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川惠 《工会论坛》2014,(5):120-122
鲁迅所撰写的小说多以"表现之深刻"著称于世。鲁迅小说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和震撼灵魂的强大魅力到底源于何处?我们认为,鲁迅独特的创作视角则是其小说具有深刻魅力的重要原因。第一,人物选取独特。他所选取的艺术人物多是一群特殊的普通人。第二,人物描写角度独特。小说常常从人物内心精神世界下手。第三,小说构造模式独特。小说《示众》《药》《故乡》等都是围绕一个特别的主题来谋篇布局,推进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侠义小说主要受志怪之作和神话传说的怪异、夸张的左右以及街谈巷语和琐碎轶闻的"粗陈梗概"的影响,其小说被称之为"志怪武侠",但他毕竟迈开了武侠作品创作的第一步,可以看作我国武侠小说的雏形。而其武侠小说的创作,深受古游侠思想的影响。先秦、魏晋时期,侠与佛、道的合流,表现为古游侠思想的确立和神怪武侠小说的出现;宋明时期,侠与儒的合流,表现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为主流意识的忠义武侠小说的出现;清朝时期,侠与法的合流,表现为清官断案、诸侠辅佐的小说创作新模式,这就是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的合流而产生的"侠义公案小说"。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作为"京派"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以"乡下人"的眼光,构筑了一个富有魅力的"湘西世界",他的小说有其独特的审美眼光与审美角度.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文学家中,卡夫卡是以文学的形式对法律问题思考的最多的文学大师,他的创作经常以法律为主题。其短篇小说《在流放地》以高度艺术化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体系的荒诞性和异化现象,反映了奥匈帝国法律制度的野蛮和反人民本质。本文试以小说中的"法律"主题为切入点,来探讨小说的法律内涵。  相似文献   

5.
王仁裕的文学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代时期造就的王仁裕,名起于秦州,虽有"诗窖子"之称,却因留存诗作太少,在文学史上少有诗名,惟其轶事小说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以往论述多流于简略。随着有关王仁裕物证的新发现,有必要系统研究他所处的时代、生平和创作,重新认识其作品整体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真正确立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赵树理是乡土里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的素养。以独特新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赵树理的小说有强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揭示当时农村阶级斗争的真实状况以及揭示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斗争是他小说鲜明的主题及其小说的思想特点。赵树理小说强烈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是乡土里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的素养。以独特新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赵树理的小说有强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揭示当时农村阶级斗争的真实状况以及揭示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斗争是他小说鲜明的主题及其小说的思想特点。赵树理小说强烈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詹姆斯:从传统走向现代——试析《一位女士的画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亨利·詹姆斯作为一个处在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时期的小说家,其小说具有前承现实主义传统,后开现代主义先河的特点.他的早期代表作《一位女士的画像》明显地体现了这种过渡性.一方面,它既具有真实性、传统性、时代性这些传统的现实主义特征;另一方面,它又突破传统,表现出一些现代小说的特征,即情节淡化、"一个意识中心"的叙述视角(或称"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细腻、深刻的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文学中一位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作为小说家,他的作品受到许多褒贬不一的评价。批评者说他文笔沉闷,冗繁而夸张,甚至有时语句欠通。然而,他以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弥补了这些弱点,因为他是第一个掌握了现代美国本土气息的小说家,也是第一个使自然主义的家世小说具有悯色彩的小说家。他以惊人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具有针砭意义的人物形象,使他的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同时,他以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摆脱了美国文学中的“文雅传统”。正是这种思想性与自然主义创新手法的统一,使德莱塞将美国的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他的《嘉莉妹妹》和《美国的悲剧》堪称文学创作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米哈伊尔·赫金是前苏联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艺评论家和语言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创作,提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理论,然而他生前却默默无名、命运多舛.巴赫金的美学理论主要是"移情说"、"外位说";文学理论主要是"复调小说"、"狂欢化".巴赫金的美学和文学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米哈伊尔.巴赫金是前苏联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艺评论家和语言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创作,提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理论,然而他生前却默默无名、命运多舛。巴赫金的美学理论主要是"移情说"、"外位说";文学理论主要是"复调小说"、"狂欢化"。巴赫金的美学和文学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镜花缘>小说主要情节组成部分有百花齐放、海外游历、酒色财气阵等,李汝珍以乾嘉学者投身小说创作时采用"奇不入幻"的叙事选择,<镜花缘>不仅有对才学的展示,还有对以往小说传统的借鉴和创新,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3.
