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同性恋者中首先发现。1982年9月24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提出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 ired immunodefic iency syndrom e,AIDS)的概念,指出艾滋病是不明原因的细胞免疫缺陷所导致的卡波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其他严重的机会性感染[1-2]。1986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场够级格的辩论会。辩论的中心议题是:“艾滋病是个什么问题?”辩论对手分为“正方”与“反方”。 辩论开始了。正方说:“艾滋病问题是属于医学问题。”反方则说:“艾滋病的出现纯属社会问题。”你有来言,他有去语,唇枪舌剑,难分高下。末了,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艾滋病定义为:一种以感染人体免疫功能缺陷病毒为特征、且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疾病症状的免疫功能后天性缺陷综合症。随着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犯罪人入监服刑,就使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流入了监狱,且由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与注射毒品之间的相互关系监狱里也在滋生艾滋病。对此,美国监狱起初采取了包括隔离在内的防治政策,但由于隔离引发的后续问题太多且难以解决,有些监狱转向于个案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加强法制建设确保艾滋孤儿合法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耀洁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的退休医生,退休后从事艾滋病和性病的宣传教育及防治工作,并经常救助艾滋病人及其亲属,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赞为“第一位在中国农村从事艾滋病预防宣传的女性活动家”,被新闻媒体誉为我国“民间防艾第一人”。下文是高教授在我院演讲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5.
三、艾滋病人违法犯罪的预防与处置的基本对策(一)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和救治,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减少艾滋病人的产生。艾滋病人违法犯罪问题是艾滋病的衍生物,因艾滋病而产生,依艾滋病而存在,没有艾滋病,就没有艾滋病人违法犯罪问题。因此,要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人违法犯罪,解决艾滋病人违法犯罪,首先必须解决艾滋病问题。这是解决艾滋病人违法犯罪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维护他们作为艾滋病人的健康权和人身权利,对他们的身心给予必要的关爱和照顾,救助贫弱人群和艾滋病患者,也是防止这种犯罪增多的有效措施。[7]1、落实好中央的“四免一关怀”…  相似文献   

6.
“艾滋小偷”不仅主动感染艾滋病,而且常常拿“艾滋病”作为挡箭牌、护身符,用以恐吓他人和规避法律责任。“艾滋小偷”对他人的种种不法伤害,是现阶段一种新的特殊的违法行为,理应予以有效打击。但现行严重滞后的法律法规,业已无法应对愈演愈烈的“艾滋小偷”,由此凸现了法律的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指示:“艾滋病防治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党政领导需要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2004年7月,在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也发表了《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文章,强调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方针。为此,我们要重塑预防合作理念,整合“禁毒防艾”资源,进一步搞好多部门合作工作。  相似文献   

8.
建议设立传播艾滋病罪魏斌众所周知,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超级癌症”。从1981年1月全世界第一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至今短短十余年间,全球的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感染者已达1700万人,并仍以每天6000多人的速度增长。我国从1988年10月发现第一例...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对公安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 ,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已成为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新问题 ,提高公安机关的管理水平和公安民警的艾滋病预防知识 ,是公安机关需要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1、加强对公安民警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 ;2、加强对违法犯罪艾滋病感染者的监管工作 ;3、甄别“病情证明” ,严肃处理规避行为 ;4、正确处理对高危人群管理的几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现象已波及到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涉及到党内和各行各业,成为一种范围较广泛的“社会综合症”。怎样才能有效地治理这一“社会综合症”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案件质量,加强侦查工作力  相似文献   

11.
“杨妈”、“MotherYang”……在艾滋病专管监区。听到艾滋病服刑人员讲得最多的就是这些称呼.来自不同国籍、不同肤色、老少不同的服刑人员对管教员、4l岁的杨佩芳,叫法各有不同,但都十分亲切。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在我国,艾滋病在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中处于高流行态势,由重点区域向其他区域蔓延,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正是借助“桥梁人群”这一媒介或载体来实现。对策:1.加强预防宣传教育;2.干预“桥梁人群”的行为;3.矫治“桥梁人群”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犯罪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综合症”。各类犯罪问题的发生、变化及其造成的后果无不带有明显的社会性和综合性,这种“社会综合症”必然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干扰和侵害。根据江泽【一书记的指示精神,必须把“保一方平安”作为全党全社去的重大政怕任务。要想真正做到“保一方平安”、*、/用鲜血和汗水换取的稳定局面,从而起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其重要措施是必须建立犯罪战略控制系统。通过犯罪控制使犯罪率达到极小值,从而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要从战…  相似文献   

14.
对故意传播艾滋病的刑事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保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合法权利,使其得到应有的治疗,并规定他们应承担的避免将艾滋病毒传染给他人,包括亲人的义务。政府必须加快制定HIV感染者病人的行政和刑事管理法规,对“传播艾滋病罪”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5.
公安民警是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最大的一类人群,如何对其开展有效的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教育是一项迫切、必要的工作。从新的视角,对公安民警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同伴教育的涵义、特征、目的和优势等进行了理论研究;基于云南公安工作实际,开展了该同伴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初步建立了公安民警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同伴教育的云南模式“政工部门为主导,同伴教育者为关键,民警需求为基础,专家学者为支持,督导检查为动力”。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 ,毒品、艾滋病和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人类发现艾滋病到现在短短 2 0多年里 ,艾滋病迅速在全球传播 ,至今已有 4 0 0 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HIV )。在过去的一年中 ,每天就有 1 4万人新感染HIV ,80 0 0多人死于艾滋病 (AIDS)。艾滋病已成为人类第四大死因。中国也没有逃脱这一灾难 ,全国HIV感染者已达 10 0万 ,已死去 15万 ,目前估计还存活 85万。中国HIV感染人数在亚洲居第二位 ,世界居 14位。更为严重的是现在还以 30 %的增长速度在迅速传播。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警告说 :“中国已经处…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健康 ,为了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减少伤害”的策略应运而生 :外展活动、同伴教育、药物替代治疗、针具项目、提供安全套。但是 ,目前世界上通常所使用的减低艾滋病危害的有效措施与我国现行的法律和政策有诸多抵触的地方 ,如何协调国家政策、法律与减低危害措施的实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06年3月1日实行的《艾滋病防治条例》“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重点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三大举措是防治艾滋病立法的进步,但对法律的有关规定应当得到必要的重申并得到广泛的遵守和执行。通过立法,把法制原则、公安执法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使其相互协调,结束冲突,使艾滋病防治工作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19.
从犯罪总体施控系统观测,犯罪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犯罪是一种“社会综合症”,各类犯罪问题的发生、变化及其危害造成的后果无不带有明显的社会性和综合性,这种“社会综合症”对社会的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干扰和侵害。从这个角度看,仅靠一两次的“严打”斗争是不能最终解决犯罪问题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才能保持和巩固严打成果,以主动的、进攻的态势进行犯罪控制,真正达到长治久安。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建立犯罪战略控制系统。通过犯罪控制使犯罪率达到极小值,从而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从战略的高度把其纳入控…  相似文献   

20.
当下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贫富分化、城乡差距、地域差距等“发展综合症”,与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资源、利益和代价分配失衡密切相关。权力主导的资源分配机制、以权力等级为坐标的社会发展格局、权力与权利的失衡以及权利的不平等加上市场经济的内在局限,加剧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要化解“发展综合症”带来的困顿,必须构建横向的权力制约机制,推动参与型地方政府的建设,培育和完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