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有基 《台声》2000,(5):36-38
台湾先住民 ,统称高山族同胞 (简称山胞 ) ,她包括9个不同语言的族群 :即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曹 (邹 )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和雅美族 ,约34万人 ,分布在台湾中央山脉一带的山地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关于这一族群的来源 ,有所谓高山发源、海岸发源及海外发源诸说。目前 ,大多数学者和专家认同“海外发源说”。林仁川在《中国与台湾的历史渊源》一书中指出 :“台湾原住民除大部分是从中国直接移居过去的闽越族外 ,还有一部分是从南洋群岛移来的马来人 ,但多数人类学家认为 ,南洋马来族也是从中国南迁的南亚蒙古人 ,因此 ,…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关于台湾少数民族的称谓一直在变化之中,时至20世纪中期出现了“高山族”的提法,进而是“山胞”和“原住民”,如何科学、准确、实事求是地给台湾少数民族以确切的族称,是一个要谨慎对待又急需确认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姚同发 《黄埔》2007,(4):54-57
连横先生的《台湾通史》说:“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李亦园先生更具体地指出:“目前所知,第一批从中国大陆迁到台湾的移民,是所谓‘长滨文化’的主人,他们从中国大陆南方迂到台湾的年代约在距今五万年前,或甚而更早的时代。……第二批从大陆前来台湾的移民是大部分现代高山族(俗称山胞)的祖先,他们迁移的年代颇有差异,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和睦相处的兄弟民族组成的伟大国家。在这56个密切团结的民族中,有一个兄弟民族世代生活在海峡彼岸的宝岛──台湾,那就是通常被称之为高山族的台湾原住民。高山族系原住台湾的少数民族总称。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祖国人民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总称。台湾当局称之为山胞。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山族这个名称。台湾的人文学者认为,岛内的民族同胞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根据不同的民族特征,风俗习惯和语言体系,还可以分为许多族系和族群。依各族系语言对自己的称呼或居住地域,当地民族不同意“山…  相似文献   

5.
邀请我们赴台访问的是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副董事长徐瀛洲先生.徐先生是台湾原住民——山胞(大陆称高山族同胞)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在台湾被传媒尊称为“土著文物大师”.他毕生研究台湾原住民各部族的文化,还是台湾专门保存原住民文化艺术——九族文化村的创办人之一.他恳切地希望我们去游览日月潭时一定要先去九族文化村,说来台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初,来自台东县海端乡的“布农山地传统音乐团”一行31人,带着布农族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八部合音”及他们的良好祝福,赴祖国大陆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云南省,与那里的各族同胞进行了为期7天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参观、游览。时间虽短,印象深刻。 在台湾,有9个少数民族,大陆同胞习惯于把他们统称为高山族,台湾则叫他们为原住民。其中的布农族从人口数量上看排第三,大约3至5万。他们分布于高雄、台东、南投、花莲等地,生活在海拔1000至2000米左右的山区,是真正的来自高山的民族。  相似文献   

7.
郭志超 《台声》2000,(8):42-42
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的先民是我国东南先民的一支 ,其历史源头甚至可以远溯至23万年前的左镇人和长滨文化。三国时孙吴开始经略台湾 ,那时台湾在史书上称为“夷州”。隋、唐、宋时称为“流求” ,元代别写为“琉求” ,明代改称为“东番”。“台湾”这一新的岛名直到明末才出现 ,它源于高山族西拉雅人的一个社名 ,后来指安平一带的港口 ,进而演变为全岛之称。古代台湾西部和北部平原居住着高山族平埔人 ,平埔人有10个支族 ,居住在今台南一带的一支平埔人叫西拉雅人。当时在今台南市与安平镇之间有个大海湾 ,海湾外侧有一道由…  相似文献   

8.
一说起台湾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高山族”。其实所谓“高山族”,并不是一个民族。早先台湾的土著民族大都生活在山地之上,因此,人们习惯于把他们笼统地称为“高山族”或“山地同胞”。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其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之别。他们见证了宝岛这片土地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沿革。上期的“大陆记者看台岛”带着大家探访了台湾东部平原的“女人乌托邦”——阿美人部落,现在笔者将描绘台湾卑南人的传奇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台湾原住民除已汉化消失的平埔族外,现由泰雅、布农、排湾、赛夏、曹族、鲁凯、卑南、阿美、雅美等9个族群组成,分布在13个县市、30个山地乡、25个平地原住民乡镇市区内,总面积近1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台总、面积的52.7%.根据最新人口统计.九族群总人口为35.4万余人,不及全台总人口的2%.台湾当局过去统称原住民为山地同胞(简  相似文献   

