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娟兰 《世纪桥》2012,(21):46-47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政界、学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一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化,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是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生活层面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性、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要求以及维护马克恩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主导地位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10,(2):17-17
<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要谨防几种倾向,以切实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系统研究,谨防简单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连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实践空间"的一种积极尝试,其有效推进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实践巨大指导作用的基础。而实践性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代表人民利益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无产阶级代言人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推力,指导中国发展的实践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在引力。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生成维度探索其顺利推进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由幼小走向成熟,经过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艰苦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与时俱进,并努力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广和普及,使其大众化.其主要经验有:关注实际、服务民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干部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文学艺术的多样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理论界的深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学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含义的界定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变迁和研究现状,来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命题内涵的科学界定和准确把握,是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史的一个基本前提。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涵,首先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辨正,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混为一谈,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等同起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割裂起来。就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人民大众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体由社会精英到人民大众的逐步扩展。  相似文献   

7.
胡艺华 《湘潮》2013,(8):16-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七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步入新的机遇期。理论界从多视角、多层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专题研究中附带提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题研究中兼顾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当代中国的背景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描述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毛泽东、李达、艾思奇等人为个案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大众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大众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大众化实现的路径选择等五个方面。理论研究在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对该重大命题的深入研究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是理论研究和通俗宣传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作支撑,以获得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支撑。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也面临着理论体系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目标达成等要求,因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应该是依托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科建设双向一体的过程中促进其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大众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大众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大众化实现的路径选择等五个方面.理论研究在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对该重大命题的深入研究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