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3年青岛啤酒作为第一家H股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以来,截至1998年4月1日,共有41家内地国有企业成功地在香港发行H股并上市。这41家H股上市公司共筹集资金576亿港元,通过二级市场配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共筹集资金69亿港元。这对于内地国有企业筹资、产权重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国企赴港上市的若干法律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国企更好地到香港上市集资有所助益。一、国企赴港上市的法律依据内地公司股票到香港发行上市,有一个法律方面的技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祖国三年了。这三年里,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引下,香港开创了历史新纪元,成功实践了“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加强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经受了亚洲金融风暴的猛烈冲击,渡过了艰难的调整时期,开始走向全面复苏和转型通过艰难调整走向全面复苏 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香港在回归祖国的三个月后,就遭遇了一场席卷东亚的金融风暴的冲击。 香港自当年8月开始,港元受到国际炒家的投机性狙击,股市开始下滑。进入1998年,国际炒家多次大举进犯香港,导致利率飙升,股市下挫。恒生指数由最高曾达到的16600多点下跌…  相似文献   

3.
香港已成为内地企业海外融资的主要市场。截至今年10月底,内地企业在香港共集资达8610亿港元。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首席秘书长马周佩芬,12月3日在接受内地新闻采访团访问时说,作为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内地企业走向国际、集资发展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内地企  相似文献   

4.
1995年时,香港打工仔中的高收入者,每月至少要收入三四万港元。香港蓝领工人平均月工资7000多港元,白领职工月平均工资不过1万港元多一点。在香港,最典型的“打工贵族”应该算是专业人士了。香港的专业人士是一个有明确定义的称谓。他们在有些方面与内地获得工程师、医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职称者相似。香港的公务员,特别是中高级公务员收入较高,并且职业稳定,福利完备,也应被列入“打工贵族”之列。公务员不仅享受比较优厚的薪金待通,还可享受很多中小私人企业难以向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公务员最大一项福利是房屋福利。在…  相似文献   

5.
香港回归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罗祥喜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施,必将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台湾问题的解决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增加和促进两岸的政治接触与往来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套有别于祖国内地的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两岸经贸关系走出低谷章念驰两岸经济携手发展,祖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经济紧密合作,其利益之大,尽人皆知。为什么台湾方面偏偏要“戒急用忍”,反对“三通”呢?我认为很有必要对台湾社会生态有个全面观察。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文化经历,对其民众思想性格的...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1,(52)
香港回归四年多来,经历了许多风暴和挑战。但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香港成功地实践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方针,基本法得到贯彻执行,原有的社会制度得以延续,公务员队伍稳定,社会秩序井然;在经受亚洲金融风暴空前猛烈的冲击和全球性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之后,经济正在迈向充满希望的发展之路。四年多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依然保持。在世人眼中,香港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  相似文献   

8.
西至93年底港外汇基金额逾三千亿据香港金融管理局6月初公布的首份年报显示,截至93年底,香港外汇基金总额为348O亿港元,比92年同期上升21%。该局总裁任志刚表示,由于债券价格相应下跌,金融管理局今年的策略是将外汇基金投资短期债券。凸在内地流通的港币约150亿香港金融管理局首份年报指出:目前港钞总流通量约70O亿港元,其中两成到两成半在内地流通,估计约达150亿港元,并有增加趋势。港府不希望这些现金急速回流,以免冲击香港的金融体制。西港府公布平抑楼价措施6月8日港府公布针对物业价格和土地供应问题的行动计划,其中压抑…  相似文献   

9.
回 归祖国三年多来,香港的各 项改革全面展开。公务员体制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教育改革、房屋政策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均已启动,特别是金融制度改革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确保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特区政府一直酝酿和推动金融市场的改革,以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70年代中期以前,香港的证券及商品市场活动几乎是不受监管的。70年代初期,证券交易所纷纷成立,随后在1973年至1974年间全球发生股灾,促使香港证券市场进行了第一次重大改革。 此后形成的监管架构在70年代至80年代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0.
论香港回归后的稳定与繁荣崔华华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长期的稳定和繁荣,把香港治理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是香港人民的期望,更是祖国人民的期望。这一目标的达到,不仅关系到香港的自身发展和内地的现代化建设,还将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产生深远的影响。展望香港未来,我...  相似文献   

