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恩来的四次痛哭,包含着对父母的大孝,对朋友的深情,对敌人的愤怒和对自己的自责。而他每一次痛哭,都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本文的主人公何树英等曾长期在周恩来身边担任秘书工作,他们的述说还原了一位至情至性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2.
姚远 《世纪风采》2006,(11):4-9
老父乍逝,痛哭尽孝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重庆住的时间长,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周恩来的父亲周劭纲和邓颖超的母亲先后来此居住。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童年丧母,10岁时在淮安亲手安葬嗣母陈氏;1942年7月中旬在重庆,周恩来痛哭亡父,为其树冢立碑;1939年3月29日,周恩来回祖籍地绍兴祭祖扫坟。解放后,他又坚决平掉淮安、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童年丧母,10岁时在淮安亲手安葬嗣母陈氏;1942年7月中旬在重庆,周恩来痛哭亡父,为其树冢立碑;1939年3月29日,周恩来回祖籍地绍兴祭祖扫坟。解放后。他又坚决平掉淮安、重庆、绍兴的3处祖坟。从周恩来敬祖与平坟的矛盾冲突中,  相似文献   

5.
初入瑞金,解救“AB团分子”40余人1931年底,周恩来到达中央苏区首府瑞金。次年初的一天清晨,他从叶坪广场走过,忽听河边传来一阵女人凄惨的哭声。周恩来驻足静听。“是谁哭得如此伤心月他转身朝河边走去。河岸的沙滩上卷绍着一位50开外的大娘,手中搂抱着几件破衣服,浑身咦咦发抖,面对河流,低一声高一声地哭喊着,浑浊的泪水浸湿了前襟。周恩来上前问道:“大妈,你有什么伤心事能否给我说说?”大娘楷了一下眼泪,抬头看了看,又低头伤心地痛哭起来。周恩来一想可能语言不通,于是将大娘扶到草坪上,又从叶坪村找了一位年轻人做翻…  相似文献   

6.
徐行  陈晓辰 《党的文献》2019,(1):111-116
2018年10月27日至28日,南开大学主办了第五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共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学者们围绕周恩来的历史功绩和品格风范、周恩来与中国政党和中国政治、周恩来的人际世界和统一战线、周恩来早期史实考证及民主革命时期生平思想、周恩来与新中国建设、周恩来外交思想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和讨论。通过这次研讨会可以看出,当前中外学者对周恩来研究热度不减,对其历史地位予以充分肯定。传统研究热点仍在,但研究方向已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少学者利用了新史料,采用了新视角和新方法,深化了周恩来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周恩来的各类著作到 2 0 0 0年已经有2 0 0余部。国内外的学者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周恩来这一历史伟人进行评说。 2 0 0 1年 1 0月 ,刘济生教授《解读周恩来》又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周恩来作了研究 ,读来颇感新鲜。第一 ,研究了周恩来和传统文化的关系。2 0多年来 ,许多学者谈到了周恩来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但对这一问题都略而述之。《解读周恩来》一书则用很大篇幅论述了周恩来和儒家、道家、佛家、侠家的关系 ,且都是分别论述 ,也有很强的学理性。作者认为幼年、少年的周恩来受到儒、道、释、侠的浓厚影响 ,五四运动之后 ,周恩来才逐步…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多次到闽西,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党、政、军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缅怀周恩来在闽西的丰功伟绩,本文试图从周恩来率南昌起义军入闽、周恩来与古田会议、周恩来与闽西“肃社  相似文献   

9.
齐霁  沈洁 《党史纵横》2010,(8):24-26
习仲勋与周恩来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相识,在此后的数十年风雨历程中,经常受到周恩来的关心、教诲和伟大人格的熏陶,十分崇敬热爱周恩来。在国务院协助周恩来工作期间,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他成为周恩来的得力助手,深得周恩来的赏识与称赞。在他遭受磨难时,周恩来同样对他悉心呵护,倾力相助。  相似文献   

10.
新四军与周恩来密切相关。周恩来的抗战文化思想对新四军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1939年春周恩来到新四军皖南驻地考察期间,对新四军文化建设进行的全面考察和指导,对新四军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新四军的文化建设也对周恩来抗战时期全面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生前十分关注祖国的统一大业。早在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就特别注意吸收台湾青年入校学习。当时在周恩来所领导的中共两广区委下面,专门设置了组织台籍同胞进行革命活动的台湾区委。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一道主持和筹划了我们党的对台工作。1975年底,周恩来以重病之躯,在体温高达38.7℃,躺在病榻上吊着输液瓶的情况下,约对台领导小组的负责人罗青长谈对台工作,询问台湾近况和在台老朋友的情况。这是他最后一次找部门领导人谈话。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根据周恩来生前的意愿,把他的骨灰盒安放在台湾厅。周恩来为了台湾回归祖国,贡献了毕生的心力。  相似文献   

