社区矫正,消除他们继续犯罪的条件,使罪犯永久性地放弃犯罪意识,消除犯罪心理,有效地防止其重新犯罪,将其改造为守法公民。同时为了预防犯罪,用非监禁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惩罚性威慑社会上的不安定分子及潜在的犯罪人,防止他们走上犯罪之路。实践证明这不仅可以及时消除隐患,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提高司法的公信度,增强社会稳定,而且可以促使广大的市民对矫正对象的关心与支持,自觉营建起一种参与管理、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思想教育作为我党革命和建设的优良作风,不仅对于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在法制建设,尤其是罪犯改造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消除罪犯的主观犯罪构成、养成罪犯的感受能力和杜会适应能力乃监狱改造目标之所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是实现监狱改造目标的关键。由于我国在此领域的工作存在诸多不足,因而探索研究其存在的意义,反思其现实问题的原因,对推动“罪犯改造为中心”的监狱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治和德治,两者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彼此补充。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任务,是政法战线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监狱机关要正确地执行刑罚,将罪犯改造成为有一定文化、有一技…  相似文献   

12.
在受贿犯罪案件中,有的受贿 人主观罪过很深,他们贪婪成性,知 法犯法,公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 取、收受他人的财物,沦为罪犯受到 惩罚实属罪有应得。但也确有不少 平时品性尚好的人,由于对罪与非 罪的界限模糊不清,面对亲朋好友 的请托,拉不下“脸”,抹不下“情”, 在一念之差中收受了请托人的财物, 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们谋取利益,进 而失足犯罪,遗恨终身。了解罪与非 罪的界限,对提高自身防范、免“疫” 的能力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2015年8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草案.草案规定,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2015年1月1日前正在服刑、释放后不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四类罪犯实行特赦.之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过七次特赦.  相似文献   

14.
孙秀奇的案子有一点很值得思考,那就是:他并非一开始就打算要犯罪,也并非一下子就成为罪犯的.他曾经有过"有人送给他一条香烟他就脸红"的历史,这说明他为官之初还是比较廉洁的.为什么后来不行了呢?是因为他没把握好自己,走出了迈向罪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间,青少年犯罪并没有成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但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由于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处于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存在着青少年犯罪的各种诱因,青少年犯罪出现了建国后的第一个高峰期,此后便一直居高不下。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低落的迹象。据统计,青少年犯罪年龄比七十年代下降了2~3岁,13岁以上的青少年罪犯明显增多。在他们中间,70%属于团伙作案,青少年犯罪成员已占到了全部社会犯罪成员的70%~75%。犯罪行为包括抢劫、盗窃、强奸、吸毒、杀人等,可以这样说,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16.
姚志荣 《党史文苑》2005,3(5):46-48
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犯罪,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犯罪一经发生,社会危害性相当严重.鉴于本罪在理解适用上存在着不少分歧,以致影响到其定罪量刑,文章着重就受贿罪的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要件所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朱勇 《共产党人》2005,(10):15-16
随着我国税收法治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偷税、漏税、出口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大案要案屡屡披露报端,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仅就税务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作一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盗窃犯罪是影响和谐社会的不利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消除影响和谐社会的包括犯罪在内的各种不利因素。当前,对盗窃罪多判主刑而少用或不用单处罚金,并不利于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盗窃罪多判罚金少用主刑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意义重大。对盗窃罪多判罚金少判主刑的运用必须解决相关问题,符合一定条件,从而得到各方面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职称制度 ,包括职称评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是我国人事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职称的含义是职务的名称 ,它既有职务的含义 ,也有称号的含义。现在 ,职称这一名词已经成为有别于行政职务的专门表示技术职务的专有名词了。随着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职称改革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建立一套充满生机和活力 ,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的职称评聘制度 ,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现行的职称制度 ,是在民主革命时期产生的 ,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而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由于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和客…  相似文献   

20.
规范与改革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是我国新阶段反腐倡廉的一项长期任务.在"共克时艰"的非常时期,领导干部职务消费问题再一次凸显出来.法律权威和法治精神不足,体制性突破和创新不足,综合性、配套性和联动性不足,动力和压力不足等,是以往在规范与改革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规范和改革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要努力做到规范与改革并行,重在改革;将规范与改革置于推进和深化我国政治改革大环境;将防止职务消费的腐败问题明确纳入整个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之中;将规范和改革职务消费、惩治职务消费腐败和犯罪纳入法治的轨道;将纪委牵头的党政部门自主式规范与改革,转变到纪委牵头促进人大来担当规范与改革的主角;适时总结经验,推动自上而下的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改革;取消"实物化",将"货币化"、"薪酬化"作为改革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