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古以来,中国农民家庭就形成了吃苦耐劳、勤劳节俭的经济态度和品格,在经济行为上表现出不计成本地投入劳动,并保持劳动对闲暇、消费的较高替代率。形式论对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的讨论主要是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农民家庭的劳动力投入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实体论视角下的讨论则是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进来,即从目的理性、伦理小农的角度去分析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也就是要理解农村社会文化系统与农民家庭经济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讨论影响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进城成为普遍的家庭目标与需求。经由豫北、鄂中和粤南农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民进城过程与其家庭发展能力存在紧密的正向关联,而家庭发展能力由“半工半耕”程度、代际合力强度及家庭的目标与策略多维构成,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进而形塑“接力式”、“渐进式”与“就地化”的不同城市化路径。由此,文章认为应着重提升农民的家庭发展能力,而非盲目推行“摊大饼式”的城市化模式,应保持进城农民与农村的经济与制度关联,保留农民往返城乡的自由选择权,构建有序且弹性的城市化秩序。  相似文献   

3.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进城成为普遍的家庭目标与需求。经由豫北、鄂中和粤南农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民进城过程与其家庭发展能力存在紧密的正向关联,而家庭发展能力由“半工半耕”程度、代际合力强度及家庭的目标与策略多维构成,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进而形塑“接力式”、“渐进式”与“就地化”的不同城市化路径。由此,文章认为应着重提升农民的家庭发展能力,而非盲目推行“摊大饼式”的城市化模式,应保持进城农民与农村的经济与制度关联,保留农民往返城乡的自由选择权,构建有序且弹性的城市化秩序。  相似文献   

4.
当前“半工半耕”成为农民最普遍的家庭经济模式。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分析农民家庭经济行为和社会文化结构的互构关系,探讨形成“半工半耕”家庭经济模式的微观机制。在家本位的伦理价值影响下,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目标是兼顾务工和务农收入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农民调整家庭结构形成“半工半耕”家庭经济模式。农民家庭的“半工半耕”经济行为反过来型构了新型社会文化结构--新“三代家庭”,其具有名实分离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由农民创造、国家认可并推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的客观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又异军突起,农村生产力获得了飞跃发展。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又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如:“超小型”的家庭分散经营与要求规模经营之间发生矛盾;“小而全”的家  相似文献   

6.
王德福 《探索》2011,(5):147-153
当前农村正在出现一种“政策激励型”的群体性事件,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挑战。调查发现,农民通过群体性行动向基层政府施加压力谋取利益。分析认为,农民利益诉求是国家惠农政策激励形成,农民的国家观念是其形成的心理和文化基础,维稳高压的政治生态则提供了制度空间。“政策激励型表达”突破了“被迫反应式”的“维权抗争”范式,提供了理解农民利益表达行为的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家庭的现代化理论与理性化理论建构了传统扩大家庭向现代核心家庭转型的路径,但忽视了市场化对农村家庭的复杂影响。市场化打破了农民以"过日子"为核心的家庭再生产路径,并通过城市化目标的注入激活了农民家庭的功能维度。"新三代家庭"中父代家庭与子代家庭围绕共同的家庭目标形成了代际整合与功能聚焦,主要表现为"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隔代家庭"的抚育模式和依附子代的竞争模式,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新三代家庭"属于功能性家庭,其内部化机制对家庭结构和伦理的再造改变了传统家庭的运行逻辑,形成了富有弹性的家庭形态。新三代家庭是农民进入和对接市场的媒介,构成了农村发展型社会结构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农村“法治秩序”的主体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前30年 ,中国农村社会基本上是“政治秩序”结构 ,农村基层政权集经济、政治、文化为一体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者、生产者、经营者、组织者。经济的解放必然带来政治的觉醒。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中国农民创造了以法治村这种适合农村社会秩序状况的管理形式 ,这是“以法治国”方略在农村的具体落实。可以看到 ,以法治村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社会秩序的一种规范 ,中国农村由此开始了“政治秩序”向“法治秩序”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家庭承包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成为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基础。 研究这种家庭承包经济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它是我国目前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二,它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家庭”的模式与实行二十多年之久的“一大二公”形成鲜明的对照,又以“承包”的方式与延续二  相似文献   

