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蕾 《新湘评论》2012,(2):24-25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歌曲是由当时国家一线的词曲作者创作,国家一线媒体传播,创作传播过程快节奏、高水准。而现在儿童歌曲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线词曲作者中大部分人未将儿童歌曲列入创作范畴,而热心于儿童歌曲创作的人又热情有余,水平有限。  相似文献   

2.
在歌曲创作中.无论是“依词谱曲”.还是“倚声填词”.都必须重视歌词的创作.因为歌词传达出的某种思想能为整首歌曲提供感情的基调,、军旅歌曲的创作尤其如此。军营民谣作为一种音乐文化现象.是军旅歌曲史上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它不仅书写了士兵群体的青春记忆.而且一度打开了军旅文化的传播窗口。  相似文献   

3.
校园歌曲经历了传入传播、自主创作、高峰低迷、创新发展等阶段,并在发展中凸显出鲜明的文化激励功能。其激励方式具有青春性,激励内容具有真切性,激励过程表现出参与性,激励效果体现出延续性,激励范围呈现变动性。为充分发挥校园歌曲的文化激励功能,应着手充实创作队伍,提升创作质量,完善运营机制,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李金明 《湘潮》2010,(1):28-31
红色歌曲,简称红歌,是指中国现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赞扬革命、歌颂祖国的歌曲。红歌,承载着对峥嵘岁月的记忆,浓缩着对革命先贤的缅怀,寄托着对崇高理想和壮美人生的向往和希冀。为寻究红歌鲜为人知的创作历程和传播路径,本刊从2010年第1期起特辟"聚焦红歌"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梦菲 《党史文汇》2014,(7):60-62
正评奖活动流程:合理严密,结果喜人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歌曲创作十分活跃,如雨后春笋般,讴歌新中国各条战线欣欣向荣的建设成就和新面貌的新歌应运而生,鼓舞人心。为了推动和引导群众歌曲创作健康有效发展,1954年,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组织并成立"群众歌曲评选委员会"开展全国群众歌曲评选活动,旨在"加强对群众歌曲创作的领导,丰富群众歌曲的题材和形式","从各个角度来反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的生活和保卫  相似文献   

6.
徐静蔚 《世纪桥》2007,(8):90-91,106
在音乐诸多的构成要素中,旋律无疑是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人们欣赏音乐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旋律在创作过程中也较多地受到人主观感受的影响,这就使得旋律成为音乐中最直接表达思想情感的部分。谷建芬创作的《绿叶对根的情意》,运用多种旋律写作手法,将叶与根的形象寄予歌曲旋律之中,使歌曲旋律与歌词提供的意境形象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郦雯 《党史纵横》2002,(6):13-14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不朽的歌曲,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中,曾经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英勇奋战在抗日的最前线。这首歌的作者麦新的名字也随着歌声不胫而走。然而,麦新在抗日战争中为教育千百万儿童大众所创作的儿童歌曲和创作思想却鲜为人知。麦新,原名孙默心。,-,.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家庭。,-/0年中学二年级时,因父亲逝世而辍学。为求生路,他白天去拾煤渣,捡破烂。夜晚则借着路灯自学。,-/-年考取了“美亚保险公司”为职员。,-1/年,月/2日,日寇进攻上海的炮声震撼了他年轻的心灵。他毅然放弃公司职…  相似文献   

8.
<正>1936年11月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全城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歌声。后来,这首歌曲又迅速传遍全国。《松花江上》发表后,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歌声所至,莫不唏嘘,成为中华民族刻骨难忘的抗日歌曲之一。它的创作者就是与冼星海、聂耳并称"音乐三杰"的张寒晖,一生先后创作了《军民大生产》、《去当兵》等70多首抗战歌曲。《松花江上》的诞生地是西安而不是东北,词曲作者张寒晖不是东北人,其实  相似文献   

