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如何、以何种身份参加劳动,对于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对于城市企业是否具有强大活力,对我国经济的全局和国家财政的根本好转,对于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关键问题。所以,在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时,对于劳动者在企业中的法律地位进行研究,对于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推动改革的顺利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过去,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我们往往把打“官司”的个体劳动者视为无正式职业的当事人,在“职业”一栏中填为“无”。但我国1982年12月4日通过能宪法第十一条第一款明文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  相似文献   

3.
《公民与法治》2013,(17):49-49
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劳动者的休息权是指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保障劳动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根据我国法律和制度的规定,劳动者所享有的休息和休养的权利。休息权和劳动权是密切联系的。劳动者享有休息权,是为使劳动者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并且参加政治、文化生活,以便他们保持旺盛的精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2013年年初,山西临汾发生矿难,举国震惊。在为蒙难工人哀痛的同时,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再度发生,成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追究瞒报者的责任自不待言,而同样重要的或许还有事前防范机制上的健全和完善。其中,对于劳动者权利的强调和重申显得尤为必要。其实,我国一地方法院此前已开创性地通过判例确定:安全生产不仅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且还是其应当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因此,也是劳动者工作职责的重要甚  相似文献   

5.
李林 《行政与法》2014,(2):81-85
本文认为,一个国家现代行政法的客现存在是该国行政法开展理论研究的时代前提,而现代行政法的创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实行以“依法行政”为核心的“法治”方略;二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双方即行政主体和外部行政相对人具有独立的主体资格地位.纵现我国自辛亥革命以来所历经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建立后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水岭的前后阶段等各个时期,“法治”理念是在曲折中得以不断提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独立资格地位也在不断发展,但中国现代行政法及以其为研究对象的中国行政法理论研究的成熟期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搞活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生活的多种需要,国家大力恢复和发展了城镇个体工商业,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将初步探讨城镇个体工商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问题,目的在于明确城镇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应有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明确合法与违法经营的基本界限,以促进对城镇个体工商业保护和监督的立法工作。一、城镇个体工商业劳动者法律地位产生的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而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该阶级生存的物质条件亦即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把  相似文献   

7.
郝鲁怡 《河北法学》2014,(11):63-72
虽然家庭工人与其他劳动者相比,具有“劳动者”的一般性法律地位,然而,家庭工在工作性质、主体构成以及职业类型等方面区别于其他行业,因此呈现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职业特征。在保护家庭工人劳动权利领域,国际劳工组织的《家庭工人体面劳动公约》创立了一种崭新的人权普遍性原则与劳动权利保护竞合的方法。其中,平等权、禁止性别歧视以及移徙权在家庭工人权利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为我国制定家庭工人权益保障的专门性立法提供了以“权利基础”为导向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当小伙伴们拿到这期杂志时,距离属于劳动者自己的节日——“五一”劳动节已经很近了.本期,徐胖子想聊一聊劳动者. 从政治角度看,劳动者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我国《宪法》明确了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工人阶级是靠出卖劳动力(体力和脑力)、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劳动成果大部分被资产阶级剥削的阶层.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这部法律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几近一年的光阴,其给劳动者带来的保护效果也在实施过程中逐浙显现,但依旧存在令劳动者困惑之处,其中关于试用期间社保问题尤显突出,本文就此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传统隐私权制度的局限性,我国应建立职场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以充分保护劳动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权利.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除了具有个人信息保护的一般价值外,还有助于实现劳动者或求职者的平等权、言论自由权以及工作中的权利等.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除了应遵循个人信息保护的一般原则,诸如合法、公正、必要和透明等原则外,应将比例原则确立为核心原则,在信息处理中平衡雇主合法利益和雇员隐私权利.由于劳动关系的性质以及雇主和雇员地位和实力的不平衡,知情同意原则的适用应严格限制,原则上,雇员同意不能单独作为雇主处理个人信息的合法性基础.借鉴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的立法经验,我国应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规定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一般条款,并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规定具体规则.同时,行政机关、工会或企业组织可发布职场个人信息处理的行为指引,企业和工会也可通过集体协议或规章制度约定或规定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1.
当年,我们把“热爱劳动人民”这句话,谱成最动听的歌曲,写成最优美的文章。但在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劳动”“、劳动人民”这样的名词却在一些地方遭到了冷落,因此我呼请向劳动者倾斜,并且我认为“向劳动者倾斜”这是一句既有科学性又有真诚性的话。  相似文献   

