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对日抗战最早的倡导者、积极的组织者、坚定的推动者和忠实的捍卫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先后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对  相似文献   

2.
<正>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性质和它所面临的形势、任务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民族革命、民族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并进一步分割华北,以实现其灭亡全中国的美梦.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民族利益为重,逐步地改变了自己的策略路线,提出了"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主张.  相似文献   

4.
薛庆超 《党建》2005,(9):4-6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前期,在中华民族同仇忾、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华族的根本利益,肩负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始终不渝地在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最前线,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一、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倡导、成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力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的东北地区。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使大好河山沦入手。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于9月0日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事…  相似文献   

5.
徐德全  蒋义  黄强  张克 《世纪桥》2010,(18):29-31
<正>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9月20日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宣言》。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号  相似文献   

6.
<正>1919年的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日本进行了科学认知和分析,为鼓舞中华民族的抗战信心、制定正确的抗战战略策略提供了依据。毛泽东认为,日本是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具有退步性和野蛮性,所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标是要灭亡全中国,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中国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全民族抗战;日本是一个强大又虚弱的矛盾体,虽然表面上看军事力量很强大,但又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因此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但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是要求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公敌,因此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联合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及日本国内的进步力量,在三个统一战线基础上合力击败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8.
红军进漳后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其内容、时间、规模、效果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色:1.以开展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帝国主义出中国为号召,把反“围剿”与抗日联系起来。1932年4月15日,在进漳途中,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名义发表了《宣布对日战争宣言》;4月2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对日宣战,发表了《告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通电》;4月26日又发表了《对日战争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按语     
<正>1937年7月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抵抗日寇侵略的伟大开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铭记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英勇奋战的不朽功勋,我们组织了本期抗日战争研究专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而抗战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并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时候起,就把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谋求中华民族的解放作为奋斗目标之一。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明确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1931年11月在瑞金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任命王稼祥为外交人民委员,这是革命根据地最早设立的外交职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旗帜,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际影响迅速扩大。从这时起,党开展了实际的外事工作。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胜利至今已二十周年。从一九三七年七月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主要地依靠自己英勇顽强的浴血战斗,不仅把凶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赶出了中国的领土,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极大地援助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2.
<正>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制造借口突然袭击当地中国驻军,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接着日军30万兵力大举向华北地区进犯。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遭到的最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在3个月内击败国民党中央军,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中国共产党立即  相似文献   

13.
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的华北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实行完全征服中国的政策,妄图把中国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一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变为特别尖锐的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和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建立、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  相似文献   

14.
齐齐哈尔在日伪统治的14年中和东北其它地区一样,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残酷迫害、压迫、剥削我同胞,在文化教育领域,还实行以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为中心的殖民主义文化教育统治。不甘屈服的齐齐哈尔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育和影响下,在文化教育界,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反对日本殖民文化统治的斗争。一、殖民主义文化教育统治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侵略,历来使用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手政策,正如毛泽东所说:“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政策分为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在精神上摧残中国人民的意识,在太…  相似文献   

15.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引起了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使联合全民族各阶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成了必需,而且有了可能。”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为早日建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一九三七  相似文献   

16.
当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之际,国内的阶级矛盾客观上降到了次要地位,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汉奸走狗的矛盾成了最主要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及时地调整了革命斗争的策略,提出了建立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抗日民主政权。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及八路军、新四军所到之区域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其它时期有着根本区别的土地政策——减租减息.这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妄图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的形势下,我党为挽救民族危亡,联合地主阶级和国民党一致抗日,而作出的一项政治上的积极让步.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侵略中国,并于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全面武装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中国军队在辽阔土地上对侵略者进行了持久的抵抗和打击,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本书作者以日本官方发表的日军侵华著作和侵华日军一些高级官员回忆录中所提供的史  相似文献   

19.
《党史纵览》2001,(6):52
1936年7月13日前后,斯诺到达当时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所在地陕北保安,成为笫一个进入红色区域采访的外国记者。到保安后,斯诺先就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问题采访了毛泽东,张闻天。毛泽东与斯诺谈了四次:7月15日谈外交政策问题(即《中国共产党和世界事务》);7月16日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即《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7月18日谈国内问题;7月23日谈特别问题和联合战线问题。  相似文献   

20.
翟露露 《世纪桥》2014,(4):66-67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历时持久的正义之战。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全国各界青年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号召下,纷纷投身于抗战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西青年运动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青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斗争,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