明代话本小说的教化特点在小说集名、篇名的命名中和作品的自序或他人的代序中,在作品的入话、得胜头回和结尾的议论中,在小说的具体内容中以及在书坊主的"识语"中都有所体现.以果报辅教化也是明话本小说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4.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撕破了资产阶级"温文尔雅"的假面纱,真实地表现了美国社会的残酷和虚伪的本质.而另一位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中不可忽略的小说家杰克·伦敦,擅长写动物寓言,在他的多篇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小说当中,主人公曲折坎坷的经历象征着人类社会人们的生存斗争史.<野性的呼唤>是他的动物小说中重要的一部.这两位自然主义作家身处美国的19世纪末期,19世纪90年代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垄断阶段,这个时期贫富两极分化明显,有钱人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却挣扎在死亡线上.同时,"美国梦"的破灭让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绝望的情绪之下.一种更为尖锐的现实主义出现了,那就是自然现实主义.而德莱塞和杰克·伦敦正是这批决心打破豪威尔斯所主张的文学应该表现生活中微笑的一面的论调,把社会残酷和矛盾的一面表现在读者面前的年轻作家中出色的一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中国的浪漫主义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静寂后,"新浪漫派"小说携带着绮丽梦幻的面纱再度回归,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家是徐訏。继《鬼恋》后,他陆续发表了《阿拉伯海的女神》、《荒谬的英法海峡》、《吉卜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作品。1943年,他的作品居大后方畅销书的榜首,被出版界誉为"徐訏"年。作为浪漫主义的一支,"新浪漫派"小说在沿袭了浪漫主义的精神传统之余,吸取了大量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元素,在主题、风格和创作手法上焕然一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留下了独特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康拉德在其代表作<黑暗的心灵>中描述了航海的故事,<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是马林诺斯基描述特罗布里恩德群岛文化的第一部人类学专著.他们的作品都反映出他们对于海洋的向往、对于异族文化的眷恋、对于西方文明的反思,同时以现实主义的文学反映出了人类学文化.所不同的是,康拉德在他的小说中通过航海的故事探索了西方人的心路历程,同时发出了对人类精神的追问;马林诺斯基则是通过对异族文化的描述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他的"文化的科学"的民族志作品中明显带有现实主义小说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作家都梁的小说《亮剑》塑造了性格鲜明的李云龙形象,讲述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由原著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收视率屡创新高,而且带动着小说原著也跟着热卖.观众、读者们都对李云龙这个中心人物非常喜爱.一时间,在文艺舞台上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亮剑现象".李云龙身上毛病不少,但是也有许多闪光之处,他对传统的军人形象有很大的突破,其实李云龙的形象是复杂和鲜明的,是符合当代新文艺审美趣味的"另类"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8.
毕飞宇自步入文坛以来,其小说叙事上的深刻性和创作技巧上日益成熟,在评论界备受关注,他创作的小说不仅显示了他对女性生存现状和价值取向的特殊关注和深入理解,也展示了其独特的创作特色。通过对其小说文本特色、叙述内容和审美追求进行分析,以期对毕飞宇小说研究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9.
前人对纪昀与蒲松龄二者的对比研究多是关注二者的不同之处。其实从现在所能见到的相关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纪昀对《聊斋志异》的非难也只停留在小说体例和叙述方式上面,他对《聊斋志异》的内容是没有非议的,他甚至对《聊斋志异》的创作目的也少有微词。这至少说明了他们的小说观是异中有同的。  相似文献   

20.
老舍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对市民阶层、市民性格、民族命运的艺术表现和对中国现代小说民族化的独特道路的探索.这在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它在艺术上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文学的风采和民间大众的风格.老舍之所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小说能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基于他能在艺术手法、表现形式、选材立意等方面植根于民族的土壤,并善于从民间挖掘和吸收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