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确切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不准;公平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很准。应该说,天气预报还是越来越准确了。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准确性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属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现在对于常规天气要素的24小时定性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0%,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的预报准确率又提高了413%,未来一周的预报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志榕 《当代广西》2012,(13):41-41
今天凌晨4时,被哗哗的雨声吵醒。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大到暴雨,这样的雨对南荣村会有多大影响呢?会不会发生洪涝灾害?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再也睡不着。  相似文献   

3.
确切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不准;公平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很准。应该说,天气预报还是越来越准确了。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准确性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属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现在对于常规天气要素的24小时定性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0%,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的预报准确率又提高了4.3%,未来一周的预报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现代天气预报已经不再是仰望天空,应用谚语,或者靠24节气来推算,靠观察蚯蚓、青蛙的活动来判断的古老行当了(世界气象电视节的吉祥物就是青蛙,以纪念青蛙为天气预报曾经做出过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雷雷 《中国减灾》2012,(3X):59-60
<正>从北半球跑到南半球,一晃半年过去了。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查看天气预报一直是我每天的功课。天气预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出行,要不要带伞,要不要穿厚点,要不要涂防晒霜……对我来说,只要不是极其恶劣的天气,淋淋雨,挨挨冻,晒晒太阳,没什么大不了。在我生活经验里,不管在老家、北京,还是在悉尼,遇到极其糟糕天气的时候基本没有。但天气预报已经渗透到我  相似文献   

5.
常回家看看     
记得我第一天来北京燕山公安分局报到的那天,是我妈送我来的,她总是不放心,要亲自来送我,当一切都安排好后,我留了下来,妈走了。后来主任对我说,妈下楼的时候满面泪水,我说没有啊,妈只是说让我好好干,后来我才明白妈为什么会流泪。我从小就没了爸,是妈一手把我和姐姐拉扯大的,可以想像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的苦衷。妈每天早出晚归,晚上回来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服等等,并准备第二天我和姐姐的饭,因为妈中午回不来。妈很要强,靠着她那点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记得小时候刚有电视的时候,我们姐儿俩总是到邻居家去看,有一次邻居…  相似文献   

6.
《汴梁晚报》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受到开封人民的喜爱,可是今年报眼处的天气预报——人民群众每日关注的一种公益性信息,为什么被取而代之以广告了呢?出于对这个问题的关心,我于去年3月在市十届人大三次会上提出了《〈汴梁晚报〉应刊登天气预报》的书面建议。不料,5月下旬我收到报社的红头编号文件,对我提的建议答日:"因为晚报是当日下午2点发行,依照晚报刊登天气预报的区段为当日夜间到第二天白天的惯例,由于我市气象预报部门受其技术和设备所限,不能准确地预报出这段时限内的天气情况,故晚报无法刊登当日天气预报"。我很佩服这个坦率的答复,它明白无误地告诉我,是"由于气象部门的技术和设备所限"不能作出预报,因而晚报就"无法刊登",责任在气象部门!据我所知,以当前的技术和设备条件,我市的气象部门可以全天24小时预报天气,"答复"显然没有告诉我"无法刊登"的奥秘所在。顿时感到我这位人大代表,至少是这份建  相似文献   

7.
快意书城     
郭启宏 《北京观察》1999,(12):48-49
西长安街路北,耸立着一幢庞大的建筑物,全称北京图书大厦。我们这些家住附近的人都习惯地管它叫图书城,还是几年前这个地方灯火通明、噪音震耳的时候,大家就把图书城的名字给叫开了,以致大厦建成、正名、开业,也还是这样叫着,习惯成自然,倒有几分亲切感。当全中国到过北京的人无不惊叹这座城市越来越大的时候,于我来说,从家门步行只需五分钟即能到达的图书城,应该是近在咫尺了。也许仅仅为着这个近,我宁可守着拢共不过30平方米的“小三居”!当然,远近因人而异,图书城自有魅力。天寒地冻雪虐风饕时节,大街小巷残鳞败甲满天飞,图  相似文献   

8.
山中断想     
人到香港工作,家留在北京,心的一半也就放在北京的家里。香港华灯初上的时候,是最想家的时候,常常是一瞬间一眨眼就被寂寞包围了。 一个在香港呆了很久的朋友就说:你去行山吧。 几年下来,一累、一慌、一百无聊赖、甚至一腰酸腿疼,我便会去行山。山成了我在香港最亲密的友人。当我行走在山中,快乐没有来由,安静没有来由,有时莫名其妙地眼含泪水时,山间的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石子都在倾听我内心根本没有发出来的那些声音。我相信,它们能听懂。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斯宾塞&#183;约翰逊和我一起合著《一分钟经理人》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奶酪的故事”。自从听到这个寓意深长的故事以后,我就一直盼望着他能把这个故事写成书,使我们大家都能读到它,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教益。因为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回味这个绝妙的故事,惊叹它带给我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不能没有你     
阿山:我是个重度肢残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妻子推着轮椅带我到街上买东西,只要有片刻离开我的视线,我就会感到无助,甚至是恐惧。这样的心理是不正常吗?大伟:友推着轮椅去医院。我常感叹,要是中了奖就开个医院。他们生意太好了,人们摩肩接踵,估计不拄拐的话一时半会儿都倒不了  相似文献   

