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究竟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趋同”?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根本对立。 1 宣称两种制度将会走向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制度”,是“趋同论”的要旨之所在。 西方学者将两种社会制度的“趋同”说成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划分,“趋同论”企图论证两种制度在一切领域出现“趋同”的不可避免性:在经济领域,“趋同论”置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本  相似文献   

2.
“趋同论”在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同论”在我国的影响郑吉伟“趋同论”原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似点越来越多,这两种制度最终将“趋同”于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新制度”。“趋同论”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当时...  相似文献   

3.
彦满在1989年第16期《求是》杂志上撰文“评两种制度‘趋同论”’。他指出,所谓“趋同论”是论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趋同倾向的理论,是当前各种“新”理论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趋同论”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正在走向同一条发展道路,有着极为  相似文献   

4.
趋同论剖析     
趋同论是主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发展趋同于同一种新社会的理论。但其要诣是高技术或信息化决定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发展趋同。这是典型的“科学技术决定论”,也是变态了的“庸俗生产力论”。对此,我们应该下功夫作一些评析。  相似文献   

5.
<正> “趋同论”是始于本世纪40年代,60年代以后逐渐风行的一种资产阶级社会思潮。它宣称当今世界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正互相吸收对方长处,而走向一种既非社会主义又非资本主义的“最佳社会制度”或“第三种制度”。如果说“趋同论”产生的理论前提主要是“依据”了所谓“最佳社会制度”这种先验的假设,那么“趋同论”思潮泛滥的实践“依据”,则主要是战后四十多年来两种制度改革潮流中所出现的若干“趋同”现象。怎样看待资本主义以“自我调节”为中心的调整(实质也是改革)和社会主义以“自我完善”为中心的改革及其出现的“趋同”现象?对于这些重大理论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作出科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趋同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同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程又中本世纪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起至80年代,西方世界曾兴起和流行过一股思潮,即所谓“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将逐渐融合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的“趋同论”。它在我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至今仍有影响。在人类处于跨入21世...  相似文献   

7.
<正> 最近一个时期,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批判“趋同论”的文章,现摘其要点,综述如下。“趋同论”是一种现代资产阶级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引入计划因素、强化经济职能的产物。它所包括的哲学观点、社会学观点,政治经济学观点和未来预测学观点是极其广泛的;它认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政治、思想、经济上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其特点是相互吸收,相互补充,并最终导致两者的“同构”、“趋同”、“融合”。西方“趋同论”者,虽然他们中间的多数面对现实,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就及其历史的不可逆转,但终归是资本主义的公开辩护士和反社会主义者。他们在战略上是“和平演变”,策略上是思想领域中的“和平共处”,政治上推行“自由化”、“多元化”,经济上是把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强加于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8.
前一时期,我国理论界有一些人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趋同论”甚感兴趣。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则大加宣扬,其实质和目的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是否已出现了“趋同”?能否“趋同”?认识这一问题,读一读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写的《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是十分有益的。作为一个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尼克松在《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中,用  相似文献   

9.
趋同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本世纪六十年代后,在世界各国广为泛流。改革开放以来,也一度在我国泛滥。自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扩展和深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又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的情况下,人们又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否“趋同”的问题。故此,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和我国实践中的新情况,重新分析、探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社会趋同现象和两种社会制度不能趋同的必然性,对于解决当前党政干…  相似文献   

10.
“趋同论”是近几年在我国理论界广泛传播的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它认为,在当代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中,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在互相学习和吸取对方的长处,相互靠近、差异减少,逐渐融合为一种最优的社会制度。这样,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和根本对立消失了,人类进入了极乐的世界。这种论调貌似中庸,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质是在新的形势下,美化资本主义、取消社会主义。因此,加强对资产阶级“趋同论”的分析批判,进一步肃清其影响,就成为我国理论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国开展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说到底就是一场以突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因为近几年来,在国际上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使国际共运出现了较大的曲折;在国内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严重的人集中攻击社会主义,鼓吹社会主义“早产论”,“趋同论”,“失败论”,导致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再加上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这些就不可避免地在人民中引起了一些困惑和疑虑,这些困惑和疑虑,集中到一点,就是社会主义还灵不灵,即对社会主义信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剖析●董艾辉当今时代是一个世界、两种制度、政经多极、竞争共处的时代。在这“一球两制”的宏观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应如何与资本主义共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否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已经改变?这无疑是一...  相似文献   

13.
李永伦 《思想战线》2002,28(3):81-84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是他对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深入分析 ,有感于这些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他认为“平均主义”和“节制资本”是克服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问题的关键。对私人资本主义既要鼓励其发展但又要对其加以限制 ,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是孙中山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这反映了孙中山企图通过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革命 ,通过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促进实业和经济的发展 ,并用国家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来实现大国世界的社会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这是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的理论是一种颇为流行的思潮。尽管这一理论抓住了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两大潮流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动这一主题,描绘了在这两大潮流裹挟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中都存在  相似文献   

15.
一、贯彻《思想政治学科国情教育纲要》的重要性我们正处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时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谁战胜谁的问题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西方资本主义大国掠夺和剥削的本性不可能改变,他们想凭借其经济,军事等优势作后盾,打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妄图获得“1999:不战而胜”的反动效果。近年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局急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市场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按价值规律运行的手段和方式。 而“市场社会主义”却是东欧民主社会主义者的经济主张。这种经济主张没有统一的表述方式,呈现出庞杂纷繁的形式。其主要的观点分为“融合”论和“趋同”论两种。 “融合”论者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应该是一种“混合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融合体”。在这种“融合体”中,私有制经济是主体,而公有制经济却是可有可无的成  相似文献   

17.
<正>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述中,早已解决了的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问题,现在却重新提了出来。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挫折;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以后在腐朽停滞总趋势下,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比较快和多种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谁劣的认识出现了一些混乱,因而有必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含义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是指两种制度的基本特征而言的,应从三层意思上理解: 一是指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优越的,而不是说一切具体制度都尽善尽美。所谓社会主义的根本制  相似文献   

18.
“趋同论”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理论。最早出现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里,被生物学家们概括为趋同现象和趋异现象。20世纪的40年代和50年代,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就试图把这种生物的进化现象套用到社会制度上。20世纪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日益高涨的  相似文献   

19.
<正> “趋同论”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想学术思潮。“趋同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表现和影响,就是以学习西方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理由,最终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宣扬“趋同论”可以看成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反映,对此必须予以抵制。我们应该坚持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这个原则,既是制度,又是政策,又是价值观。其中制度和价值观,更带有根本性。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对运行机制可以互相学习  相似文献   

20.
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认为,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可以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宣传教育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社会主义优越性是关于社会制度的本质的比较性概念首先,社会主义优越性是相对的比较性的概念。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而兴起的新型社会。顾名思义,社会主义优越性特指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因而自然更优于封建主义。所以,讲社会主义优越性,虽然可以同封建主义作对比,但主要的应同资本主义比,不可以颠倒了这个主次关系。其次,社会主义优越性指的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优于资本主义的长处,是从两种社会制度的特征的比较中得出的结论,是理论上的抽象。它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具体国家之间的比较是有区别的。后者,不仅比较了两种制度的优劣,而且包括了两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