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化的推波助澜之下,迅速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客观地讲,由于欧盟本身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潜力,使得它在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其恢复的过程也显得艰难。这些因素势必会影响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影响欧盟在未来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具体而言,金融危机对欧洲一体化的动力基础、内部团结、外部环境以及欧盟作为世界一极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等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欧盟本不顺利的一体化道路更显荆棘,也为欧洲一体化的前景增添了许多变数。  相似文献   

2.
李明明 《外交评论》2018,(6):99-118
欧洲去一体化是当前欧盟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英国脱欧使去一体化从想象成为现实。本文在区分欧洲去一体化在垂直层面和水平层面发展的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欧洲去一体化问题的现状和本质。通过考察现有关于欧洲去一体化问题的理论逻辑可以发现,目前学界偏重于对垂直层面的欧洲去一体化问题的理解,而未能真正为当前实际发生的水平层面的去一体化现象提供解释。根据“欧洲议题的政治化”概念及其研究,本文指出在欧盟危机的冲击下,欧洲议题的政治化可能导致欧洲去一体化的结果。欧洲议题在欧洲国家中被政治化的程度越严重,去一体化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欧盟主流精英不能放任欧洲议题在成员国国内被过度政治化。  相似文献   

3.
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实践,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法关于国家主权的理论.近年来的制宪危机使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减缓了欧洲经济社会改革的速度.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爱国主义"抬头,欧盟取得的"无国界"市场,也遭到了迄今最为严峻的威胁.应当承认的是,欧洲一体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欧洲的模式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模式.探索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法哲学依据,有利于突破一体化进程中欧盟本身条件的制约,从而加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冯存万 《外交评论》2007,2(5):50-56
欧洲共同外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外交,也不等同于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它是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为进一步凝聚内部力量、彰显外部影响而做出的对外交往的行为过程和机制的统一调整,其参与者既包括欧洲成员国,也包括欧洲一体化组织.从欧洲一体化的宏观层面来看,欧洲共同外交包含经济外交柱、政策安排支柱和成员国家支柱.由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外部世界的挑战,欧洲共同外交的结构与功能也不断在微观层面上进行调整,以期强化欧洲的整体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欧洲债务危机至今仍在发酵.在一体化和制度转型背景下,主权债务国从过去的发展中国家转向欧元区国家,并以“海啸效应”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欧债危机的因素极其复杂,主权债务形式不同,各国政府缓解危机的办法有限,更突出的是信心崩溃促成危机扩散同时导致国际关系倒退.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危机性质: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决定一国是否存在“问题”的基础,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一体化模式的弊端,全球应对欧债危机做法内含的矛盾——利率上的博弈.危机前景取决于如何完善危机修复的条件,政府采取什么措施提高私人投资者的信心,危机将导致贸易摩擦加剧,欧盟将采取政治与财政集权手段避免欧元区解体.  相似文献   

6.
在欧盟扩大和各种内外挑战增多的背景下,组织的领导力缺失问题成为一体化继续推进的现实阻碍,也是欧洲政治精英推动欧盟开启条约变革进程的重要动因。尽管《里斯本条约》的制度创新在不同程度上回应了《拉肯宣言》中提出的提高欧盟效率、透明度和民主性的目标,但其最终指向却是进一步加强欧盟的政治领导力《。里约》通过限制成员国的否决权和授权第三方的方式确立了理事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导者地位,未来欧洲一体化在许多政策领域的推进将更多地体现大多数具有一体化倾向的成员国的意志。  相似文献   