12.
在淮安周恩来故居北侧刚落成的邓颖超纪念园内,陈列有一封半个多世纪前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姨表妹陈绣云的一封信。从这封短短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恩来、邓颖超为端正党风、弘扬正气而对自己亲属严格要求;让人深刻体会到邓颖超遵照周恩来的意思,对陈绣云字字深情、句句厚意的亲切教诲。在介绍这封信之前,笔者先说一说这封信产生的一些背景。陈绣云,系周恩来十四姨娘的女儿,和周恩来是嫡亲姨表兄妹。她比周恩来要小十多岁。1908年,周恩来生母、嗣母相继去世后,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周家家道败落。年仅十岁的周恩来不得不拖着两个弟弟生活。…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为了缅怀敬爱的周恩来,多年来我把一篇篇怀念他的文章整理成集,精心保存纪念周恩来两大本文集、三大本图册。今天,我翻开这些纪念册,睹物思人,勾起对伟人的无限思念,忆起周恩来的伟大风范,我更加怀念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曾给我以悉心启迪和亲切教诲的周恩来。我把对往事的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海     
周恩来生前十分关注祖国的统一大业。早在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就特别注意吸收台湾青年入校学习。当时在周恩来所领导的中共两广区委下面,专门设置了组织台籍同胞进行革命活动的台湾区委。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一道主持和筹划了我们党的对台工作。1975年底,周恩来以重病之躯,在体温高达39℃的情况下,仍然在病榻上吊着输液瓶,和对台领导小组负责人谈对台工作,询问台湾近况和在台老朋友的情况。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根据周恩来生前的意愿,将他的骨灰盒安放在台湾厅。周恩来为了台湾回归祖国,贡献了毕生的心力。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与父亲的深厚感情郭绪忠1938年5月,周恩来的父亲周邵纲老先生因浙江绍兴老家已陷敌手,启程专来汉口投靠周恩来。周恩来的母亲早逝,留下父亲和两个弟弟。12岁那年,周恩来随伯父周贻赓去东北进校读书。以后,在繁忙的学习和革命斗争中,周恩来从没有因为对...  相似文献   

16.
正周恩来对河北人民充满深情,他生前的足迹几乎遍布河北各地。仅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到河北的次数就多达30余次。虽然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40余年,但燕赵儿女永远铭记着他对河北发展建设呕心沥血、对河北人民生活关怀备至的点点滴滴。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特选取周恩来关心河北的二三件事,以飨读者。为兴利除弊走遍各大水库河北历来是水旱灾害多发地区。周恩来非常关心河北的水利建设,从解放初期直至"文革"前,他走遍河  相似文献   

17.
秦九凤 《党史纵横》2003,(11):37-37
作家文摘2003年6月24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说说我与周恩来的关系》一文。文中说文强先生曾参加周恩来的婚礼,并送了写有“花花圆圆寿寿”的题字条幅作为祝贺。这一贺礼的落款是“周恩寿、文强”。但经笔者仔细阅读推敲,结论是文强先生不可能参加周恩来的婚礼。 周恩来、邓颖超是1925年8月8日在广州结婚的。当时,邓颖超在天津从事革命活动遭到天津反动当局通缉而只身乘船南下到广州,周恩来因忙于革命活动,未能亲自到码头接邓颖超,而派自己的警卫副官陈赓持邓颖超照片到码头上去接,但未接着,直到在周恩来的住地,陈赓才见到邓颖超。随后,陈赓领着邓颖超一起去见周恩来。在广东省总工会找到了正在开会的周恩来。当陈赓悄悄告诉周恩来时,周恩来只向坐在远处的邓颖超点点头,继续紧张地开会。开完会也未过来与邓颖超见面就又和陈延年一起匆忙地走了。当晚又因为突然提前两小时实行宵禁,致使邓颖超无法回到周恩来住地。直到第二天傍晚,周恩来、邓颖超这对恋人才相会在周恩来住所。随后,陈赓走了。周恩来请邓颖超到广州的太平馆西餐厅吃了顿西餐,然后就结婚了。可以说,他们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也是闻名世界的杰出外交家。在他26年的外交生涯中,形成了一套具有周恩来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本文从周恩来的民间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周恩来的外交理论及其对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博古在西安事变中具体行踪的考证,表明博古不仅先于周恩来到达西安,还是谈判期间毛泽东与周恩来之间的秘密信使,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为紧张的时刻,始终与周恩来并肩战斗在第一线。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暨(周恩来在江西)的首发式,追忆周恩来同志光辉的革命生涯,学习他伟大的人格风范,缅怀他不朽的革命业绩,表达我们对周恩来同志的深切思念和无限敬仰之情。由省委党史委组织编写的(周恩来在江西》一书,真实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在江西战斗、工作的经历和光辉业绩,是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周恩来同志的革命实践和伟大精神的宝贵资料,也是对周恩来同志的一个很好的纪念。在此,我向为这部著作付出心血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它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周恩来同志是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