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后宫"戏充斥荧屏,从《步步惊心》到《倾世皇妃》,从《后宫》到《美人天下》,6个武则天争奇斗法,20部后宫戏联袂而出。据说一批瞄准宫廷之戏,还在横店等地,热火朝天地赶制之中。  相似文献   

2.
解辰巽 《党建文汇》2011,(12):45-45
近来,在经历了谍战剧、婆媳剧等热潮之后.众多电视制播机构纷纷将目标瞄准了后宫女人戏。于是乎,《宫》《美人心计》《后宫·甄嬛传》首轮轰炸的余波尚未散去,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贾元春回大观园省亲,看了贾府的戏班子所演之戏后,非常欣赏其中一个叫龄官的,便加点了两出戏,并吩咐道:"不拘那两出就是了。"戏班子的头儿贾蔷为了卖好,便自作主张定了两出戏,要龄官演。因为这两出戏"非本色之戏",龄官"执意不从","定要"演自己想演的戏。贾蔷拗不过她,  相似文献   

4.
《海瑞罢官》始末袁韵宜《海瑞罢官》戏的由来1959年初,毛泽东主席在上海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时,针对当时存在的不敢讲真话的作风提出"要提倡海瑞精神,海瑞敢讲真话。"①当他看了湘剧《生死牌》,又对戏中出现的南包公海瑞能无私无畏为民除害很为称赞,再次提出:"...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1994,(1)
样板戏作者今何在"文化大革命"中,8个"样板戏"垄断我国文艺舞台达10年之久。近年来,《沙家浜》中的《智斗》偶有演出.其他几个戏,则大多已寂寂无闻。这些"样板戏"的几个主要作者近况怎样?《红灯记》是根据上海爱华沪剧团同名沪剧改编的。此剧作者翁偶虹有五...  相似文献   

6.
李振军与《园丁之歌》刘秉荣湘剧《园丁之歌》在"文革"期间曾经受到"四人帮"的疯狂攻击,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李振军曾经大力支持这出戏,和"四人帮"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这就鲜为人知了。《园丁之歌》是1972年湖南省文艺调演中涌现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李雪健 《学习导报》2013,(12):29-29
有人问我,对《有你才幸福》的热播有没有预期,我说不敢预期,但是有期待。这种期待源自整个创作团队对这个戏的认同和投入,更源自我们对老龄化问题及其带来的社会、家庭等方面新问题的关注。全剧组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敬业。大家一起努力,希望把这部戏做出"味道",能让观众看完回味。原著小说把很多个人在社会底层的经历和体会写进去了。编剧对个人经历进行"社会化"改造,让大家认同,这是艺术创作最核心的东西。良好的创作氛围,让我们从剧本到制作,没有脱离生活和实际,没有回避社会的新问题、尖锐问题,也没有盲目地把矛盾推向极致,做一些情绪化和概念化的解读。普通老百姓是最伟大的,我们不能把他们当成“小丑”去演。  相似文献   

8.
《孔繁森》创作随笔马连伦编者按:一出《孔繁森》的戏,能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说明时代呼唤"正气歌",人民喜看"公仆传"。在党中央号召向孔繁森同志学习一周年之际,本刊特约山西省话剧院《孔繁森》剧组的主创演职人员撰写了演英雄、学英雄的体会文章以...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引用过大量的成语典故,多数出自《论语》,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对孔子和《论语》,既有肯定,也有批评。因此我们应当全面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全民唱歌的时代。从"快男""超女"到模仿秀,从"同一首歌"到"星光大道",从幻想成名的少男少女到明星真刀实枪的比拼,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一道道文化景观令人目不暇接。作为中国精神制高点的"北大",前校长许智宏不止一次在学生面前唱《变心的翅膀》甚至《老鼠爱大米》,不但没有遭受人文精神沦落的指责,相反还收获众多掌声,让人不得不感叹这真是波兹曼所描述的娱乐至死的年代。  相似文献   

11.
正从国画《苗寨笙歌》到版画《高台地戏》,从油画《加榜梯田》到雕塑《亚鲁王》,从油画《海龙屯与平播之役》到书法《白水瀑布》……精湛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语言,凸显贵州独特的文化风貌。这些作品都是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的重要成果,是贵州美术和书法史上的"高峰"。贵州于2015年底启动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历时两年面向全国征集创作一批体现时代要求、中国精神,具有国家气派、贵州特色的美术、书法精品力作。2017年12月28日,"翰墨书盛  相似文献   

12.
彩调作为广西两大地方剧种之一,源于民间,形式谐趣活泼。它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立戏,程式相对简单,易懂易学,许多传统彩调剧目,如《王三打鸟》、《杨京带小》、《娘送女》等,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产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爱情,深受观众喜欢。2006年,彩调被列为中国非物  相似文献   

13.
潘晓美 《党建》2013,(1):39-39
《诗经》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却延续至今。艰辛的求学路上,那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警句,那个"衔环结草,以报恩德"的故事都在述说着关于爱关于感恩的心情。近日,我在《党建》2012年第1期上看到《走进潘家峪》这篇文章,视线再也不能移开。仔细读来,不禁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14.
舞者杨丽萍     
她从乡间走来,快乐时就踮起脚舞蹈,这一舞,让她从云南乡下白族人家的小屋出发,登上中国著名舞蹈家的宝座。她因《雀之灵》而名声大噪,红遍大江南北,并被誉为"孔雀公主"。她的《云南映象》与《藏谜》依然火热地在全国巡演,每到一处,掌声雷动。她甚至领着家乡的那帮农民,走到国际舞台上,赢得鲜花与掌声。她就是杨丽萍,无数华人都知道的名字。  相似文献   

15.
针对前段时间接连出现的官员自杀问题,《南方周末》记者搞了一份调查,并用许多案例和研究结果证明:"中国的‘官心病’已相当严重。从中央到地方,从科级到部级,皆难以幸免"(10月6日《南方周末》)。北京市某单位领导,  相似文献   

16.
彭真同志从1948年12月16日被任命为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到1966年5月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一直担任北京市的主要领导。《彭真传》具体详实地记载了这一期间彭真同志在北京的工作历程,生动鲜活地展现了他为新中国首都建设呕心沥血、奔波忙碌的幕幕场景。  相似文献   

17.
祝灵君 《党建》2013,(6):47-47
通读《党建》杂志第五期,一条鲜明的主线"为民、务实、清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从〈尚书〉到党的十八大》在一部厚重的历史中,阐释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观。  相似文献   

18.
王锦慧 《党建》2010,(11):46-48
秋阳杲杲,秋光扮靓大地。 2010年的秋天,是"巴蜀鬼才"魏明伦人生最灿烂的收获季节。 鄙人从小被梨园始祖"太子菩萨"摸了脑壳,7岁学戏,9岁登场,台上扮演生净末丑,台下自修诗词歌赋,逐渐脱下剧装,爱上秃笔,由“三尺戏子”转为“一介书生”。(魏明伦:《小鬼自白》)  相似文献   

19.
崔从利 《世纪桥》2011,(11):127-128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政府在2005年发布了《关于引导并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意见》,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出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用3~5年间基本上实现我国每村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7年发布的《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中明确地提出将完善并鼓励大专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在有条件的地方选拔大专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  相似文献   

20.
杨一 《世纪桥》2012,(19):33-34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先秦时期的语言风貌。本文重点通过对十三经处所介词结构的描写来阐释其处所介词的特点,从"于""自""从""在""乎"介词的语法分布来加以分析説明,重点研究其语义分类及语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