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甘肃省酒泉地区 15个未经猪伪狂犬病 (PR)疫苗免疫的规模化猪场采血清 2 5 4份 ,经PR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ot ELISA)检测 ,在 12个猪场检出PR抗体 ,检出阳性血清 48份 ,平均阳性率 18.9%。提示 ,在该地区部分猪场有猪伪狂犬病毒 (PrV)感染  相似文献   

2.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分别检测了46个规模化猪场1075头母猪、9个规模化猪场198头育肥猪、4个规模化猪场72头断奶前仔猪和13个规模化猪场296头断奶后仔猪血清的猪瘟抗体效价.结果,母猪、育肥猪、断奶前仔猪和断奶后仔猪分别有149、65、3和110份血清抗体效价≤1∶8,低于临界保护线;分别有926、133、69和186份血清抗体效价≥1∶16,视为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6.17%、67.17%、95.83%和62.84%,检测结果表明,断奶后仔猪和育肥猪免疫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对甘肃省某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的繁殖障碍和仔猪大量死亡的疫情诊断中,首次在甘肃省分离到1株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进行了初步鉴定.证实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已在甘肃省存在,并在个别猪场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规模化养猪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 ,随之也给猪病的控制带来许多新的问题。目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的进程正在加快 ,猪病控制方法也需尽快与WTO的要求接轨 ,否则将使我国猪及其产品的对外贸易受到一定影响。集约化猪场疾病控制涉及诸多因素 ,本文就其最主要的几个方面加以讨论。新建猪场场址选择及车间布局 新建猪场应选远离严重污染地区 ,远离排放有毒气体或污水的矿区和工厂。根据地理位置及当地常发猪病的流行情况 ,与其他猪场应保持一定距离 ,尽可能远离其他畜禽场。新建猪场与交通要道要有一定距离 …  相似文献   

5.
从新疆 13个地区的 2 5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猪流产胎儿、死胎和血清等病料 330 0余份 ,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查明猪瘟和伪狂犬病、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是造成规模化猪场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疫病 ;并通过试验研究 ,提出了防制方案 ,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1999年 912月 ,上海市一些规模化猪场相继发生以母猪流产或产死胎、弱胎、干尸化胎等特征性症状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经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本病多发于怀孕中后期的生产母猪 ,以初胎母猪发病率最高 ,可达 41.0 %。发病猪场母猪均免疫过猪瘟和细小病毒疫苗 ,未免疫伪狂犬病和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 (蓝耳病 )疫苗。为摸清病因 ,我们对上海市闵行区和南汇县的 9个规模化猪场生产母猪进行了血清学调查。1 材料1.1 试验用血清 无菌采取闵行、南汇 2区、县共 9个规模化猪场的 2 15份有繁殖障碍病史的母猪血样 ,分离血清后冻存备用。1.2 诊断试剂 …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与RT-PCR方法,检测了127份来自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省市24个规模化猪场患繁殖障碍的病猪的病料,检测病原包括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及日本脑炎病毒(JEV).结果显示,在上述127份样品中,有10份样品为PRRSV单独感染,占检测样品数的7.87%,有54份样品为PRRSV与PPV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42.52%,有50份样品为PRRSV与PCV-2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39.37%;有15份样品为PRRSV与PRV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11.81%;有8份样品为PRRSV与JEV混合感染,阳性率为6.30%;有18份样品为PRRSV与CSFV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14.17%.提示,长江中下游地区规模化猪场的猪群普遍存在PRRSV与PPV、PCV-2、JEV及PRV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猪痢疾密螺旋体污染猪场的净化郭金海陈友银(福建省清流监狱畜牧场365303)徐其昌(福建省三明市兽医站)闽新畜牧场为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的规模化猪场。1993年9~10月全场猪群流行过一种以粘液性和出血性下痢为主的肠道疾病,发病2760头,死亡39...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在四川规模化猪场的感染情况,为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从四川省5个猪场采取具有呼吸道症状的猪鼻腔棉拭子16份,采用改良Sm ith培养基分离该菌,通过对该菌的生长特性、菌落形态和革兰染色菌体形态和排列方式进行观察以及对特异性基因fla和D nt进行PCR检测,共分离鉴定出4株Bb,该菌从猪场中的分离率为80%(4/5),猪个体阳性率为25%(4/16)。小鼠皮肤坏死试验结果表明,小鼠颈部皮下注射分离菌粗提的Dnt毒素后,注射局部皮肤坏死,剖检见脾萎缩、肺充血和肝边缘坏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唑啉、四环素、环丙沙星等1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杆菌肽、复方新诺明等7种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试验结果说明,四川省猪群中存在致病性较强的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选用敏感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Bb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疑似猪萎缩性鼻炎的病猪 ,采集鼻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经鉴定为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并对秦皇岛、唐山等地 8个规模化猪场的 2 98份血清样品采用猪萎缩性鼻炎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盒进行了血清学监测 ,检出血清抗体阳性猪 16 8头 ,阳性率平均 5 6 .3%。以 2~ 3月龄育肥猪的检出率最高 ,达 75 .2 % ,感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甘肃省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和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 ,猪传染病越来越多 ,危害日趋严重 ,尤其是猪繁殖障碍病、猪呼吸系统疾病和腹泻病是目前制约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 ,已成为现阶段猪病防制的重中之重。因此 ,为了进一步查清猪繁殖障碍病和猪呼吸系统疾病的感染及免疫状况 ,为更加有效地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在甘肃省某规模化养猪场采集猪血清 2 0 84份 ,对猪瘟 (CSF)、猪伪狂犬病 (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猪细小病毒感染 (PPVI)、猪乙型脑炎(JE)、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APP)和猪霉形体病 (…  相似文献   