9.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写于战火纷飞的1943年,词曲作者是曹火星.这首传唱半个多世纪的歌原名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新"字是毛泽东提议加上的.至于是怎样加上去的,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刘莹 《世纪桥》2010,(3):60-61
群众歌曲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的音乐体裁。20世纪3、40年代,中国作曲家创作了许多紧扣时代脉搏的群众歌曲,它们在体现艺术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了极大的社会价值,许多群众歌曲在争取民族独立与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从史学的角度对20世纪3、40年代的群众歌曲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1.
刘佳声 《党建文汇》2007,(12):45-45
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于1931年在沈阳爆发,随之产生的著名歌曲《松花江上》也被人传唱至今。《松花江上》叙说了1931年沈阳爆发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苦难的生活情景。然而,歌曲产生的年代并不是1931年,创作地也不在沈阳。  相似文献   

12.
常熟人杰地灵,在古今名人馆里有《大刀进行曲》的作者麦新生平的介绍。音乐家麦新(1914-1947),原籍常熟,生于上海。幼年曾受音乐熏陶。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为上海“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团”组织者之一。1936年,参加“词曲作者联会”,始作歌曲。抗战爆发,创作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传遍全国,成为最具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之一。1938年春,参  相似文献   

13.
与新文学史上许多作家相比,徐皐不仅享誉文坛,还在影视界与乐坛享有盛名。由其诗改编的歌曲曾传唱一时,数十年间,改编的数量及质量都相当可观,堪称新诗史上被谱成歌曲的"第一人"。徐皐诗风晓畅明晰,自然随性而同时兼具深远意境,这样的诗作被谱成歌曲来演唱自然极易将原诗中的境界转成无限的韵味。在徐皐研究界,本文首次系统整理了徐皐诗改编成歌曲的资料,并深入分析了徐皐诗深得乐坛瞩目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 这首烩炙人口的歌曲是已故军旅作曲家杨非为他深爱的傣乡创作的,1997年,它被瑞丽市定为市歌。哼唱着这支动人的歌曲,20年前记者就来到瑞丽,寻访这个美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激昂奔放的《游击队之歌》出自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之手。在民族危亡之时,贺绿汀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创作了大量优秀歌曲,激发了许许多多人的斗志,也给人民群众带去了精神食粮,增强了人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他的歌曲思想性与艺术性交相辉映,历久弥香。从他的抗战歌曲,特别是《游击队之歌》中,不难看出这一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李红新 《世纪风采》2009,(10):44-45
由洪源作词、生茂谱曲的《学习雷锋好榜样》,是一首脍炙人口、昂扬向上的歌曲。它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又是怎么广为传唱,并经久不衰的呢?  相似文献   

17.
《福建党史月刊》2006,(11):47-47
日前,“第三届中国群众创作歌曲大赛”在北京揭晓,由福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张贵玲谱曲的廉政歌曲《不贪谣》(作词:郑望)获大赛银奖。获奖作品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颁发获奖证书并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18.
曹欣欣 《湘潮》2005,(5):30-32
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兴起。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团结抗战的号召,举起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与此相适应,在全国范围之内,党领导的左翼音乐团体及音乐人以空前的热情投入了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音乐工作之中。在上海,田汉组织并领导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开展了救亡歌曲的创作活动。聂耳、任光、安娥、张曙、吕骥、孙师毅等一批歌曲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这些专业的音乐家创作的革命歌曲,其代表作有《大路歌》(影片《大路》主题歌,孙瑜词,聂耳曲)、《毕业歌》(…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1,(12):2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讴歌时代精神,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繁荣,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承办,以"坚守精神家园,歌唱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歌曲创作与演唱活动隆重展开。一、活动内容:"坚守精神家园,歌唱美好生活"歌曲创作与演唱。二、作品要求:歌曲须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总结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这一思想为我国主旋律歌曲创作历史演进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绝佳视角和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为视角分析不同时代主旋律歌曲创作的历史演进,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文艺创作中理念与时代主题的统一性,也有助于发掘和提升主旋律歌曲本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