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纯青 《法制与社会》2010,(31):105-10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条规定:"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的,以抢劫罪定罪。但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为抢劫对象,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在实践中应当如何理解此规定,是否赌博后抢回赌债赌资的行为均不可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作一些浅度探讨。  相似文献   

2.
六合彩犯罪案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溪法院近年来审理了大量"六合彩"案件,甚至还出现了赌资高达亿元的"六合彩"案件.针对"六合彩"活动的泛滥,笔者认为应当重点发挥法律的作用:完善刑事立法,加大对于赌博犯罪的处罚力度;对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符合司法解释有关非法经营罪规定的,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3.
吴同 《犯罪研究》2011,(3):81-8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网络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尤其是网络赌博犯罪日渐猖獗。由于网络赌博犯罪具有空间跨度大、犯罪成本低、隐蔽性强和赌资流动性大等特点,这对侦查机关提出了挑战。笔者从网络赌博犯罪的特点入手、在分析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模式。基于此模式,侦查人员通过相关性、功能性和时间性等三方面的调查分析,进行网络赌博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共产党员、干部参与赌博,根据输赢财物或赌资的数额及情节轻重,按下列办法处理:(一)初次参与赌博,情节轻微,个人输赢金额在100元(人民币,下同)以下,或赌资数额在1000元以下,认错态度好的,给予批评教育;(二)参与赌博1次,个人输赢金额在100元以上500元以下,或赌资数额在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给予党内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行政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三)参与赌博1次,个人输赢金额在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或赌资数额在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或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行政给予记大过或降级处分;(…  相似文献   

5.
网络赌博犯罪作为集网络犯罪与赌博犯罪于一体的新型赌博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时空跨度大、监控困难、危害极其严重等特点。网络警务是公安部门对网络赌博犯罪所采取的侦查、打击、取证及使用网络技术手段等的警务活动,其重要方面是侦查。提出网络赌博犯罪侦查策略主要有从网络平台入手进行侦查,从人员到案件进行侦查,从赌资流动链进行侦查几种形式,强调刑侦、网监、技侦相结合,建立适时打击的侦查理念;针对赌客登录赌博网站,通过网络赌博集团,利用网络视频等进行赌博活动的,提出相应侦查方法;认为侦查的主要难点是传统证据固定性与电子证据虚拟性的矛盾,侦查管辖确定性与网络犯罪跨地域性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6.
[基本案情] 春节前夕,李某伙同甲、乙、丙、丁在某招待所内赌博。赌至深夜,李某所带赌款8000元全部输完,李某一方面恨自己赌技不精,另一方面又不甘心输掉的赌款,遂产生抢回赌资的念头,便采取暴力威胁手段,从甲、乙、丙、丁处抢回赌资,共计人民币13000元。后甲、乙二人以抢劫罪将李某告发。公安机关依  相似文献   

7.
“六合彩”犯罪现状“六合彩”犯罪的基本情况 “六合彩”源于香港博彩,1999年非法流入内地南方省份,2002年传人沈阳市形成民间“私彩”,2004年在农村地区开始蔓延。之后,由“六合彩”引发的犯罪逐渐显现。2004年至2008年4月,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先后组织开展了8次打击“六合彩”犯罪专项行动,共查处“六合彩”赌博案件1144起,处理违法犯罪人员4075人,收缴非法资金436.6万元,分别占全部查处治安案件、处理违法犯罪人员、收缴赌资的0.8%、4.9%、55.1%。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开设赌场,接受参赌人员投注,成为赌博网络庄家吸取巨额赌资、牟取暴利的重要手段。桓台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相关案件时发现,互联网开设赌场犯罪与传统开设赌场犯罪相比具有鲜明的成因和特点,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更加高效地防范和打击互联网开设赌场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邢雯 《法学研究》1988,(6):66-71
目前,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受贿罪的严重危害性。它腐蚀着我国的干部队伍,大大降低了国家机关的威望,它不仅使国家机制不能正常运转,而且成为许多其它犯罪诱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湖南平江文华升问:某人应邀参赌,在赌博中发现他人作弊,便强行索回自己的赌资。此人的行为可否认定为抢劫罪?答:参赌人员在赌博中发现他人作弊,强行索回自己的赌资,是否可以定为抢劫罪,不能简单育定与否定。赌博本身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赌资在这种非法活动中已经改变了归属关系。它虽然为赢家所持有,但赢家也为非法持有。因为,赌资在法律上属依法应予追缴没收的,应当上交国库,其在法律上已不再归属于赢家和输家。故参赌人员索回自己输掉的赌资,也为一种非法持有,并不因是自己输掉的在京回后就是自己所有的合法财产。所以,索…  相似文献   

