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孟庆艳 《世纪桥》2021,(2):71-74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更远大的现实指导价值和时代意义.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用科学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作出的重大判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影响下的战略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具体化、可操作化和深层次化路径,惟其如此...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在中国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有其特定的实现条件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在中国的传播、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探索等主客观条件的具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威  于淑秀 《世纪桥》2008,(11):23-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在中国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有其特定的实现条件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在中国的传播、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探索等主客观条件的具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威  于淑秀 《世纪桥》2008,(19):23-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在中国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有其特定的实现条件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在中国的传播、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探索等主客观条件的具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共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动力,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追求中国人民解放和发展的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需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的发挥和中共理论素养的提高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先进文化的不断发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联动型动力机制指的是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历史与逻辑、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等逻辑互动的各种动力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其精神实质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及发展的契机,促进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协调发展、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自的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党情、国情、世情都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新的形势呼唤新的理论,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步伐加快并呈现出很多鲜明的特点和趋势。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成果丰富、内容具体、形式大众化时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  相似文献   

8.
陈红娟 《探索》2012,(2):13-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经验进行提炼、概括和理论创造,使其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一是对现有理论在一定阶段上的突破或综合,是从既定理论出发而继起的理论提升,将较低层次的理论发展为较高层次的理论。这两条路线的交纵发展,共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阶段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隽鸿飞 《唯实》2008,1(2):42-44,5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由多个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路径构成的,由于不同路径中的目标取向及其理论限域的不同,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必须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理解和把握出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路径进行分析,才能阐明问题的根源及解决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0.
柏欣 《揭阳论丛》2010,(1):47-5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漫漫征程中,马克思主义必然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其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而民族精神也以其理性、宽容、务实、改革、勇于创新的丰富内涵,保障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机制的顺畅运行,坚强有力地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实践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素 《学习论坛》2007,23(1):10-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在于实践性,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与本土化、民族化具体实践的结合而使之现实化。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来说明:第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构主体和体系实质;第二,实践性及其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导范式;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逻辑与中国实践过程的统一;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是及于实践方式的、通达现实的社会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姜喜咏 《学习论坛》2009,25(8):53-55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已经呈现方法多元化的倾向,其中以解释学为甚,其他如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方法也在介入之中.这种局面对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和思想进程的理解是有益和必要的,但也带来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混乱,还存在着表象化、弱化、边缘化甚至去主导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学术倾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坚持科学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有学术深度的"内在性"比较和融合性研究,深刻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范式的基本内涵、结构功能和理论意义,科学地审视解释学等多元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影响,汲取其合理因素,批判其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异质性.这不仅始终是一种基于理论立场的理论本能,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方法论层面应有的自觉的合理的理论意识,更是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本土化与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实际上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或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需要根据各国国情与各国国情的发展和变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今各国,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生命力在于与各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新世纪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点是没有剥削。当代中国国情的首要问题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任务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突出社会和谐内涵,弱化阶级冲突内涵,“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文化释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宇文利 《学习论坛》2006,22(6):17-20
近年,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关注颇多且研究成绩斐然,学者们从很多层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关问题。但是,从文化学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并不太多。实际上,从社会发展的整体图景来观察,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乃是人类文化世界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升华。作为思想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堪称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巨大成就。从文化学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传播的过程可以被视做是包含着律动与变迁的文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相互契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7.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向人民大众进行传播,使人民大众了解、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及其结果。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前提;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队伍建设和提高人民大众素质为重心;以改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环境与机制为基本点。  相似文献   

18.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苏联模式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三是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四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实质内容、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也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认真挖掘、研究、提炼和升华红色文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心鉴 《学习论坛》2009,25(10):10-15
新中国6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胜利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60年.60年的艰辛探索,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最根本的在于,把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在于,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最关键的在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和创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搞清楚"什么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如何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