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班子建设是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党政“一把手”又是领导班子的核心。抓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着重抓领导班子建设,抓领导班子建设又必须着重抓党政“一把手”水平与能力的提高。本文着重就如何努力当好党政“一把手”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的地位与作用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从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一直到江泽民同志,都十分重视培养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能力和素质。毛泽东同志曾经精辟地指出:“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象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  相似文献   

2.
包钢计量处炼钢站炼钢仪表维护组连续八年获包钢‘先进班组’和‘模范班组’的光荣称号。当人们询问他们成功的秘诀时,班长闫峰说。我们把民主生活会当成班里的‘职代会’,使全班形成了良好的风气。这个班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就班组、站及处的生产管理、安全、质量、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八年中,共提出有价值的合理化建  相似文献   

3.
在铁道部西安车辆工厂,大家都说锻工车间弹簧班的老班长谷天才会相面。班里近三十号人,每天班前谷班长四下一看,谁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准让他‘相’出来。一天早晨,学习结束后,谷班长拍拍青工小苟的肩膀:‘咱俩聊聊。’别的人都纳闷儿,小苟的工作在班里没的挑,这是怎么了?可小苟心里明白,准是自己闷闷不乐的表情没逃出老班长的‘火眼金睛’。他自小父母双亡,由姑姑养育成人,最近准备结婚,可筹办婚事该准备什么自已弄不清楚,找人帮忙又不好意思,这些天急得直上火。谷班长安慰他  相似文献   

4.
有人称带电班是合肥供电局修试所的‘王牌军’,因为它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班里成员个个技术过硬、敢打硬仗;这个班曾连续两年被评为安徽省‘带电作业劳动竞赛先进班组’,又荣获‘合肥市模范班组’称号。  相似文献   

5.
广州南方面粉股份有限公司的梁国雄已担任班长十年,工作颇有成绩。原来,这个班不团结,闹意见,互相扯皮、不服从分配的事情时有发生。特别是打包间的职工,由闹不团结发展到不上班,严重影响了生产。小梁到一班后,召开组长和党团员会议,商讨对策,同时,逐一找班组成员家访谈心,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职工生病了,他就到家去慰问,把‘五必访’作为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有一名青工因病在家休息一个多月,上班后工作无劲头。小梁找他谈心,了解到他与原来的班长  相似文献   

6.
日前,笔者去一家以往经济效益颇好的国有中型企业办事。从与朋友的闲谈中得知,该厂今年以来效益开始滑坡,而此时厂里的一些技术骨干,不是为企业解困出点子、想办法,而是千方百计地找自己的后路去了。有个工程师兼车间主任,虽然也是天天到班,心却早‘飞’了,不但当上一家私营企业的业余顾问、捞起了‘外快’,而且还背地里忙着筹办自家小工厂。据说,像这样只顾找自己的‘后路’,而不思企业‘出路’的并非个别,甚至有的企业‘当家人’也在用手里的权力和关系安排‘后路’。隔三差五就能听到议论,这个厂长有‘厂外厂’,那个经理有‘司外司’(即公司),企业内部则群龙无首、人心慌慌。  相似文献   

7.
在吉化化肥厂二造气车间有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普通得就象大海中的一滴水,大漠里的一粒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以高度的觉悟、朴实的言行,实践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对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他就是化肥厂二造气车间管工班班长——李玉。一九六七年,李玉来到二造气车间,当上了检修工。当时的二造气车间,生产环境最差,粉尘弥漫,泄漏严重,夏天是水的海洋,冬天是雾的世界,照明灯就象萤火虫一样,人撞人、人撞设备的事时常发生。李玉走进这个车间,一干就是二十三年。为了尽快适应环境,掌握检修技术,他早来晚走,认认真真地学,刻苦地练。车间上百条管线的尺寸,各种活门的性能用途,造气炉、泵等设备管线,都溶化在他的脑海中。事玉成了二造气的‘活地图’,大家亲切地称他是‘我们工人的技师’。  相似文献   

8.
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既是领导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又是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在班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班子建设是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建设好领导班子,关键是要选好‘班长’。”  相似文献   

9.
《论语·子张》中记载了子夏说的一句话:‘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对这句话,我一直以为其释义是要做好官就得学习,反过来,学习优秀才能做官。后来,相继读到了对这句话中的‘优’字的解释:据《说文解字》介绍,‘优’训解为‘饶’。段玉裁注曰:凡有余皆曰‘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优,有余力也。’如此看来,子夏所说的‘优’并不是‘优秀’的意思,而应该是‘有余力’。因此,子夏的这句话是说为官者在处理公事之余暇应勤于学习,经过学习形成了一定的余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精神’是‘上天’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入地’的精神。有了‘上天、入地’的精神,中华民族将无往而不胜。"铁人的印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内铭刻着王进喜的生前誓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如果铁人还活着,今年应该84岁了。"中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日前在集团公司的工作会议上说,"在今天的世界上,不是有许多超过84岁的人们还在健康地享受着生活吗?如果仅仅以数字计算,铁人何止少活了20年?"  相似文献   