11.
关于犯罪对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瑞麟 《中国法学》2007,1(5):121-128
将犯罪对象定义为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者物的问题是:一些罪的对象不具有被犯罪作用的直接性;将人的活动置于犯罪对象之外,不符合我国的立法实际。用现象与本质这对范畴来说明犯罪对象与客体的关系,在总体上弊大于利。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物或活动,是法益的构成要素,他们与法益是内部要素与整体的关系,应归该属犯罪客体一章。假币、贿赂、赌资等是行为对象,后者不包括具体的人。  相似文献   

12.
裸聊是网络色情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裸聊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部分裸聊行为如发生在单个成年人之间、发生在隐蔽场所的,因不会扰乱社会秩序,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裸聊不构成聚众淫乱罪应当定性为传播淫秽物品罪。而网络裸聊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极易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严重破坏社会道德风尚,引发家庭矛盾,导致社会不安定,我们应当用刑法来加以禁止。  相似文献   

13.
毒品犯罪是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的犯罪。它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而且往往诱发抢劫、盗窃等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并且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本文拟对近十年来(2003-2013年10月)某基层检察院办理的涉毒案件进行专题调研,试图通过分析本县毒品犯罪的新形势和新情况,提出相应防控对策,以有效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4.
陈锐 《特区法坛》2004,(7):31-31,6
毒品犯罪由于其诱发诸多刑事犯罪,已经成为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因此,打击毒品犯罪不仅是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而且也是维护社会破治稳定的重要举措。我省各级党政领导对此极为重视,海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戒毒工作的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使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全省查处毒品违法案件7571起,涉毒案件1614起,涉毒违法人员9542人。有相当—部分人实施强制戒毒和转为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15.
无论成人社会是否准备好了,“网络时代”已经真切地降临。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成人社会的焦虑也与日俱增,这种焦虑集中体现在担心网络上的不良资讯,尤其是黄色、暴力、反动信息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诱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6.
贪污犯罪是我国目前严重经济犯罪中占有突出比例的一种犯罪。贪污犯罪涉及面之广,危害之严重,发展之迅猛,是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贪污犯罪助长了社会风气的腐败,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危及到四化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诱因可归结为主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关于青少年的犯罪,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因素,外在环境和条件是诱发因素,权益侵害是激活因素,个体因素是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18.
毒品犯罪法律适用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乃万恶之源。毒品带来的社会危害日趋严重,不仅诱发大量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更严重的是影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本文着眼于毒品犯罪司法实践,从对毒品概念的理解出发,对毒品犯罪法律适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器官移植技术的应用为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诱发出各种关联犯罪,器官移植关联犯罪包括违反知情自愿原则的犯罪,违反信息规则的犯罪,无资质类犯罪、商业化犯罪和其他类别的犯罪。我国刑法需要从两个方面积极应对,一是加强刑法解释工作,二是修正、增补刑法条文,修正增补的方式,或者采取《刑法修正案》的模式,或者将器官移植犯罪作为一个小节置于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中。  相似文献   

20.
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很多,而在这种种因素中,来自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和以暴力团伙犯罪为主的“黑色”污染对青少年犯罪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