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有人认为蜀汉后期人才凋零,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有人以此非议诸葛亮的用人策略与人才培养工作。其实,这些都是对真实历史的误读,蜀汉后期依然人才济济,群星闪耀。志虑忠纯:忠实践行丞相遗志诸葛亮去世后,蜀汉不再设丞相。后主刘禅下诏,任命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次年,蒋琬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兼益州刺史。  相似文献   

2.
丞相雅量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9,(9):52-52
三国时.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根据诸葛亮推荐,任命蒋琬为尚书令,掌管蜀国朝政。蒋琬为人德才兼备,尊贤任贤.秉承诸葛亮遗志,使蜀汉一时大治。  相似文献   

3.
曹魏、东吴、蜀汉这三国之中,蜀汉往往更得读史者的青睐,牢牢占据三国的“C位”。蜀汉建立于221年,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世二帝,国祚43年。但蜀汉的历史篇章,早在214年刘备入川便已开启。蜀汉政权的主要范围在四川,刘备、关羽、诸葛亮、赵云、姜维等人的故事世代传颂,给四川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章林 《前线》2022,(2):83-85
<正>顾雍(公元168―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东吴重臣。顾雍一生从政56年,在东吴为相19年,谨言慎行,名气虽不及蜀汉的诸葛亮和曹魏的荀彧,但他处事有道,政绩卓著,为世人所敬重,是东吴在位时间最长的丞相。《唐会要》将顾雍等八人评为"魏晋八君子",故其又被称为"君子丞相"。  相似文献   

5.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附近,唐时属安西都护府).李白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25岁时离川漫游各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令李白任供奉翰林一年余.后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六盘水...  相似文献   

6.
公元207年,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膺任军师之后,竭尽全力,协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在此期间,诸葛亮大展雄才伟略,指挥三军将士出奇制胜,斩关夺城,决胜千里,使蜀汉之邦很快强盛起来,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局面。而诸葛亮也一举成为功勋卓著,赫赫于世的军事家。但他在后来辅佐刘禅“复兴汉室”的大业中,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三鉴     
老六月雪 《党课》2011,(12):106-109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推崇其军事才能,追封池为武兴王。  相似文献   

8.
爱国救国为宗旨 冯庸(1901-1981),字汉卿,与爱国将军张学良同庚,两家世交,两人曾结拜兄弟,并取同字.冯庸早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中央陆军第二讲武堂,被张学良任命为东北空军司令.1925年,受阎宝航等人影响,冯庸立志走工业救国之路,在奉天(今沈阳)小西边门外与张学良等合资开办了冶铁厂,并在厂内附设大冶工科学校.后冯庸辞去空军司令之职,脱离军界,开始在沈阳市郊汪家河子(今铁西区滑翔机场一带)筹建冯庸大学,冶铁厂也迁至汪家河子改为大学实习工厂,大冶工科学校归并于冯庸大学,高级班变为大学本科一年级,中级班则为大学预料一年级.这两个班级和冶铁厂就是冯庸大学建校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章林 《前线》2021,(3):83-85
窦融(公元前16-62年),字周公,生于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市)。他为人重情重义,性格耿直豪爽,喜好结交俊杰,曾担任过王莽政权的强弩将军司马和波水将军等职。王莽政权倒台后,窦融带领军队归降刘玄更始政权,被推荐出任巨鹿(今河北平乡县)太守。但他经验深厚,眼光过人,感觉刘玄能力欠缺,更始政权不稳,便申请辞去太守之职,后被改派为张掖都尉,避居河西。窦氏家族常年经营河西,在河西一带素有影响力。后面,才有了窦融“举足轻重”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  相似文献   

11.
楼彧 《廉政瞭望》2009,(3):46-46
千百年来,诸葛亮作为智慧与道德双重象征留在中国人心目中,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为官的最高准则。 然而,诸葛亮不仅没能实现匡复汉室的理想,而且蜀汉集团还是三国中最先破产的一个。从某种意义上说,蜀汉的霸业是“成也孔明,败也孔明”。  相似文献   

12.
杨飞 《党课》2014,(8):88-90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智慧过人,深谋远虑,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西南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著名廉吏。李恂少年时研习《韩涛》,后教授生徒.从学者常达数百人。郡太守颖川 (今河南禹县)人李鸿敬慕其才华,请他署理功曹,未及上任,义被任命为凉州从事。其时恰逢李鸿逝世,他遂不应州命,弃职,送葬李鸿至颖川故里,并为其守丧三年。之后,李恂受命任职司徒桓虞府。后来又被任命为侍御史,持节出使幽  相似文献   

14.
周士第(1900-1979),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掌握的第一支正规武装,从此南征北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晚年笔耕不辍,留下许多珍贵史料.将军风范今犹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戎马人生. 考黄埔启戎马生涯 披铁甲入革命道路 周士第,曾用名周士梯、周力行、周平等,1900年9月...  相似文献   

15.
廉吏李恂     
李恂(生卒年不详),字叔英,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他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廉吏. 李恂少年时研习《韩诗》,后教授生徒,门徒从学者常达数百人.郡太守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李鸿敬慕他的才华,请其署理功曹,未及上任,又被任命为凉州从事.其时恰逢李鸿逝世,他遂不应州命,放弃从事之职,而给李鸿送葬至颍川故里.李鸿葬后,又为其守丧3年.  相似文献   

16.
即使诸葛亮再活十二年王学安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可惜出师未捷,最后病故军中,诸葛亮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的确感人肺腑,后世的一些善良的人们扼腕兴叹:假如诸葛亮祈禳北斗,主灯不被魏廷搅灭,再增寿十二年,必能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其实这...  相似文献   

17.
正张伯行(1651年—1725年),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曾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他为官二十余年,刚正清廉,从不收受礼物,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康熙四十五年(1707年),张伯行被任命为江苏按察使。按照当时的官场潜规则,新任的官员要给巡抚、总督等上司送礼(白银四千两),可这数目等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建设》2009,(4):44-44
诸葛亮,字孔明,为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刘备子刘禅即位后,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辅政期间,他一方面励精图治,推行屯田政策,发展农业生产;一方面连续5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其中有4次出兵经过甘肃。即两次出祁山,一次出陈仓,一次出武都、阴平。《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将5次出兵演绎为"六出祁山"。祁山是一务山脉的总称,东起礼县盐官,西至秦公墓地大堡子山,呈东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DE廉政措施杨亚萍公元222年,蜀国与吴国发生夷陵之战,刘备败后不久逝去,子刘禅即位,诸葛亮辅政。诸葛亮治蜀期间,总结前朝教训,注意采取一些廉政措施,从而使蜀汉政治比较清明。诸葛亮采取的廉政措施主要有三条:1、严惩"五害"官吏。诸葛亮坚决反对东...  相似文献   

20.
毛胜 《党的文献》2007,(4):91-92
《汉书·张陈王周传》记载: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进犯.文帝任命刘礼、徐厉和周亚夫为将军,分别驻守霸上、棘门和细柳,以御匈奴.一天,文帝亲自去巡视军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