10.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南平市党委和政府为探索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一项创新与实践。它通过大批机关和事业单位有特色的科技人员直接下派到农村一线工作,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为农民提供服务,把科技直接导入农村基层,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科技特派员制度”不同于科技下乡和科技进村活动,把短期行为转为长期行为;不同于科技副职,把基层行政领导转为直接参与农村生产实践;不同于传统的农业推广方式,把单纯的科技咨询服务转变为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和面向市场需求的经济行为;不同于定点扶贫,把农村的脱贫解困转为示范带动;不同于机关的分流下派,把干部的被动锻炼转为主动发展,使广大科技干部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也不同于简单的技术服务,把个别项目的个别行为转为依托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注重农产品品质、品牌、专利和标准,兴办农村龙头企业,实现了产供销的集成动作和系统运转。本文通过对“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的探析,认为这一制度是对农村工作机制的创新和人才资源的重新配置,带动了当地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市场资源的做大,实现了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紧密结合,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巩固了党的基层政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实践,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养老保障改革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雪原 《新视野》2003,(2):70-72
建立在“二元经济”基础上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人口”管理,是制约人口城镇化的“瓶颈”,也是形成城乡“二元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农村养老保障改革思路的突破,关键在于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为农业发展和农村养老保障改革寻求物质基础;维护家庭养老非正规群体行为,为社会养老正规行为的建立赢得时间,发展市场取向的农村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强制性社会养老保障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与城市初婚年龄增长形成悖论的是,特定农村地区的早婚现象不减反增。数据显示,当前西部农村早婚呈现出低龄化、女性为主的特点。本文基于贵州省东北部茶村的田野调查,在青少年社会化场域的分析视角下,探究西部农村青少年早婚的特征类型及其生成机制。从过程来看,西部农村青少年早婚呈现出恋爱过程的娱乐性(“体验至上”)、婚姻缔结的随意性(“先孕后婚”)、家庭维系的脆弱性(“跑婚快离”),体现为一种“失序的成长”。研究认为,家庭缺位、学校有限、社会隐匿和网络催化共同构成了青少年早恋、早孕和早婚的发生机制,早婚实质上是青少年从多因素共同构成的社会化场域脱嵌的结果。围绕青少年早婚等问题展开中观层次的“过程—机制”分析,有助于弥补青少年社会化的抽象理论和碎片化经验之间的断裂。西部农村青少年早婚问题在个体、家庭、社会等层面产生诸多负面影响,需要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3.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06,(15):22-22
原州区在全区城乡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手拉手共建新农村”活动,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工作的共创双赢。进村入户“结”。城区党支部组织党员深入农村党支部和农民党员家中,结对“攀亲”,走访调研。截至今年5月底,43个城区党支部与43个农村党支部、818名党员与1366名农民党员结对“攀亲”。结合实际“理”。各单位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在深入村户,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帮助村支部和农民党员找差距,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使农村发生了巨变,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也要看到目前农村农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要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经济由以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之民兵训练、军人家属优抚、计划生育、教育、公路以及村公积金、公益金、行政管理等费用(以下简称“三提五统”),由集体统一直接出,变为向每家每户收,这样就产生了收取“三提五统”集资款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加之收取方法简单,甚至有的地方超标准收取,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出了发展家庭经济的战略路子。所谓家庭经济,是指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庭院为主要阵地,以自有资金和设备为主要生产资料,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的一种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将传统的家庭副业和新兴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熔为一炉。它与大田承包经济、乡镇集体经济构成了农村经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加快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步伐,为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找到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农村家庭规模逐步小型化、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人口流动规模变得庞大以来,传统的家庭养老、护老功能弱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农民“老有所养”的理想面临着严重挑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给农村老年人带来了经济贫困、体质贫困、照料贫困、情感贫困以及文化贫困等。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里,政府有责任从务实角度解决好农村老年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农民组织化的基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是一切经济行为的核心所在。农民组织化和发展合作经济是以“行为主体”的一定素质为前提的,即商品生产者自由个性的觉醒、经济理性的成熟,作为契约主体的独立人格的存在以及社会交换关系的发达。而这一前提的获得,是需要确立农民在经济市场化过程的市场主体地位,促使其个体主体的“主体性自由”的实现。为此,政府的制度设计和进行制度安排时应遵循的理念是:市场机制和政府适度干预并重;理顺现行农村各种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对农业经济支持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重。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农民组织化营造一种自主性的空间,而且这也是农民理性由传统“生存理性”转向现代“发展理性”的内在规定。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效率增进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可以发现在中国给农民创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 ,并力求增强土地制度的绩效是十分重要的。为此笔者认为 ,家庭承包制并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终结 ,而仅仅是改革的开端 ,家庭承包制本身要完善 ,要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是“非帕累托创新” ,只有在土地制度立法 ,稳定土地承包制关系 ,培育农民利益团体并增强其谈判力等方面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 ,才能真正增进土地制度效率 ,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谁是国企改革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始于农民。农民要求改革的动力源于“穷”,穷则思变。正因为农村改革源自农民的自发和自觉行为,动力机制建立在广大群众之中,因此势不可挡,取得今天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国企改革,却与农村改革有很大不同。国企改革从“大包干”到“放权让利”,再到今天的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等,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一直难以使国有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国企改革的主体产  相似文献   

20.
李昌来 《当代贵州》2008,(24):44-44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首先在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依靠改革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农民增收的问题逐步凸现出来。部分富余劳动力开始流动于城乡之间从事“额外”的种植业、养殖业和“赚现钱”的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