12.
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海明 《清华法学》2011,5(2):115-129
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改革中,制度化的"工人"逐渐弱化,契约化的"雇员"迅速强化,劳动者身份认定以"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分步入司法实践,却出现了法律制度上的劳动者与社会观念上的劳动者错位的现象,劳动关系理论的偏差与劳动者理论的缺失凸显出来。从域外理论发展来看,无论从属性理论,还是独立合同人理论,均不拘泥于合同形式;无论经济上的从属性理论,还是半依附性理论,均着眼于探究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且不断纠正制度与观念之间的偏差,并有放宽劳动法上劳动者之趋向。深究从属性或依附性的逻辑可见劳动法上的劳动者本质为工人(产业受雇人)。厘定我国劳动者从属性理论,应该祛除合同理论的干扰,把握劳动者的本质,进而在具体的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制度以及劳动程序制度中塑造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3.
现代法国是一个劳动立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法国劳动法历经漫长的探索之后日臻成熟。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到很多有益的经验,对于我们发展和谐社会,更好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美国《时代》周刊把中国工人列为2009年度人物亚军,展示了中国工人的力量.在一个不断物质化以及“弱势群体”边缘化的社会,“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有其理论和方法论意义.梳理工人阶级的历史变迁脉络,廓清“新工人阶级”的法治生存境况,把握作为“阶级”抑或“阶层”的工人群体的主体性及其内涵,是我们辨析其法律身份认同和共同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而要使他们真正回归“劳动者”,必须发掘其内在的力量,在法治的轨道上实现其结社自由和罢工权利.  相似文献   

15.
劳动报酬来源的依赖性决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地位不可能平等。为了保证双方的关系不至于过度失衡,立法上采取了对劳动者的倾斜性保护,司法上采取了合理的举证责任的分担。在现实中,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利的情形时有发生,劳动者不应茫然不知所措;经验告诉我们,面对非法侵害,法律是保护劳动者自己权利的最好武器。在此,笔者列举了劳动者的主要法定权利,并提出相应的维权建议,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是劳动者!这也许可以成为《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收到约20万件修改意见的但书。一部法律的制定得到社会如此普遍的关注.使得劳动和资本双方展开如此激烈的公开博奕,这在改革开放30年中十分罕见。有人说,《劳动合同法》是资本的灾难,是劳动的福音。其实,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劳动在增强国力的同时,为资本带来了超额利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资本让渡出一些超额利润与劳动者分享,应当成为化解社会不公,劳资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所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对劳资双方地位长期不平衡的矫正。也有人担心矫枉过正,担心“铁饭碗”死灰复燃,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但是,任何法律都没有十二分的完善,只是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权衡。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际,本刊邀请立法官员、工会代表、学者和律师从不同角度对这部法律进行解读,希望能将《劳动合同法》的全景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李雄 《河北法学》2008,26(1):36-41
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劳动者利益保护的价值取向和制度目标.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关键是依法塑造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体系,并着力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重构劳动者定义,依法赋予劳动者平等的主体地位;保护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改革并完善我国劳动报酬制度,保障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报酬权.  相似文献   

18.
梁雅菲 《法制与社会》2011,(15):271-271
虽然从客观上说,分工突破了人类最初劳动的狭隘性,创造了简单协作无法比拟的生产力。但是旧式的分工往往以强制的形式存在,在客观上导致人的能力的畸形发展,使人的全面发展受到抑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质的提升,但是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要求社会分工的扩大化与细化。所以分工导致的个人的片面化和单向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人的发展,本文的目的就是结合《资本论》中的分工理论,更好的诠释我国当前社会分工对劳动者下岗再就业的深刻影响,从而寻求完善我国劳动者在分工热潮中全面发展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9.
1、什么是劳动者的紧急处置权? [案情介绍]2005年10月25日,像往常一样,郝建明、中文兵等十几名工人换上工作服又下到了深深的煤井。这是一个个体煤矿.老板也是一个本分的生意人,对待采煤工人一向很好,从不拖欠工资,所以工人们干得很卖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代工工厂与日俱增,在促进就业和增加税收的同时,也引发了环境污染、工人自杀、工厂爆炸、工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备受公众和学界的关注,建议出台相关法律对代工工厂模式进行规制.事实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认定原始设计制造商与代工工厂及其劳动者的法律关系,它们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一定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因此,应当以雇佣合同对代工工厂模式进行具体的法律规制,从而明确代工雇佣合同的内涵、特征、法律效力.当损害发生时,通过损害赔偿请求权来保障代工工厂、劳动者、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代工工厂在中国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