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山西是全国首个出台市域社会治理意见的省份,在市域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和做法。新时代加快推进山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基础和智治支撑"五治"作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  相似文献   

2.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新战略部署,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创新路径。针对长春市域社会治理布局、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及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坚持高位统筹,完善机制,打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组合拳”;构建体现长春特点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新时代长春社会治理品牌;发挥治理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补齐短板,深入推进平安长春建设。  相似文献   

3.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立足当前中国现实背景所提出的社会治理模式重大创新。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着社会治理能力相对不足、治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多元共治格局尚未有效建立等一些现实困境。为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基,要从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的适应性;加强部门协同,增强社会治理的统筹力;建设社会共同体,加强社会治理的活力等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4.
正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注重源头治理,深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平安贵州建设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实现了连续多年"双提升"。政法系统是国家的"免疫系统",是营血卫  相似文献   

5.
<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法治对市域社会治理的基础保障。作为连接国家宏观治理与基层微观治理的关键枢纽,市域是政策制度指导与具体实践落实的重要结合部。现实中,地方法制的供给不足,成为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的薄弱领域。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的地方法制研究,对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奋斗》2021,(5)
正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1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实现新突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龙江,为提升新时代社会治理效能指明了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升新时代社会治理效能,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系统化。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化思维,组织各方力量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7.
《机构与行政》2023,(1):33-35
<正>淄博市淄川区以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市”为目标,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工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淄川、法治淄川。一、抓龙头牵引,构建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一是完善党委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机制,打造统筹有力、运转高效的治理体系,实现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融合、手段综合。二是厘清责任边界。  相似文献   

8.
卢义桦  任克强 《唯实》2022,(12):74-77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域社会治理是落实顶层设计、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江苏积极部署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江苏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实现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还存在治理体制不健全、治理能力待提高、治理体系不完善和智能应用挖掘不够等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党的领导,完善治理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治理能力;"五治"融合助力,创新治理体系;强化智能支撑,打造智慧城市。从而实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功能单元,是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社区治理日益复杂,特别是面对新冠疫情,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必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厘清面临的发展瓶颈和难题,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相似文献   

11.
<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1]。当今社会,市域日益成为重大矛盾风险的产生地、聚集地,成为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的关键场所。以市域为主阵地积极推进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从提出至今,其内在意蕴不断丰富完善。准确把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是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与逻辑起点。(一)以“市域”为聚焦点  相似文献   

12.
宋贵伦 《前线》2023,(1):18-21
党的二十大对社会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我国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关键。完善“七位一体”的社会治理运行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特色市域社会治理的目标在于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感受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市域社会治  相似文献   

14.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抓好市域社会治理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激发城市建设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举措.只有市域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实到城乡社区,才能更好地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郑会霞 《学习论坛》2022,(5):96-103
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在改变人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也驱动着市域社会治理理念、结构、制度和方式变革。近年,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市域社会治理领域,提升了市域社会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但整体来看,我国大数据技术发展还不成熟,运用大数据驱动市域社会治理发展还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因此,在新发展阶段,需要把大数据技术深刻嵌入多元、流动、复杂、异质的市域社会领域,探索创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治理方式,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市域社会。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21,(6)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议题,主要指中国地级行政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且不断迈向科学、系统的过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应当遵循价值、目标、路径的三维建构逻辑:价值维树立人民至上理念,秉承"人是尺度""人是主体""人是目的"标准,将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深深地嵌入市域社会治理实践中,统摄市域社会治理活动;目标维形成社会力量在法律制度、政策法规及乡规民约等规则约束下充分依靠科学技术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专业化、简约化、缘情化服务的善治秩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简约化、缘情化;路径维坚持能动性、整体性、差异性和协调性原则,调动城乡社会主体热情,统筹城乡社会治理事务,科学认识城乡社会底色,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要素。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相似文献   

18.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制度构建中将人民性优势转化为国家制度优势,坚定了制度自信;在治理实践中将人民性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提升了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进程中不断贡献中国力量,展现了对人民负责、对世界尽责的大国形象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5,(12)
<正>平安建设,是新形势下党中央提出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平安中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我们深入推进平安黑龙江建设提供了重要指针和根本遵循,我们要坚决抓好贯彻落实。从2005年中央作出平安建设的重大部署以来,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我省平安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方式不断创新、成效不断  相似文献   

20.
牛磊 《党课参考》2023,(Z1):190-199
<正>学原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