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随着我国反腐工作的日益深入,要求官员公开财产状况的呼声愈发强烈。在我国古代,由于君主专制政体的存在,官员的财产公开未能形成制度。那么,古代官员是否有过公开财产的行为?他们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向世人公开自己的私人财产的呢?在这些财产公开方式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2.
刘建 《人民论坛》2012,(Z2):42-43
公众推举的第十难题: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如何落到实处总得票率:72.36%紧迫程度3.65复杂程度3.32尖锐程度3.37关注程度3.52(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1)入选理由:面对日益严峻的腐败,"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被普遍认为是遏制腐败的利器,公众对官员财产公开呼声很高。然而,由于可想而知的原因,实行官员财产公开遇到的阻力也相当大。何时能够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如何进行公开,一直是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建华 《小康》2013,(3):29-31
无论是范松青的"率先公开",还是陈建华、许勤等的"有要求就带头公开",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还只停留在"谁想公开谁公开"的个人意愿层面,而公众更期待的是制度建设,让财产公开在反腐过程中发挥作用2013年春节前夕,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范松青在广州"两会"上高调表态愿做"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第一人",并公开了自己的住房和车辆财产。此消息被传播后却旋即遭到质疑,一时间,关于"官员财产公布"的话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建构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在确定公开主体时,要以职级为基本考虑要素,职务为特殊衡量要素,同时要兼顾制度的终极价值和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和谐。公开的财产范围宜采用概括式规定和列举式规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财产申报受理机关可以考虑归属“国家公务员管理局”条口,审查机关比较可取的是在人大系统中设置一个专门委员会,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律责任应以人们无所谓避重就轻为原则设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共识。然而由于面临着多方面的阻碍因素,我国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历经多年讨论,至今未能建立。这些阻碍因素主要包括高层领导对实施后果的担心、官员群体的阻力、民众的观念偏差和参与意识不强三方面。要消解这些阻碍因素,高层领导应该及时决断,同时采取承认现实,适当妥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总体设计,立法推进、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加强核查和责任追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8月11日,哈尔滨市提出,拟提拔考察的人选,须公开收入、汽车、住房等个人资产。这是5年来,第3个试点官员财产公开的省会城市。据统计,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首开先河至今,试点官员财产公开的地区已接近40个。但超半数试点地区"昙花一现"。盘点那些曾经热热闹闹开锣的官员财产公开试点,导致其"昙花一现"结局的原因,当不无诸多主客观方面的现实因素。比如由倡导者的自身变故导致的"人走政息";由资源共享、信息联动机制缺失导致的"难以核实";由屈于公众压力和个别官员阻力导致的不了了之;出于稳定等多重因素考量的被上级叫停,等等。  相似文献   

7.
木易 《民主与法制》2013,(24):51-51
近期《民主与法制》的《仅有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管用吗?》一文,从官员财产申报立法问题、国际经验和理据与对策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剖析。官员财产申报作为一个破坚之题,一直引发争议。笔者认为,官员财产申报不能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而要把它作为反腐败利器,一旦亮剑就该让官员“摊上大事”。官员财产公开是国人心中解不开的情结,事实上,主在1994年《财产收入申报法》就立法,只是规定在现实中往往流于形式。执行力的疲弱根源于规定中存在的“硬伤”:只要求申报官员自身的财产,同时不需要对外公开,财产被作为“官员隐私”得以内部消化,这种冬似于袖管内交易的监督必然导致监督虚置。因此,就算官员财产申报,也根本“摊不上大事”。  相似文献   

8.
《创造》2009,(1):16-17
官员财产公开在阿勒泰破冰,是反腐败行动的一次思想解放和大胆求索。在我看来,“阿勒泰阳光”堪比开启前一个辉煌三十年的“小岗村手印”,是建设廉政中国的一个伟大的尝试。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为中国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提供了良好范本,更在于为我们打开思路开拓眼界搬走障碍提供了深层动力。  相似文献   

9.
刘英团 《政协天地》2012,(11):58-59
官员财产申报不是什么新鲜话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荆,官员财产申报公开,一直处于被持续关注的范畴。十八大期间,代表俞正声和汪洋就财产申报制度的表态,成为网友的关注点,这源于对国家政治昌明的良苦用心与不懈期待。  相似文献   

10.
陈璇  文雅茜 《浙江人大》2012,(11):14-17
多个地方政府近年来陆续进行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实践,但由于"缺乏可持续性"和受制度设计不完善等局限,往往"昙花一现"。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该如何突围?近几个月,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市贾汪区、安徽省庐江县等地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公示或在网络上公开"晾晒"官员家庭财产,引发公众关注。与此同时,一些曾经被认为是财产公示破冰或地方探索样本的试点地方,却因各种因素"人走政息"或"偃旗息鼓",让人神伤。从1987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首次被提出,到现在各地政府不断探索和试验,中国的  相似文献   

11.
雷达 《人大建设》2010,(5):46-46
瑞典是世界上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并配合有其他的信息公开制度,这使得瑞典官员就像是“接受着阳光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林墨 《公民导刊》2010,(3):11-11
新疆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终于“亮相” 据人民网报道,2009年2月17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廉政网公开千余名领导干部的财产申报,凡是法律允许、不属于个人隐私的全部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13.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难以建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点没有人可以怀疑。但有些改革的艰难性,也令人匪夷所思。其中,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是国际社会普遍采取的一种制度,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这项制度最早起源于230多年前的瑞典,188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  相似文献   

14.
马宇彤 《小康》2012,(11):100
只要官员财产是一本糊涂账,他们就总有瞒天过海的条件、机会和动力。因此,实施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不仅必要而且紧迫,同时还要尽快从道德层面过渡到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15.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4,(25):5-5
官员财产公开试点频陷困境 自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首开先河以来,全国试点官员财产公开的地区已近40个,其中包括银川、哈尔滨、石家庄3个省会城市。但近期媒体对其中30个试点地区的回访显示,昙花一现的地区多达13个,另有4个地区曾宣布启动官员财产公开,但之后并无下文。而未回访的近10个试点中,已有3个公示一两次后即告终止。目前坚持试点的地区,也大多存在内部公示不登报不上网、公示信息较粗、过期难以查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韩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总结韩国在推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中的基本经验,以为镜鉴。韩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提出较早,但因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有效实行。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韩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才得到不断完善。韩国经验表明,财产申报和财产公开应以高级公务员为重点,政治领袖的垂范推动与舆论监督是推进财产公开制度建立的动力,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及设立有效的监督执行机构是财产申报制度得以落实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20多年前就由一些人大代表提出的官员财产公开动议,近年来持续升温。但这一社会诉求在实践中推进不顺,一些地方轰轰烈烈地开始试点。最终却偃旗息鼓,令社会备感失望甚至悲观。但越是遭遇挫折,越显示出财产公开的进步意义及其必要性、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立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及其制度建设成为学界和社会持续热议的话题。世界各国反腐败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是公认的“反腐利器”。从长远计,我国应该尽早出台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以此建立完善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9.
百姓观点     
"人肉搜索"反腐符合中国国情十多年来,公众一再追问,官员财产为什么不能公开?有关方面总是羞答答地说,这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如果是这样,我就要说,用"人肉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1):4-4
官员财产公开试点遇瓶颈 从2009年初新疆阿勒泰推行官员财产公示至今.四年间我国已有29个市、县试点官员财产公开改革,有些只是县花一现。多数试点地方只是内部公示拟提拔干部的家庭财产,公示对象仅限于科级干部,其共同难题则是缺乏监督和问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