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共产党人》2010,(5):23-24
灵武市为流动党员“建家”,让他们“想家、回家、当家” 近年来,灵武市把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作为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积极建立“管住、管好、管活”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了城乡互动、资源共享、齐抓共管、协调发展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1995,(4)
中组部决定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根据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从1995年7月1日开始,试行《流动党负活动证》制度。《流动党...  相似文献   

3.
正拜泉县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采取四项举措,不断强化流动党员管理。构建"三级管理网络"。在县、乡、村分别设立流动党员服务活动中心、工作站和工作点,由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的教育帮扶及跟踪管理。设置"微信党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特别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襄汾县针对流动党员呈现出的特点及趋势,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思路,进行了破题性的有益探索。加强制度规范,落实管理责任。县委出台《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按照县、乡、村和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三级两地”齐抓共管的原则,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根据党员居住地、从事职业等变动情况,全县统一建立了流动党员登记表、流动党员花名册、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思想和工作汇报卡。按照流动范围、流动时间、从业或居住地点的…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灵武市把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作为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积极建立"管住、管好、管活"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了城乡互动、资源共享、齐抓共管、协调发展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6.
数量不清,去向不明,与党组织一二十年没有联系,不交党费,抗交税费等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农村流动党员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一度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在2003年开展的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加强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澧县县委创新管理办法,上下互动、城乡联动,破解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城市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目前城市社区的这项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城市社区要通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制度,摸清流动党员底数;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动态掌握流动党员情况;科学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构建多方协作工作管理机制;尊重流动党员主体地位,充分保障流动党员权利;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服务机制,实现“以服务聚人心”的目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机制,确保流动党员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选派流动党员党建工作指导员,专人负责流动党员工作等措施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建华 《共产党人》2009,(19):30-30
2009年,兴庆区在流动党员管理中实行“流动”堡垒工作,把流出流入党员的教育寓于平时的管理服务之中,广泛开展“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活动,突出“流动党员就地管、当地党组织协助管”的“双向管理”新模式,确保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宣威市西宁街道党工委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加强管理、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从适应社区党建需要、符合社区党建特点出发,对辖区内4个社区的党组织设置进行了优化组合,将原有的4个社区党支部改为社区党总支,采取属地与分类相结合的办法,设置9个地域党支部、3个特色党支部、1个行业党支部、2个非公党支部,并在每个社区设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形成了以党总支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清原县针对外出流动党员多、流向分散、变动频繁的实际,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机制,采取三项措施搭建起流动党员与党组织沟通、联系的平台,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禄丰县黑井镇积极改进工作方法,通过与流动党员联络员结对,实行“一对一”专人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联络员由党组织指派、党员自荐、流动党员邀请等方式确定,其中党组织指派的联络员一般为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每人联系1至5名流动党员;党员自荐、流动党员邀请担任联络员的,一般在双向选择、组织审核的基础上,实行“一对一”定向联系。联络员通过平时联系、节日联系、返乡联系等方式,跟踪了解外出党员的实际情况,把管理和服务工作做细做好,尽力帮助外出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万盛区针对流动党员管理服务难的问题,探索建立流动党员事务代理制,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该经验被中组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专刊》刊载,予以推介。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1,(4):52-53
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为进一步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新方式,建立健全城乡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系,我们对近几年来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深入基层认真细致地开展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时期加强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如何妥善解决流动党员问题越发受到中央与各地方重视。本文就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研究,在阐述流动党员内涵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在提升南宁首位度过程中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思路,坚持把握时代脉搏,注重体现创新意识,旨在为新形势下逐步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溧水县对流动党员联系、登记、教育、组织生活、处置不合格流动党员等八个方面作出了规定,重点建立“三卡三簿”,实现流动党员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一是建立了流动党员联系卡。规定凡有流动党员的党支部,要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卡,确定党小组长为联络员,负责与流动党员进行联络与沟通,  相似文献   

16.
党建信息     
《先锋队》1998,(2)
党建信息天镇县委加强对流入党员的管理中共天镇县委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保证流动党员能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收到了较好效果。一、设立流动党员接待站。县委组织部党员管理科、各乡镇党委、县直各有关单位党委、总支等基层党组织都设立了流动党员接待...  相似文献   

17.
东丽区突破五个难点,着力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一是理清管理思路“亮”党员身份。党支部实行动态登记和定期登记相结合的方式,将流动党员详细情况登记人册,通过“三查三访”,努力与流动党员取得联系,做到党员流向清、工作状况清、思想状况清,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完善组织网络“建”党员家庭。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条件较成熟的地方采取单建、联建、挂靠等方式建立流动党组织.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对九台市自1995年以来,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及流动党员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发现,近年来,流动党员在个体、私营、外商投资企业等新经济组织中的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监督,使流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流动党员数量增多、范围增大、频率加快。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10,(1):33-33
随着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党员管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甘泉县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了流动党员“五个一”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