11.
提倡‘双向监督’湖北马善记报载,辽宁抚顺洗化厂今年推出干部工人互查制,即实行干部与工人双向检查管理,干部可以检查管理工人,而干部在干啥,工人也有权过问。这种双向监督的形式很好,好就好在特别强调了干部要接受工人的监督,从而有利于革除干部单向监督工人的弊...  相似文献   

12.
傅刚 《瞭望》1987,(20)
北京召开全国内部审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鞍钢公司总会计师朱德惠,他对大型企业如何利用内部审计制度增收节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位担任过鞍钢公司副总经理的总会计师对记者说;“‘双增双节’不是把钱从这个兜里往那个兜里放,而是要‘开源节流’。‘开源’就是改进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节流’就是改进管理,堵塞漏洞。我们体会,建立大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走必由之路     
前不久,某厂长在职工大会上发表施政演说:“在改革之年,我们一定要砸碎‘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然后……”他的演说未完,下面已一片哗然:“哎,怎么把砸‘铁交椅’排在后面啦?”更有性急的小伙子站起来打断厂长的演说:“厂长,你们领导的铁交椅谁来砸?”厂长听而不闻,急急忙忙出了讨论题目,接着宣布散会。会后有人发出恨声:“我看谁敢砸我的‘碗’! 且不说厂长与工人互砸会出现何种局面,只这山雨欲来风满  相似文献   

14.
对辽宁省北部城市铁岭市的市民来说,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市公安局局长和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易人,算得上一大新闻:上述三职的易人决定是铁岭市人大常委会对自己依法任命的干部进行政绩考察后作出的。 (一) “人大不仅管‘戴帽’(任命),还管‘摘帽’(免职),真新鲜!” “没想到人大还有这么一手,看来咱脑筋中认为人大是‘挂块大牌子,养帮老头子’、‘吃馒头,  相似文献   

15.
班长怎样做思想工作,是当前班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班组思想工作要做好,一要学会关心人、贴体人;二要讲点科学性,运用正确的方法,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关心人要看对象有不少班长关心组员胜过关心自己。就拿看病号来说,有的班长到医院看望病号,又是水果,又是罐头,照顾了又照顾,安慰了又安慰,这是需要的。有位班长的做法则不同。他们班的女青工小王生病住院,他和团小组长小陈去看望。班长给小王借了一本《红岩》,买了一个会跳的小熊猫玩具。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在一起,场面便热闹,女人多了更容易出现吵吵闹闹甚至不愉快的事。然而,沈阳友谊服装厂二车间一班清一色的20名女工,在班长陈素兰的带领下,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她们也唱了一台戏,一台团结、友爱、实干、向上的戏。“万花筒”交流会眼下,一提起班组政治学习,很多班组长都感到头痛。工人不愿学,领导也不重视。一班是如何开展政治学习的呢?班长陈素兰说:过去我们学习的主要方法是读材料、念报纸,不管听不听,一念半点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线工人,工友们却称我‘业余政工’,尽管是‘业余’的,可我却乐意接受,我乐做‘业余政工’。 我爱上政工这一行,是因为我对一些现象不解:为什么过去没有奖金的时候,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如今有了奖金,反而斤斤计较?为什么吃亏的常吃亏,捞便宜的总捞便宜?为什么处理同样一件事,甲政工处理得‘皆大欢喜’,乙政工却收效甚微?看来,这里面学问很大。  相似文献   

18.
吉明 《民主》2006,(3):43-43
李瑞环同志在新著《学哲学用哲学》中说:“我们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就要以对方的存在、发展为前提和条件。‘肝胆相照’,要有‘肝’有‘胆’,光有‘肝’没有‘胆’怎么‘相照’?”这既是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充满辩证法的深刻见解,也是今后处理这种关系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棋缘     
早上8点,十堰火车站货场修理班工人余博军匆匆赶到工班。班长周金汉见他满脸疲惫的样子,心里闪过一丝疑问,但一时也来不及说什么,赶紧吩咐他保养门吊驾驶室的凸轮控制器。 10点钟,保养完毕,周班长开始合闸试车。不料刚一启动,控制器就窜出一团火花。经断电检查,原来是控制器内一根被更换的螺杆未取出,造成短路。安全分析会上,无精打采的小余没有为过失分  相似文献   

20.
在为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工作的70个年头里,张光斗的言行展示了一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爱国、奉献、正直、敬业95岁的张光斗对自己头顶上的光环总感不适。"我不仅不是什么‘泰斗’、‘大师’,也不是科学家,我就是一个工程师,一个给老百姓干活的工程师。"他对《瞭望》新闻周刊说,"有人以为我这是谦虚,说:‘你还不是科学家啊?’我真搞不懂他们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