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正确的“大政策”的提出1978年12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对东部和中西部互助互利。协调发展,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的构想概括得更全面、更准确,他设想在二十世纪末人均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时,就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贫富之间的差别问题。应该强调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考虑到国内各个不同地区的特点”,东部地区具有加快经济发展和先富裕起来的优势,国际投资也向该地…  相似文献   

2.
一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小平同志一直十分关心上海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特别是1988年以来,每年来上海,了解和指导上海的建设。对建设上海和任务和目标,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标。(一)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开发浦东,带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开发建设不可能全面铺开,经济振兴要找到突破口。邓小平同志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黄奇帆,《邓小平开放开发思想与上海浦东开发》,《人民日报》1994年1月14日)他说…  相似文献   

3.
苏南给苏北带来了什么?本刊记者王礼贶,卢殿洛,杨涧笔者按:邓小平同志关于“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现在,也还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今年年初,他在视察深圳特区时又明确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还阐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构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  相似文献   

5.
施平 《瞭望》2002,(12)
邓小平曾多次讲过这样一个思想:社会主义最大 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 质的一个东西。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他设想,在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 邓小平当时说的,还主要是指沿海与内地的地区差别。时至今日,贫穷与富裕的差别,不仅表现于地区之  相似文献   

6.
莫如 《瞭望》1993,(50)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分配原则,也是一个人们经常议论的热门话题。 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最早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重大思路。当时,他断言“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  相似文献   

7.
也谈“先富”与“共富”侯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但是,共同富裕的实现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和同等的,而是有先有后的。所以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地...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和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了明确地回答。《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要保证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如果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不但做不到,而且势必导致共同贫穷。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根据发展不平衡规律和我国东中西的具体情况,必须率先发展东部沿海,而在东部沿海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又必须加快中西部发展、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邓小平同志在年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深入研究和阐明二者的辩证统一,对于深刻理解邓小平的“两个大局…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试验场”,深圳经济特区的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要探索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之路。 一、完整准确地理解先富、共富的战略构想,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思路 1、提出顾全“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早在80年代,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顾全“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顾全这…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达到中央提出的“五个好”目标,必须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从近两年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和已经走上或正在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除了需要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外,还必须营造一个致富的环境。在这里,政策是前提,环境是基础,党支部是关键,同时又是共同致富的硬环境。一、营造环境,共同致富,党支部是第一硬环境古训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讲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机遇视为“天时”,…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提出改革开放理论,并根据沿海开放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不同层次,提出重点突破、梯度推移的方针,提出让部分地区和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达到共同富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方针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我国沿海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各异,在文化形态上必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区域文化。深圳市毗邻香港,背靠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一国两制”的临界…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0,(38)
组织东部13个发达省市与西部10个贫困省区之间开展东西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扶贫决策,是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共同富裕”理论和“两个大局”思想的具体实践。 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指出: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福建等沿海较发达的省,都要对口帮扶西部一两个贫困省、区发展经济。199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正式部署了由北京帮…  相似文献   

14.
论西部地区迈向21世纪的经济大开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一样,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西部经济要崛起,加快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对内开放是促使西部经济腾飞的关键。一、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  相似文献   

15.
应当如何理解“最终”一词的时间涵义?于祥龙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然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句话涉及到一个时间问...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90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这里讲的“将来”指的就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现在离本世纪末越来越近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也日趋成熟,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已愈来愈成为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一、贫富差距的现状简单地说,从富的一方看,在几十万户的私营企业中,资产在百万元以上的约一万户;而从穷的一方看,全国农村现在还有6500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城市也有约1600──1800万人仅能勉强维持生存状态。用国际上通用的“五等分法”来算,1994年得出…  相似文献   

17.
《理论视野》2008,(1):62-63
《社会科学报》2007年12月13日刊登中国社科院特邀顾问、学部委员刘国光的文章:《十七大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新亮点》。文章说改革开放以来,在分配领域,我们党遵循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经过将近30年的改革实践,社会阶层分化,收入差距大大拉开,但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对于经济的大发展,暂时是有利的。同时,也带来深刻的社会矛盾,引起公众的焦虑和学者的争论。  相似文献   

18.
郭桂萍 《求知》2022,(5):41-43
<正>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要在发展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们党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明确了“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的重点任务,提出了“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宏伟蓝图。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立足新发展阶段,在发展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19.
深圳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经过14年的建设,已经逐步富裕起来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包括深圳在内先富起来的地区,如何支持发展较慢。特别是尚未脱贫的地区,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联系几年来深圳对口支持梅州山区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对D扶持工作的新思路全国扶贫工作会议指出,帮助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要当作一项硬指标,“只能实现,不能落空”。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必须改变扶持层次低、资金量不大、项目规模小、政策不倾斜的格局,向高层次、全方位推进。为此,要抓好“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其基本价值取向的最终目标,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实行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则是实现其基本价值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