12.
广西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采用PCR技术,对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采自广西14个市97个疑似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发病猪场的197份组织病料(脾、肺、淋巴结)进行了PCV2检测;同时,对鉴定为PCV2阳性的组织病料和猪场进行了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流感病毒(SI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检测,另外,对6个地(市)11个生猪屠宰场采集的外观健康屠宰猪的295份组织样品(脾、肺、淋巴结)进行了PCV2检测。结果显示,在197份组织样品中检出PCV2阳性病料108份,平均阳性率为54.82%(108/197),阳性猪场62个,平均阳性率为63.92%(62/97)。PCV2与PRRSV、CSFV、SIV、PRV混合感染的组织病料总阳性率为42.13%(83/197),混合感染的猪场总阳性率为57.73%(56/97)。从21头外观健康屠宰猪的组织样品中检测到PCV2,阳性率为7.10%。由此可见,PCV2感染在广西猪群中已普遍存在,混合感染和健康带毒现象使病情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3.
大庆市是我国重要石油产 区,为保障石油工人的生活需要,建立了多种类型的牧业生产基地。其中养猪场猪蛔虫病流行严重,为控制本病流行,对大庆市猪蛔虫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方法 1.在大庆市东、中、西部选择4个猪场进行调查,即石油技校农场(以下简称为技校农场),总机厂团结基地猪场(团结基地),采油一部奋勇管理站猪场(奋勇猪场),油建公司筑路大队畜牧场(筑路牧场),以明确大庆市猪蛔虫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4.
1980年夏收后,广西某农场因饲料玉米污染了黄曲霉毒素(Aflatoxin,以下简称AFT),致使大批猪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造成经济损失约16万元。 (一)流行病学调查 该农场共有102个猪场,其中31个猪场5707头猪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占全农场牲猪存栏数的38%,因中毒死亡799头,占发病头数的14%。 首先发生中毒死猪的是巴朋和巴参猪场。共饲养育肥猪252头,母猪22头,仔猪56头,于7月中旬开始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约占日粮40%的当年收获的玉米,每头每天食玉米0.65公斤。进食10天左右,发现有的  相似文献   

15.
伪狂犬病病毒对不同年龄猪的致病作用不同,多数成年猪感染该病毒后不会表现临床症状。因此,猪群感染伪狂犬病,除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外,病毒分离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本试验用地塞米松处理获得免疫的种猪,进行病毒分离试验,旨在提高获得免疫种猪的病毒分离率,进一步分析健康带毒猪的流行病学特点。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猪:试验种猪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某猪育种公司的14个种猪场。这些猪场经常发生猪伪狂犬病,并多次免疫接种过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14个猪场使用的PRV灭活疫苗均为美国Nordon实验室生产出售的商品苗)。从每场随机抽取1.5~4岁的兰特瑞斯与大白的杂种猪4头,共56头,按猪场的顺序分为14个组。  相似文献   

16.
1975年元月我场熊桥猪场因饲喂受镰刀菌与穗状葡萄菌混合污染的霉饲料(杂交高粱,一部分带壳)引起猪中毒432头,治愈371头,死亡71头,治愈率为83.6%。在此之前,我场农科所猪房也曾因以发霉杂交高粱壳垫圈,被猪拱食而发病,临床病状和剖检所见与熊桥猪场病猪极相似。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 (PR )是由α疱疹病毒引起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猪是该病毒的重要贮存宿主和传染源。据资料统计 ,到1995年广东省已有 2 8个场确诊存在PR ,且有蔓延的趋势。1998年 2月 ,汕头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以初生仔猪大批死亡、部分母猪流产或产死胎的疫病 ,经本站诊断为PR ,用PR弱毒疫苗紧急接种 ,并实施综合防制措施 ,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和平息。1 发病情况某猪场饲养种母猪 3 0 0多头 ,年出栏肥猪 80 0 0多头 ,是一个自繁自养的工厂化猪场。疫情发生前未曾注射过PR疫苗。1998年 2月 ,该场 10多窝 1— 10日龄初生仔猪突然发…  相似文献   

18.
1988年6月,奈曼旗八仙茼粮库猪场用丙硫咪唑对全场猪进行驱虫,因用药剂量过大,造成31头服药猪全部中毒,死亡12头。 (一)发病情况 该猪场共有猪31头,其中体重50kg的2头,25kg的13头,15kg的6头,10kg的5头,5kg的5头,用山东淄博兽药厂生产的丙硫咪唑(片剂,50mg/片),每头猪按30片(1500mg)剂量拌入饲料,任其自由采食。服药第3天,全部猪相继发病。经用人工盐、辅酶A、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阿托品、樟脑磺酸钠,并输健康猪全血,共治愈19头。  相似文献   

19.
西宁市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西宁市8个规模养殖场和部分散养户的161份猪血清样品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体。结果显示,所有被检猪场均有PCV2抗体阳性猪存在,161份血清样品中PCV2抗体阳性率为86.95%。从上述样品中随机抽取28份样品,用PCR方法检测了PCV2 ORF1基因;结果,从13份血清中扩增到了特异性PCV2 ORF1基因,阳性率为46.42%。证实,西宁市猪场和散养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  相似文献   

20.
从甘肃省13 个地区( 州、市) 规模化猪场和专业户猪场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118 株,按世界卫生组织( W HO) 推荐的RirbyBauer 氏方法,用18 种抗菌药物对其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抑菌作用最强为诺氟沙星,高敏菌株占89 .0 % ;抑菌作用最差为四环素,耐药菌株占100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