11.
香港作为国际经济中心 ,在中国的地位明显高于澳门。但香港处理与台湾关系上受到限制是无疑的。但澳门则不一样。澳门虽然也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但澳门在中国的地位和香港完全不能比 ,澳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十分有限 ,所以 ,澳门与台湾交往不会在国际上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条件下 ,澳门与台湾的关系便比香港与台湾的关系密切 ,目前两岸还没有直航 ,但台湾经澳门可以直接飞往大陆。而且澳门对台湾在经济有一定的依赖 ,澳门有大量劳工在台湾就业。在这种背景下 ,北京会容忍澳门与台湾的交往。两岸关系如果得到改善 ,便需展开谈判 ,而且…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香港出口贸易趋势如何,引起人们议论的兴趣。据一位经济专家推断;一九八四年香港经济将继续回升,生产总值仍有可能保持增长百分之六上下的水平。日本对港出口将有可能跃居香港进口市场首位,香港输往内地的商品将会有所增加,内地输港货物仍将保持相当地位。一九八三年一至十一月,香港出口总值达二二七八·一五亿港元,比一九八二年同期增长百分之  相似文献   

13.
▲今年首季港GDP达 30 42亿港元香港政府统计处 9月 19日的公布显示 ,2 0 0 0年首季 ,香港本地居民生产总值为 3135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上升 6 3 %。与同期的本地生产总值 (GDP) 30 42亿港元比较 ,显示有 92亿港元的要素收益流入 ,上升 7 1%。最大来源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内地及英国。▲国际油价上升暂未影响港经济增长香港政府消息人士 9月 19日透露 ,据港府初步评估后认为 ,若国际油价在未来两季持续上升 15 % ,香港经济增长将放慢 0 4个百分点 ,但未致影响香港全年经济增长 8 5 %的预测。他表示 ,政府可能会因应社会要求 ,检讨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内地公务员与国外以及港澳台地区公务员的收入差距较大。仅以最高级首长为例,据香港最新资料显示:新加坡总理年薪468万港元,香港特首年薪近300万港元,美国总统年薪312万港元,日本首相年薪224万港元,英国首相年薪200万港元,台湾地区政府首脑年薪138万港元,中国总理年薪不到4万港元。另据外交部提供的资料统计,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古巴等10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同级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标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四:两岸迈向“直航元年”?本刊记者李大宏台湾每年有130多万人次前往大陆,由于不能直航,仅过境香港时交的机场费就高达二千多万美元,还要多付三四亿美元的机票钱。大陆目前有台资企业两万多家,其原料多由台湾供应,如果再加上两岸去年经由香港转口的200...  相似文献   

16.
久拖不决必然夜长梦多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存在至今已超过五十年了。自台湾问题产生之日起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就对国际反华势力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图谋保持高度警惕 ,进行坚决的斗争。在蒋氏父子时期 ,两岸虽围绕“谁代表中国”及“谁统一谁”进行过激烈斗争 ,但双方均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必将统一的立场 ,并曾相互默契配合 ,挫败美国“托管台湾”、“划峡而治”等图谋 ,共同维护了一个中国原则 ,从而确保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不被改变。九十年代以来 ,在国际形势及岛内局…  相似文献   

17.
一、香港财政概况香港政府从1958年获得财政自主权开始,40多年来,香港政府实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财政方针,而非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赤字财政方针。从总体上看,这一审慎的财政方针基本上适应了战后香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60年代以来,随着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香港政府财政的最大特点是收入与支出的数额增长都异常迅速。1958年至1959年度港府收入和支出分别为6.3亿港元,到1989年至1990年度分别增加到824亿港元和731亿港元(以当…  相似文献   

18.
“九七”后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与互促贾小玫一、金融市场的互补互促。香港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世界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就有85家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香港的外汇市场交易量位居世界第六,黄金贸易与伦敦、纽约、苏黎世并称世界四大金市...  相似文献   

19.
香港特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维系问题可以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身份认同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香港与内地同处大中华文化圈,本不存在文化认同问题,民族认同基础较好;但是,香港因百年殖民统治和国际自由港地位而身处经济全球化前沿,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较深,这造成港人对内地政治经济体制存在隔膜,进而影响了他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及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这不利于文化认同的维系。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香港回归给深圳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进一步自我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深圳特区要在确保香港繁荣稳定上起促进作用,深圳可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努力发展壮大自己。1.经济体制改革先行一步,实现经济运行机制衔接。九七香港回归,提出了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问题。深圳作为与香港唯一接壤的城市,必须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与香港衔接,成为内地与香港经济运行机制衔接的结合部、缓冲区。李鹏总理在最近召开的特区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国家准备试行并且特区又具备条件的一些改革开放措施,还要在特区先行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