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谭文旗 《前沿》2013,(14):40-44
作为一种时间性的存在,人总是在寻追永恒、本原、真理、家园。这种寻追情态我们称为求“道”。中国哲学显示出:“道”在自然显现(道家),“道”在“我”“心”的敞开(儒家),“道”在自如其是(禅宗)。西方哲学显示出:“道”在上帝(本体论阶段),“道”在科学(认识论阶段),“道”在“言说”(语言存在论阶段)。“言说”指引“道”,“言说”通达“道”,“言说”构建“道”。“言说”其实就是“道”。  相似文献   

2.
王毅 《今日上海》2008,(11):54-55
“设计”的含义十分丰富。中国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诠释道:“设”乃“陈设”,“计”乃“会”。在现代汉语中,“设计”一词的主要含义是“设想”、“构思”、“计划”等。在英语中,“design”也是“意图”、“计划”、“目的”之意。  相似文献   

3.
《传承》2006,(Z1)
“钟英”来信“,管东渠”管食宿1923年夏,在北京的罗章龙接到一封署名“钟英”的信,要他6月去广州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罗章龙从天津乘海轮到达上海,再乘船前往广州。到了广州,罗章龙与“管东渠”先生接头,由“管东渠”安排食宿。其实,罗章龙此行是参加中国共产党“三大”。所谓“钟英”,也就是中央的谐音“,中国共产党中央”之意。所谓“管东渠”,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的谐音代号。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是在上海召开“,三大”在广州召开。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国共合作”,而广东当时是国民党的“大本营”。会议在“看云楼”和…  相似文献   

4.
向明瑞 《前沿》2008,(8):42-45
韩非子在改造、吸收春秋战国道家、黄老学派“道”论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形上学理论——道理论,为其“法治”思想获得了终极性说明和支撑。在道理论中,“道”具有既“不可感知”又“可感知”的二重性,“理”是可以感知的,“理”是“道”在万物上的具体化。“道”与“理”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大一与小一的关系。遵循“道理”,取得做事最大成功的关键是治身,其途径是处“虚静”,以求积聚“精气”保存聪明智能,实现“无不克”的目标。而要在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下,运用好“法术势”治国,必须注重“朴实”、“参验”、“端直”、“适度”、“体道”、“慎刑”、“无暴政”、“无侵略”等原则,才可以达到治道、治身与治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3月4日,陈水扁在参加“台独”组织“FAPA”的活动时,提出了“四要一没有”。岛内外舆论认为,“四要一没有”只是再次证实了他的“台独”本性,他又在“台独”路上迈出极其危险的一步。“四不一没有”下的“台独”在“台独”问题上,陈水扁有过“两极化”表演,以“四不一没有”为主题的“不搞台独版”是他的主要伪装,“四要一没有”是“台独”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6.
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借用社会学的“戏剧论”和经济学的“对称交易论”,该文认为,作为一种“交易”的“网恋”现象,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在“前台”,如果“网恋”双方在信息上的交流是充分的,那么“网恋”双方的信息输入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就直接决定着“前台”信息交易和初次“后台”交往能否成功地得以实现。在“后台”,如果“网恋”双方在资源拥有量上对对方是真实的预期,那么“网恋”双方资源拥有量的充足、稀缺程度对比,就直接决定着“后台”资源交易和持续交往乃至结婚能否成功地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该文对“网恋”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了“假设——命题”和模型分析。最后,该文还从韦伯的“理想类型”的角度,对其分析模型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我们往往贪大求多。领袖在驳斥“右派言论”时曾说过 :要贪社会主义之大 ,喜无产阶级之功。在我们响彻云霄的口号中 ,“大”字不胜枚举 :“大跃进”、“大批判”、“大批促大干”、“大干快上”、“文化大革命”、“大打人民战争”、“大炼钢铁”、“大放卫星”……。我们的“大发展”不计其数 :“大胜利”车载斗量。“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四大”曾一度写进宪法。其实 ,单从语言角度来说 ,“鸣、放、辩论”都是动词 ,“字报”是名词 ,两者并列就是不通的。不过在那“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 ,什么语法修辞全是“反动的” ,“四大”并列 ,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的人民公社是“一大二公” ,所有制是越“大”、越“公”越先进。与此相适应 ,我们的“大锅饭”也最香。现在看来 ,上面这些“大” ,并没有给我们指引光明的前程 ,却给我们带来了“大起大落”的大损失。可见“大”未必都是好事。真是“大有大的难处” ,“多有多的坏处”呵。就用人来说 ,并非“韩信将兵 ,多多益善”。兵贵精而不在多。战争的胜负 ,智谋占很重要的因素 ,胜者多靠智取 ,而不靠以牺牲人为手段的打人海战术的强攻。在中外战史上 ,以少胜多者 ,不乏其例 :...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贯彻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着重解决好四个问题:在“敬才”与“尽才”上,突出解决好“尽才”的问题;在“重点扶持”与“整体提高”上。要着眼于“整体提高”;在人事制度上,要强化激励·合理流动,激发活力;在管理教育上,要严格要求,在“帮助”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9.
试析国内“权利泛化”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近年来的民事诉讼中 ,陆续出现了诸如“亲吻权”、“初夜权”、“小便权”、“良好心情权”、“祭奠权”、“悼念权”、“安宁权”、“同居权”、“容貌权”、“养狗权”、“相思权”、“视觉卫生权”、“眺望权”等等名词。这些既在国内现行法律规范中检索不到 ,而且在法学理论界也属鲜为人知的名词 ,却成为一些当事人在诉讼中请求法院维护的“权利”。此现象学者们称之为“权利泛化”。  相似文献   