10.
毛寿斌 《台声》2003,(1):45-47
金秋时节的海南岛,阳光依然灿烂。去年11月21日至27日,台湾高山族的十大族群派出了80多人的庞大省亲团,来到海南岛,来到五指山,探访与他们源自一家的黎族兄弟姐妹。在海南岛一周的省亲活动中,台湾高山族的乡亲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海南岛,他们的到来,就像远方的亲人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所到之处,都受到亲人般的隆重款待,他们也深深为亲情所陶醉,在五指山,他们醉倒在黎寨的山兰美酒里;在三亚,他们流连于天涯海角的美景中;在海口,他们与黎族同胞一起狂欢于舞台上。台湾岛加海南岛,珍珠加玛瑙;高山族与黎族,同胞加兄弟。…  相似文献   

11.
在台湾一千八百多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汉族,原住民族只占少数。台湾原住民族在明清时代称为“土番”、“番族”,现在我们概称为高山族,或土著族、先住民,台湾当局称为山地同胞。现在,台湾原住民族还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并有自己的语言宗教和习俗,他们的人口增加速度、人口密度、年龄与性别构成、文化程度、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和职业构成等方面,均和全省一般人口的情形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现住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31万多人,其中有一半以上住花莲、台东两县。根据台东县户籍统计资料,该县山地同胞外流人口在3万以上,大多数流落在台北市与高雄市,从事各种最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相当数量的妇女被迫卖淫为生。据调查,有的村落50%的及龄妇女从事卖淫,有不少山地同胞家庭仰赖在外当妓女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富饶的台湾岛上的高山族人民,是组成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我们的骨肉同胞。高山族最早劳动生息在台湾岛上,根据考古学上的资料,高山族的祖先可追溯到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左镇人”,以后经历新石器时代的大盆坑文化、园山文化、凤鼻头文化等各个历史阶段,一直到十七世纪,山地高山族人还过着原始社会生活。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高山族为“东鳀”或“东番”。清代通称“番  相似文献   

14.
阿里山高,日月潭碧,台湾山地森林茂密,奇花争艳。绝大多数勤劳勇敢的高山族同胞就生活在这风光绪丽的青山绿水中。他们与天斗,与地斗,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篇章,其中之一就是富有民族特色的飞天之戏——荡秋千。秋千是高山族在生活中创造的一项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其起源于何时,现已难于详考。不过,在清代,秋千的活动就已见诸记载。考其形成原因,可能是由于高山族主要生活于崇山峻岭中,台湾“山产藤粗如绳,长数十丈,人迹不到深林盛…  相似文献   

15.
陈欣 《台声》2006,(11):56-56
每年秋季的丰收节是台湾高山族同胞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一直受到岛内外高山族同胞的高度重视。津京两地台联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后的10月13日联合举办了以“同心昌国运,和谐庆丰收”为主题的高山族“丰收节”庆祝活动。来自天津、北京两市的高山族同胞齐聚天津,与参加此次活动的全国台联、北京市台联、北京市民委、天津市民委、天津市台联的领导及机关工作人员一道,欢度了自己的民族节日。本次活动得到了全国台联、北京市民委、天津市民委的全力支持。京、津两地的高山族同胞参观了鼓楼“天津危房改造”、广东会馆、天津老城博…  相似文献   

16.
<正> 宝岛台湾,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在汉代、三国时,称为夷州。隋代,称为琉球。南宋时,称为毗舍耶。明代,称为东番。明末清初,才出现“台湾”一名。“台湾”一名,来自土著族名称。台湾岛上的土著族,称为高山族,高山族又包括许多不同的族系,在明代,分布于台湾岛西南部安平一带的平埔  相似文献   

17.
詹贤武 《新东方》2009,(1):74-78
海南黎族和台湾高山族都是古代南方百越族的后裔,他们都以高超的纺染技艺闻名于世。两族在纺织、染色、刺绣以及纺织品、纺织民俗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同的文化基因,说明海南黎族和台湾高山族这两个古老的民族之间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宁民 《台声》2003,(7):33-35
沿着日月潭旁的环湖公路走,老远就看到路的中间横着一个门楼,上面写着红漆隶书字“邵族文化村”,还有一行略小的宋体字:“您想知道世界上最小的族群吗?”门楼旁插着彩旗,两边是简陋的店铺。这就是原住民住的日月村了。导游手册上介绍说,原住民邵族才是日月潭最老资格的居住者呢。高山族的知名度在大陆可谓响亮,他们身着鲜丽服饰的舞姿,印在中华56个民族的那套精美邮票上。组成高山族的该是9个分支,我们的旅程安排就有著名的“九族文化村”。不过,我到台湾之后,才知道高山族在台湾叫做原住民。而台湾原住民在9族之外,还有它的第10个分支,那就…  相似文献   

19.
每逢金秋之季,台湾高山族同胞都要欢庆自己传统的节日“丰收节”。他们载歌载舞、把酒祭天,感谢神明赐予的风调雨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也是台湾高山族反抗日本侵略者发动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75周年。10月14日,由北京市台  相似文献   

20.
尹先凯 《台声》2004,(8):36-37
(台声讯 尹先凯) 7月28日下午,全国台联和在京台湾原住民同胞就近期吕秀莲一系列贬低、指责台湾高山族的言论进行了座谈,与会代表纷纷对吕秀莲的言论进行了谴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