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与矫正,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家庭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构建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干预体系,不仅能有效制止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预防和矫正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学校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未成年人实施的恶性事件频现网络,引发社会广泛担忧,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兴起热议,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建设成为热点问题。我国现行法律将罪错行为分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三级,但因缺乏个体行为考量,划分标准和配套措施等方面无法满足实践需求。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宜将罪错行为划分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触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等四级,相应地建立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并衔接紧密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五花八门的消费行为也特别地反映了当代大学校园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现如今,由于社会不良因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心理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费异化现象在学生群体中已呈现出蔓延趋势。这些行为对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其出现一系列的不良行为,例如人生理想扭曲、劳动观念淡薄、审美品位丧失、环保意识不强等等。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种异化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明白真正的幸福应当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闲散青少年是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不在学、无职业的青少年。主要包括既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又没有固定工作,游离于社会控制之外,处于社会边缘的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据权威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大约有1000万闲散青少年。他们大多数是未成年人,大部分有学业失败经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就业技能比较差,许多闲散青少年还有一定的不良行为甚至严重不良行为,尤其在14岁前后为高发年龄段,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象日趋严重,而犯罪与其不良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是其犯罪的前兆,所以遏制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成为首要任务。文章把遏制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任务回归于家庭,因为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场所,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其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如何,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切入点,也是寻求治理对策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学习生涯导航行动是上海团市委针对中学生热情关注社会、渴望接触社会,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心、鼓励、引导和支持的成长特点,于2006年推出的一项新举措,作为上海市中学系统团组织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鼓励和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有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201名聋哑中学生和273名普通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普通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均高于聋哑中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关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拥有了数量客观的中学生网民。本文以中学生网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学生网民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学校和家长对中学生网民态度的分析,揭示中学生网民现象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从而归纳出中学生网民现象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与矫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可以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中极为有效的先期介入手段。本文抓住未成年人生活轨迹中最重要的环节——家庭与学校 ,规划、设计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预防及矫治体系 ,以期通过它的有效运作 ,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0.
传媒对促进司法公开和公正有积极意义,但传媒不良行为也贬损了司法形象和权威.法院目前采取的诉讼、“封杀”和沉默等举措应对传媒不良冲击,在一定程序上进一步恶化了社会对司法的评价.同时,司法应对传媒不良冲击的理想途径,因需要立法支持,难以满足维护司法形象和权威现实急迫之需.法院必须在现实中寻找应对之策.传媒不良行为对司法影响有两个层面:不良行为本身存在对司法形象和司法权威损害的可能性;损害已现实存在.因此,司法的应对之举也应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阻隔损害的可能性向现实性传导,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第二层面是弥补和提升已受损的司法形象和权威.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信仰危机已是一个严重的客观事实。现代性进程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导致青少年学生同一性危机是其信仰危机的主要社会心理原因 ,并且信仰危机对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消极影响 ,使其表现出行为的危险性。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帮助他们重树信仰。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与青少年人格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格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对青少年进行人格教育要正确认识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利用其有利因素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发展,在纠正青少年不良人格时要从改变相应的不利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13.
社会亚文化对青少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暴力亚文化是青少年从事暴力越轨的精神动力;黄色亚文化是青少年性罪错的土壤和温床;腐败亚文化是青少年心态失衡、报复社会的催化剂;惩罚亚文化使青少年性格压抑,并且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快餐亚文化则是西方社会蚕食我国青少年思想和情感的腐蚀剂.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亚文化氛围,是预防和遏制当前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研究和实践表现,青少年个性特征、行为问题与父母养教方式呈多项相关,尤其男孩的攻击性心理与母亲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度关注"、"纵容包庇"、"不愿肯定"、"惩罚严厉"等养教方式密切相关.由此,母亲要提高教养素质,完善社会责任角色和家庭角色.  相似文献   

15.
文化作为观念性的东西,可以通过影响人的观念而影响人的行为,同样,侦查文化对侦查人员及其侦查机构的活动影响也是如此。研究侦查亚文化的主要目的是着眼于改善侦查主体内现有的不同观念和行为,让它回归主流文化。营造良好的侦查文化,以及排除不良的文化影响,使其发挥着规范建设所不能发挥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不缠足运动肇始于基督教会和传教士的努力.传教士不仅大力进行反缠足的舆论宣传,而且在实践上耐心、细致地推动不缠足运动,切实起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近代山东的不缠足活动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传教士的反缠足活动完全是为其传教活动服务,是基督教会整个传教政策的"副产品",并不是要刻意改变中国的社会陋俗.  相似文献   

17.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M) is a major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 for assess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and for exacting accountability from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Many have argued, however, that using PM in such ways creates perverse incentives and may lead to undesirable behaviours, such as the obstruction of accurat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an effort to avoid public mortification. By examining the introduction of standardized testing in the Ontario public school system, this article adds to the debate on whether PM leads to undesirable behaviours and distorts the representation of actual performance by public sector employees. It argues that, while PM in the public sector may be well intentioned, it may generate a system that produces undesired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违法建设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贵阳市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负面衍生物——违法建设也呈愈演愈烈之势,违法建设的肆虐繁衍给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如何按照新一届的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要求,确保新一轮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治理违法建设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只有认真分析违法建设产生的成因和症结,才能更好制定对策,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9.
对业务过失犯罪处罚孰轻孰重,进行统一的考虑是不合理的,应当在业务过失犯罪内区分弱势群体型业务过失犯罪和一般业务过失犯罪后,加以分别讨论;弱势群体型业务过失犯罪这一概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对一般业务过失犯罪应该适用较重的处罚;对弱势群体型业务过失犯罪应该适用较轻的处罚.  相似文献   

20.
科层制作为20世纪的政府管理模式,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科层制本身并不是一种完美的制度,它所造成的公共权力异化、伦理道德缺失和僵化、低效率,已经成为当代政府无法根治的痼疾。中国政府目前以科层制为取向的改革,难以解决行政体制中存在的各种难题。中国应该超越科层制的束缚,努力创新,寻求更加合理的制度模式。这是当前行政改革必须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