10.
王乾荣 《人民公安》2012,(19):56-57
“安”非天然因“暴”在所谓“公安”.即“公共安全”.也即社会秩序、公共财产、公民权利等方面的保护。任何国家均有公安机构及人员,咱们叫“公安局”和“民警”,更多国家包括旧中国,称“警察局”和“警察”。,“警局”、“警察”、“警探”,不怎么悦耳——常听老太太吓唬顽皮孙子时说,“再闹,叫警察来抓你!”这当然是对旧警员的坏印象.也是对新警察的误读。咱们在“警察”前缀以“人民”,叫“人民警察”,简称“民警”,“人民警察为人民”.感觉亲多啦。  相似文献   

11.
刘思 《中州统战》2001,(4):32-32
秦牧在《语林采英》那本书里,谈到“委婉语词和隐语”,说在英语中,“死”的委婉说法有 102种,汉语虽然没有那么多,“但是前前后后加起来,恐怕也有好几十种”。他列举了“大行”、“晏驾”、“崩”、“升遐”、“薨”以及“夭”、“殇”、“长眠”、“弃世”、“逝世”、“作古”、“归西”、“撒手人寰”、“与世长辞”直至“不在了”、“过去了”、“翘辫子”……他却忘了说那最为“委婉”的说法:“见马克思”——这“见马克思”,肯定是英语中所没有的,古汉语当然也没有,在现代汉语中流行开来,也不过五六十年,但在中国却尽人皆…  相似文献   

12.
“解放”前 ,我家住在“哈尔滨”市“松花江”畔的“胜利”镇。大“跃进”那年 ,我的小弟“全顺”应征入伍 ,挺进“华西”。他像一匹奔驰的“野马” ,以“征天”的毅力 ,历经万苦 ,翻过无数个“三峰”、“红岩”、“长城”乘“常州”客轮横渡“黄海” ,来到了大千世界“富康”路 ,暂住在“上海 75 0”巷一个大院。经过数日又途步万里跨“长江”翻“天山” ,来到了祖国“西北”边陲“天马”的故乡———伊犁 ,屯垦戍边在“东风”农场。数年后和一个叫“燕京”的姑娘成了亲 ,生了个胖小子叫“金岭”。时隔 30年 ,我接到“新海”舅舅从国外打来…  相似文献   

13.
陈江玲 《岭南学刊》2004,3(6):37-40
在“一国两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全面把握“一国两制”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要认识到“一个国家”是“一国两制”的核心,“两制”是在“一国”的前提下的“两制”,“港人治港”是爱国爱港者治港,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  相似文献   

