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融危机之后 ,东亚各经济体加强了地区货币的合作。该合作的进程体现了明显不同于其它地区货币一体化的特点。其特点是从合作的阶段、权力结构、大国关系、目的与方式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由此可以预测 ,汇率协调与货币区域化将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个阶段。牙买加体系实际上实行的"美元本位制"。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美国滥用其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特权的结果。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风险,同时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另外还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带来了重要的契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一场涉及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利益重大调整的深刻变革,因此将是一个充满荆棘的异常曲折、复杂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3.
牙买加体系确立了以多元化储备货币和外汇收支平衡为主的混合汇率制度,但由于缺乏最后贷款人制度对国际金融风险进行监督和管理,直接导致了晚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绵延不绝。为构建全球性的金融安全网络,实现金融危机的有效治理,国际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变革以少数主权储备货币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功能完善的国际最后贷款人制度。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世界货币市场所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对此,我国应积极采取相应对策,保证我国金融货币市场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国际金融的秩序、安全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家金融危机形势下东亚货币合作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家金融危机形势下东亚货币合作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美国得以向全球转嫁金融危机的巨大成本。从美国金融危机中能够得到的重要启示在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我国应把金融危机视为自身经济转型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7.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议应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提出的现实背景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本位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其实施意义在于,克服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有助于全球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其实现路径是,增加新兴经济体国家在IMF的投票权且充分发挥SDR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货币国际化的意义出发,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的影响,并结合金融危机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展态势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出了相应对策:应以渐进的方式从人民币逐步区域化,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加速了亚洲金融合作,亚洲货币一体化也成为学界讨论的热们话题,本文论述了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合作的关系,认为危机是促进合作的原因,防范危机也是合作的短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涌入中国的热钱大量增加,然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热钱的大量涌入也许是下一轮大规模资本外逃的序幕,而货币错配引起的大量资本突然外逃,是近几年持续发生的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利用1986-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货币错配与资本外逃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错配与资本外逃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的货币错配促进了资本外逃,是资本外逃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源于次贷危机。应对金融危机,应重新构建新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打破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国际联合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2.
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与货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保汇率,日本降汇率.本文对日本为什么要降低汇率作为解释汇率变化是一国货币发行情况的晴雨表,汇率稳定不一定好,汇率下降表明本国货币发行情况相对较好,汇率上升表明本国货币发行情况恶化.货币发行水平高于其他国家有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对进口呼出口都有益,汇率下降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中国处在"经济转型"中,劳动潜力巨大,这意味着汇率下降是正常的,汇率稳定、上升是不正常的.防止币值高估,使汇率平稳下降,是完成中国经济转型的必备条件,而限制货币发行,阻止汇率下降,则很有可能出现币值高估的情况,使金融危机在中国重演.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经济社会,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体制和政府财政权的扩张导致了纸币的持续超发,也肇始了愈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接踵而至,进而侵犯人民的财产权利,而需要在宪法位阶上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权力进行合理的制度规范。货币权力的宪法规制不但要赋予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职权的法律地位,还应当通过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权力予以宪法性约束,使其权力运行真正能够受到民主监督的制约,以期实现对人民基本权利之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金融网络化下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电子化、金融网络化的发展,金融创新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联系全球市场的金融工具,货币互换、期权、期货、远期协议等金融创新工具联结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现代金融制度越来越趋向自由化、虚拟化和证券化,金融制度比以前更敏感、更脆弱,一有风吹草动,金融危机很快反映在股市、汇市上,这对于金融业开放而经验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风险很大,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后,我国集中于亚非地区以资源获取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发生显著变化,发达国家和二、三产业的占比迅速增长。金融危机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提供重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基础上,我国以货币互换为契机,积极推进金融业对外扩展,具有对外直接投资和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并行的能力,这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不同之处。着眼未来,我国须加快国际金融网络建设,重点以产业链为依托,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实现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坎贷问题已经全面升级为“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美国金融体系面临重组、美国经济增长模式被迫转型、全球经济秩序可能发生深刻变化。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是对全球化下的流动性过剩、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度的金融创新、非审慎金融监管以及过度的信贷消费的一次清算。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发出警示:必须关注制度缺陷、流动性易变性和全球化的风险收益,必须协调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必须加强货币当局的最后贷款人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从泰国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傅卡佳作为世界经济血脉的国际金融,并不是始终畅通无阻地循环着。近来在泰国酝酿已久的金融危机终于表面化了,大量游资抽逃造成泰铢汇率暴跌,金融挤兑,银行关门事件频传。同处在东南亚区域的其它主要国家也受到了波及,使这些国家的货币,...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美元的持续走弱,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再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我们在意识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机遇到来的同时,也应清楚地意识到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走“自己”的路。基于货币区域化与自由贸易区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应更加重视环中国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以来,在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国内因素的交互影响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趋势将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并使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能增强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有利于维护我国的贸易平衡和汇率稳定。但国际化进程还需要很长的时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当日泰铢跌幅19%。至此,金融危机便开始冲击亚洲及蔓延欧美其他国家,各国货币纷纷贬值。以1997年7月1日的货币为基础,到1998年1月9日,亚洲国家的货币跌幅为泰国(铢)54%,印尼(盾)73%,马来西亚(林古特)45%,菲律宾(比索)40%,新加坡(元)19%,韩国(圆)51%,台湾(台币)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