11.
苹果     
我生下来就没有见过父亲。有一个比我大七岁的哥哥。母亲不爱说话,在街道帮忙干点事情。我们住在楼里,楼里的邻居很少来往,家里也没有什么别的亲戚朋友。 钱应该是不够用的,但自打我记事的时候开始,就没有听见母亲和哥哥喊过缺钱,该吃的时候吃,该喝的时候喝,没什么特殊的,家常便饭。学校要交各种苛捐杂税,妈也没说过二话。 我们家没有什么特殊的摆设,但  相似文献   

12.
雨伞     
唐亮 《中国保安》2008,(11):75-75
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容易遗失的是雨伞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想起它;只有在下雨的日子,才会刻意地把它带在身边。当雨停了,它可能会被遗忘于某地方的某一角落,可怜地等待主人认领,又或者变成一把无  相似文献   

13.
踏浪     
阿山是我军校的同学,我常常这样叫他。 在我的眼里,阿山是一个感情比较脆弱的人。有一次他跟我说起自己的身世,说着说着差点儿落下泪来。毕业前,我们到省城去实习,阿山悄悄地告诉我说,驻省城的一家大单位看中了他。我知道他很想回省城,然而,分配时,阿山出人意料地被分到了海岛。那几天,我和他散步时从不唠分配的话题,我怕自己一不小心会把他脸上的愁云扯成雨。阿山却很坚定地说:“海岛就海岛,怕啥!”  相似文献   

14.
建水燕子洞     
<正>最早听到燕子洞的名头,是在记事之初。当时家里刚买了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由于是在农村,不通闭路线,信号也不好,只能靠鱼骨天线收一两个台。春种秋收的务农人家,耕种、施肥、收割、晒粮都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因此每天的《天气预报》是必看的节目。当时的《天气预报》是以这样的形式播报:说地名的时候,会在后面缀上一个当地的名胜,再预报第二天的气温和晴雨。比如:建水——燕子洞。今年八月,得知可以去建水小住几日,一些  相似文献   

15.
“不务正业”的研究——于润琦先生的门墩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朋友说,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于润琦先生要出一部有关老北京的门墩的书,于是打电话。我个人一直都对老北京的文化感兴趣,而且,恐怕还有不少北京文化的爱好者也想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呢,如今遇到这方面的一个专家,怎能轻易错过。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门口,有两位先生正走出大门,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了,因为担心他吃饭去了找不到人,我正要给他打电话,不料其中一位先生回头对我说:“不用打了,我就是于润琦!”我正惊叹他的精明,他送走了那位先生,径直来到我的面前,握手、带我到他的办公室、让我坐、倒水、然后坐  相似文献   

16.
王非命大,有实例为证。她说:“大概在我四岁的时候,我随父亲坐一辆装满黄豆的大解放到外地去,当时正是冬天,下着小雨,天很冷,路很滑。汽车小心翼翼地走着,我和爸爸还有许多叔叔阿姨坐在后边带篷的车厢里,冻得直打哆嗦。虽然爸爸精心呵护着我,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又是为我挡风,又是为我暖手,但我还是冷得受不了。走到一半的时候,开车的司机把车停下来说:这么小的孩子在后面别冻坏了。就把我抱进了驾驶室,刚走了不到两分钟,那辆车就翻了,是从高高的公路上翻进沟里的,当时我只听到一阵乱喊,当我再爬起来的时候,那个司机已…  相似文献   

17.
吴英 《乡音》2013,(9):50-50
《乡音》创刊25周年,我与她结缘15年。1998年多从磁县一个镇政府来到县政协工作。我刚到县政协时,自己是一名新兵,很需要尽快熟悉政协工作业务,于是我就经常找一些《人民政协报》或者业务杂志来浏览,以便使自己尽快进入状态,我和办公室一名同事在聊天的时候,看到他办公桌上的一本《乡音》杂志,我就问他说这是什么刊物,他告诉我说这是省政协创办的刊物,并且很详细地给我介绍了杂  相似文献   

18.
一束桃花     
莺飞草长,又到了桃花盛开的时候。 窗前的那束桃花,虽已干枯,但在我心中依然那样鲜艳,一年的想念都凝聚在这里,浸透了三百六十五个思念! 那束桃花是我送你到村口时你采来送给我的,你说叫我看见它就不想你,你还说等来年桃花盛开的时候你再给我带回一束桃花来。  相似文献   

19.
<正>"都是同一个医生,难道他在出特需门诊的时候就比出普通门诊时突然更高明了?"昭昭的妈妈最近很是纠结。两岁多的儿子被查出腺样体肥大,在北京跑了好几家大医院,有医生说幼儿长期鼻子不通畅会造成面部变形,影响智力,甚至可能得中耳炎,建议手术切除。"我想在北京儿童医院做这个手  相似文献   

20.
红嫁衣     
翻衣柜找衣服,那件大红的锦缎上衣又出现在我眼前。那是我结婚的时候,母亲亲手给我缝制的,我也只是在婚礼当天穿了那么一次,这么些年了,我一直小心地保存着。那年离家,因为不方便带,很多的东西都丢弃了,惟有这件衣服,我硬是背着老公带在了身边。在异乡打拼的日子里,搬了几次家,每次搬家,我都会小心地把它带在身边,放在衣柜里面。害怕虫蛀,我每年都会买下几袋樟脑丸放在衣服里面,每次翻开它的时候,一股清新的气味夹带着母亲的爱就会在整个房间里弥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