14.
认知模式的差异对“上”“下”二词使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下”二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对称使用格局和具体用法的差异可以从认知模式的角度来解释。认知模式的差异在“上”“下”二词中体现为认知角度和认知维度的差异,“接触与离析”,“二维”与“三维”使得二词在认知难度上形成差异,“上”的认知难度低于“下”,故使用情况强于“下”。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7,(Z1)
在经历了去年的“迷航外交”风波后,1月8日陈水扁启程展开所谓的“嘉欣专案”之旅。,即“过境”美国“出访”中美洲“邦交国”尼加拉瓜。陈水扁此次“过境”可谓兴师动众。,不过,面对美国“如临大敌”般的防范措施及限制条款,“过境”的真实滋味恐怕只有陈水扁自己知道。在1月3  相似文献   

16.
水族的族称     
水族自称“睢”(sui~3),汉字音译为“水”。“睢”,在水语中与“篦子”同音,具有“疏通顺理”的含义。 民间相传,水族由三大支系组成。即“睢闽”(sui~2mi?~6)、“睢干”(sui~3kam~1)、“睢柳”(sui~2liu~3)。“睢闽”主要指居住在都匀王司地区的水族;“睢柳”主要是指居住在三都、荔波、独山、榕江等县聚居区和散居地区的水族;“睢干”主要是指居住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阳安、阳乐一带的水族。 在中国古代史上,水族曾被统称为“溪洞之民”、“蛮”、“僚”、“苗”等。  相似文献   

17.
宁化“燕”     
“燕”,是客家祖地宁化民间传统酒宴“八大碗”菜肴中的第三碗菜,特别受人亲睐,其味鲜甜脆嫩,开胃可口。“燕”其名高雅,在宁化民间亦称“太平燕”。追根溯源,“燕”与“宴”同音,古书里有时通用。“宴”在《辞海》中有“逸”、“乐”、“宴会”三种意思。第三种“宴会”(即以酒肉款待宾客)的意思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事。“燕”既有“宴会”  相似文献   

18.
“国安会”(及所属“国安局”)在台湾的政治体系里有着特殊的角色与功能。两蒋时期 ,“国安会”是“动员戡乱体制”的产物 ,而“国安局”的特务情治系统是其专制统治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 ,李登辉操控“修宪” ,保留并将其纳入“宪政体制”中去 ,首次“政党轮替”后 ,陈水扁有将“国安会”扩张为“政务会议”的意图。而由李登辉至陈水扁 ,都在建构“总统制”的“总统”权力 ,对“国安会”及“国安局”的操作是其中的一方面 ,但是由于“宪政体制”的不明晰和政局今后可能的变化 ,至今这仍不能称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某些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作构词成分。如“者”构成“作者”、“读者”等表人的名词,“然”构成“既然”、“虽然”等连词,“突然”、“居然”等副词,“于”构成“等于”“善于”等动词,“至于”、“由于”等介词,“而”构成“进而”、“从而”等连词。 “以”作为词素,构词时有两个特点。(一)别的文言词虚通常只充当后一词素,“以”还大量地充当前一词素。位置在后的如“给以”、“予以”、“致以”、“足以”等,位置在前的如“以便”、“以免”、“以至”、“以致”、“以往”、“以来”等。(二)别的文言虚词构成的词只有一两类,“以”构成的词却分属多类。方位词如“以前”、“以后”、“以上”、“以下”、“以内”、“以  相似文献   

20.
节日闲谈     
2月14日,农历大年初六,恰逢西方“情人节”。随着商家们注意力的移换,在这一天,“春节经济”顿时异化成了“情人节经济”。这个大年初六,环顾四周,俨然“情”浓一片,而“年味”黯然失色。当传统新春佳节遭遇浪漫的情人节,前者不得不甘拜下风。春节的降温使得许多商家的“春节算盘”也拨不响了,有老板戏称:真是家人不敌情人,亲情给爱情让路。当许多人还在互道着“新年好”、还在品评着“春晚”、还在迈开脚步渐次走亲访友的时候,怎么西方的“情人节”一来,我们的“年味”就显得那么脆弱无力了呢?现在“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在中国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