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贺信讲生同志并省人大常委会报刊社:欣闻省人大常委会《民声报》即将迎来创立15周年、《法治与社会》即将迎来创刊10周年。这些年来,报纸和杂志在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维护人民群众的合  相似文献   

2.
3.
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刚刚胜利闭幕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庆祝《民声报》创刊15周年、《法治与社会》杂志创刊10周年。首先,我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民声报》和《法治与社会》杂志的成长发展、支持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历届常委会领导同志、各市县人大和新闻界的同志及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
5.
翻开5年的合订本,一切历历在目。在创刊5周年之际,我们对5年的重要文章进行了盘点和回顾。500多万字,字字精华,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编辑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5,(2):12-13
2004年12月24日,纪念《民声报》创刊10周年、《法治与社会》创刊5周年座谈会在省人大常委会多功能厅举行。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岳松华、副秘书长何少林出席了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报刊社全体员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任永革主持。  相似文献   

7.
曾记得当看到自己撰写的通讯《当代表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和《呵护生命线》分别在《民声报》和《法治与社会》发表,那种欣喜之情和幸福之感油然而生.从此,我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民声报》和《法治与社会》经过几次改版,她日趋成熟,愈办愈好,栏目众多,排版精巧,文图并茂,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特色突出,可读性妙,体现了反映社情民意、传递百姓心声、弘扬民主法制、推进依法治国的宗旨,成为宣传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创刊不久,我就接触到它了,那时我从旬阳县委组织部调到宣传部工作。在众多的报纸期刊中,《法治与社会》让我眼前一亮,爱不释手,从此与它结下不解之缘,相随相伴二十年。在我的心目中,《法治与社会》是最好的一份刊物,它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不断推出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精品,不断增强思想含量、知识含量、文化含量、法治含量。随着时代的发展,《法治与社会》紧跟时代变革的鼓点,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不断增强全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积极扩容改版。在内容上,以板块统领栏目,设置了封面人大法治社会等板块,增强了杂志的思想性、指导性、实用性和贴近性。  相似文献   

9.
20年来,《中国卫生法制》致力于总结和归纳卫生法律制度建设与实施的得失,研究卫生法治领域的重大、疑难法律问题,形成了显著的影响,为繁荣卫生法治的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预见,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及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卫生法研究将大有作为,作为以交流与展示卫生法领域研究成果的《中国卫生法制》杂志,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自1995年创刊至今,《法制与社会发展》二十周岁了。从最初迎春破土绽芽的新苗,炼造为今天风景别具的挺立嘉木,其每圈年轮都扣踏着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法治与社会发展的脉动,都载录着中国法学和法学家成长的印迹,都诠释着我们对如何办好一份有品格、有担当、有特色的法学学术期刊的理解以及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今日,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协调推进的新篇章,中国的法治、法学和法学学术期刊迎来了又一个新的春天。在这个时点,面对新的时代强音和历史契机,正值弱冠之年、以成年和成熟姿态入世的我们,亦当片刻驻足、冷静回望、凝神思划,如何打造最好的自己、不负这个壮阔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一年来,《公民与法治》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认真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宣传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加强我省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是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人大工作者和“一府两院”有关部门给予《公民与法治》杂志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律师》杂志已走过20个春秋。这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时期,是中国法制建设的春天,是中国律师业发展的康庄之路。《中国律师》杂志应运而生,与时俱进,已成为全国颇具盛名的法制杂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逐渐为西方社会所瞩目,中国行政法乃至于公法的发展也逐渐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重视.相比较于对中国法史、民法和刑法制度和理论的兴趣和研究而言,西方学术界对于中国公法的关注可谓姗姗来迟.这一点在德语世界更是如此.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语言和文化上的隔阂以外,主要原因在于德语世界对于行政法乃至于公法的基础性认识与我国法制发展的现状有难以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