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吴敬琏 《当代贵州》2014,(11):51-51
正据《人民日报》报道,某省一位厅长下基层,问了群众"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就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对那些不会说话的干部,群众的批评入木三分: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不会说话,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些干部存  相似文献   

2.
大师风范     
李斌  吴晶晶 《党建文汇》2004,(12):46-46
今年第10期《炎黄春秋》刊发田纪云同志《近距离感受胡耀邦》一文,文中忆及——对于胡耀邦的民主作风,凡与胡耀邦同志接触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他让人说话,敢让人说话,动员人说话,“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这是胡耀邦同志身体力行的名言。  相似文献   

3.
《南方都市报》刊登经济学家茅于轼的文章指出,现在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穷人是弱势群体,为穷人说话能够  相似文献   

4.
说话算数     
正要说话算数,首先要心中有数,而这包含着一个人的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说话,是人的专利。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一群人和另一群人相互说话,因有共同基础,便能听懂,互相都懂,便可以把人聚起来组成社会。久远的历史直到现实当下,说话之用多矣,究其根底和关键,非"说话要算数"莫属。  相似文献   

5.
替富人说话     
吴钩 《廉政瞭望》2014,(16):51-51
几年前,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说,“现在社会上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我要反其道而行之.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这一句“为富人说话”,让一些人不舒服,茅老先生也因此被人贴上“权贵代言人”的标签。  相似文献   

6.
阶级斗争年代,单位党委书记作一次报告,可以与所有的员工说话,不管你是青年人、老师傅,还是工程师、操作工,一套革命语言就可以打遍天下。可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开始多元化了,面对党的不同工作对象,党务干部普遍地觉得自己难以说话。有的同志自嘲地说:“与新社会阶层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年轻人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这样,在很多场合,我们的党务干部处于一种集体失语状态。  相似文献   

7.
文风与话风     
王蒙 《学习导报》2012,(7):64-64
工农兵学商,人人都要写文说话。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说更多的话。这么多人说话,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千篇一律、了无新意?装腔作势、缺少公信力?照本宣科,打动不了人?空洞抽象,与实际不沾边?乃至于出现文理不通、名词生硬、浮夸张扬、叫人反感、令人昏昏欲睡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文风与话风     
工农兵学商,人人都要写文说话。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说更多的话。这么多人说话,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千篇一律、了无新意?装腔作势、缺少公信力?照本宣科,打动不了人?空洞抽象,与实际不沾边?乃至于出现文理不通、名词生硬、浮夸张扬、叫人反感、令人昏昏欲睡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刘良军 《前线》2013,(3):81-81
眼下确有人不会正确地说话,尽管他们很爱说话。  相似文献   

10.
话说说话     
说话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事。说话要讲究艺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说话缺乏认识。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有可能带来的后果。以至于在生活中得罪了很多人。在个人的事业发展中处处碰壁。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会说话。可以让你结交更多的知心好友:会说话。可以让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会说话,可以让你在商场中轻松取胜:会说话,会让你独具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11.
说话与倾听是现代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单元。说话乃有言而发、有感而生,对一般的人来说较易做到,而执着于倾听就比较难了。所以,许多欧美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对“倾听”的研究,并在本世纪中叶构建了颇具影响力的《倾听学》,其很多原则后来被《公共关系学》所借鉴,成为迄今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倾听性原则。 学会倾听,无疑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 常言道:“会说话的人想着说,不会说话的人抢着说”。一个“想着说”和一个“抢着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着说”的“想”,绝不是无根据的空想、乱想,而是有的放矢的周密的想,是在倾听对方说话和感悟到对方  相似文献   

12.
说话,即用话来表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看法等,是我们说话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不会说话,即不能用“自己的话”讲话。去年9月,“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在江苏南通市举行。在这个市长云集的国际论坛上,中国的市长们虽然积极争取说话的机会,但发言的质量不高,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3.
正领导干部的"话风"连着作风、反映党风、引领政风,决定事业的成败。"话风"不仅是交流思想的手段,也是领导干部指导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话风"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综合工作素质。习近平早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曾批评一些领导干部"话风"不正,"与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古人云:一言可以丧邦,一言可以兴邦。党的群  相似文献   

14.
清代嘉庆十矩,四川总督勒保觐见皇帝。在君臣闲聊盼时候;皇帝问他:“以你历任督抚的经验,觉得在官员中间哪一类人最占便宜?”勒保回答说:“会说话的人最占便宜。”皇帝赞同道:“是啊。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而显得更加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遮盖。”  相似文献   

15.
说话的学问     
快乐大叔 《党课》2013,(5):97-98
读一本有关说话的书,发现里面所举实例不是萧伯纳的就是丘吉尔的,便不解,难道英国人说话比咱中国人还“牛”?论起说话这门学问,战国时的苏秦、张仪都是说死人不偿命的角色,两千年来粉丝无数。能说会道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一个人能否安身立命乃至成为名士的要件。  相似文献   

16.
快乐大叔 《党课》2011,(9):96-97
说话是一种艺术,这大家都承认。说话简单明了的人,无疑在交往中受到欢迎;而说话总让人听不懂的,不仅会成为其人际交往中的障碍,而且会影响到他的事业和发展。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人说话去Ⅲ以乎就想追求让别人听不懂的“境界”,如果别人听懂了,他反倒觉得是一种“失败”。  相似文献   

17.
朱镕基其人,颇有魅力。原因之一,是说话非常有特点,且不说其办事作风,雷厉风行,只要一开口讲话,就会把人吸引。所以,当今中国,喜欢朱镕基且拼命学习他摹仿他说话的人,不在少数,惜乎不得其门  相似文献   

18.
在转型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国有企业的各级党员干部应坚持做到"五能五会":一是能说话、会说话。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技巧。有道是":一句话说得对,让人笑起来;一句话说得错,让人蹦起来"。能说话,就是要求说实话、说真话;会说话,就是要求讲方法、讲策略。党员干部身负组织重托、肩载发展重任,直接面对职工、直接服务基层,不说实话、不讲真话,不仅害人,更要误企;不仅影响自身形象,更会破坏和谐稳定。党员干部,不是荣誉,是责任;他们说话不是自我表演,而是为民代言。因此,必须心存正气,心怀底气,既要  相似文献   

19.
我们也来八卦一下"八卦"的事儿。八卦源于大多数人都有表达的需要。嘴巴,不仅用来吃饭、接吻,也是用来说话的。说话分两种,拿自己说事和拿别人说事。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说话,是倾诉,说自己;从社会学角度的说话,即八卦,是说别人,一个是通过  相似文献   

20.
说话是嘴巴的一大功能,也是人的一项权利。记者这个职业,用笔说话通常是自己的职责,尤其是文字记者。说真话也就是记者理应遵循的职业道德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