7.
政治碎片化正成为当下欧盟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在欧盟层面、成员国国内政治层面与国内社会层面,行为主体的多元化、政治权力的分散化与政治秩序的弱化都日益成为一种趋势。政治碎片化的产生既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各种负面问题累积的结果,也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考虑到欧洲一体化的现状与前景,政治碎片化依然是欧盟未来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常态化现象,也将对欧盟的多速欧洲战略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场欧债危机让世界上唯一能够在经济上抗衡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体陷入空前危机。如何解决目前的危局,欧洲人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这暴露了欧洲人在走向联合过程当中的困境,即是做自己的欧洲还是欧洲的自己。欧债危机也让欧盟的政治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在一个仍然是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秩序里,国家利益和共同体利益的博弈一直是阻碍共同体发展的一个绊脚石。欧债危机让这个绊脚石再一次显示出它的威力。未来的欧盟将走向何方,这是欧盟人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欧洲联盟可以说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制度典范”,众多超国家和政府间制度构筑了欧洲联盟内的制度框架.新制度主义以其强大的学科背景和众多流派在解释欧盟内超国家机构的权力扩展和欧洲一体化的深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理论优势.然而,新制度主义分析制度在欧盟中的作用时,存在其自身的局限,需要综合内部不同的流派来解释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0.
李明明 《外交评论》2007,39(5):30-36
超国家制度的建设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然而随着一体化的深入拓展,欧洲认同的建构问题也变得重要起来。两者逐渐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欧盟的制度结构对欧盟成员的认同具有建构作用,但是这并非一种单向的关系,由于自身的国内政治条件成员国及其民众对此产生的回应同样影响了欧盟的制度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仍在持续的国际性经济危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这次危机不仅使传统资本主义模式难以为继,也宣告了新自由资本主义的破产。但资本主义制度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将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通过深刻的变革而实现模式转型。中国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大国,已经不可避免地处于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之中了,其内因是基本的。为此,必须深刻总结30多年来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适当转变改革思路和发展方式,走一条既符合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政治安全进程的产物,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根据形势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进入新世纪以来,欧安组织对欧洲安全形势、安全格局变化调适不顺,内部利益进一步分化,面临重重困难和矛盾。当前,欧安组织处于深刻的政治危机中,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参加“WTO”以后 ,对我国冲击最大的应是金融业。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程度最低 ,但它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最大。金融业有自身发展的规律 ,它应突破“存、贷、汇”的限制 ,走上以资本经营为主体的更大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客观上给社会更多的选择余地 ,分散了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市场风险的一种 ,风险并不等于是危机。金融危机大体上有三种类型 :一是支付危机 ,二是股市危机 ,三是汇市危机。只要经济平稳发展 ,政策对头 ,危机一般都可避免。资本市场不宜过早开放 ,应以监管能力的配套为前提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构建以法律制度完善为基础的涵盖政策层面、技术层面、社会层面等方面的中国现代城市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国际形势及中法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21世纪的经济、文化重要性已得到世界公认。当前,法中关系发展良好,双方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下不断推进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超越单一的经济思维,建立了文化互信。欧洲一体化进程不会停滞。欧洲各国要向公众解释政府的意图,使公众理解合作带来的是经济发展,而非本国文化特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16.
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未来中美关系的主要矛盾是美国技术输出的弱化与中国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未来中美关系的性质与发展趋势。美国想定战略主导着未来中美关系的结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美国想定战略的失效既取决于中国包容性地重建中美关系的能力,也取决于美国人民对美国社会发展失衡的正确认识,及其能够对美国政局努力纠正发展失衡所施加的足够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中美关系。美国人民需要重新思考认识美国现有的霸权思维对中美关系以及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及时消除霸权思维,调整对外关系。美国人民正在经历着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与无可避免地陷入经济危机的双重考验。美国人民的选择将成为决定美国能否顺利度过"双重危机"的关键因素,否则未来中美关系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并因美国塑造的冷战思维使全球陷入动荡状态。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利用国际危机模式对危机决策进行系统的分析,有助于摆脱单一模式分析的困境,深化对危机决策的理性认知和把握.组织过程决策模式可以对危机潜伏期的决策进行合理的解释.李登辉访美是组织过程决策的结果.但随着危机形势的发展,理性决策、组织过程决策和官僚决策开始综合产生作用.在危机高潮阶段,危机决策成了纯粹的官僚决策的过程.在危机的不同阶段,与危机处理紧密相关的功能性部门在决策中发挥主导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危机孕育改革,是改革之母;改革既发端于危机,又化解着危机。“逼出来的改革”,尽管具有影响社会稳定、浪费社会资源、增加社会发展成本、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弊端,但最终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危机动力论,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原理并不相悖。今日时代背景,今日中国国情,决定领导者理应有高超的洞察力前瞻力辨析力,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激情,有自主自觉的改革创新政治品质。国民风险意识不足、领导监督机制有缺失、片面的群众路线观、不健康的行政伦理,是导致“逼出来的改革”的四种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监狱突发事件往往会引起新闻媒介及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一旦处置不当,就会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被动。监管机关在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上,存在着应急预案覆盖面仍然比较狭窄,监狱舆情监测和处置的机制仍不完善,监狱机关的"危机管理"仍变相为"危机处理"等问题。因此,对监狱突发事件应事前科学制定预案、事中规范处置、事后正确引导,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突发危机事件和舆情处置工作机制,逐步实现由事后"危机处理"向全过程"危机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