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实际进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争论的焦点多数围绕政府和市场的主导地位展开。医疗服务具有特殊属性,如不同质性、不可逆转性和信息严重不对称,如果没有第三方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监督,提供者的寻租就不可避免。目前我国的医保机构采取的是报销制,这是一种制度错位。通过引入“第三方购买”制度,改变博弈格局而改变博弈均衡,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其有一个重要前提是提高医疗保障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2.
道德风险在社会医疗保险中的表现十分明显,文中从信息不对称、个人机会主义、医疗消费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目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漏洞几个层面探讨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借阅服务为切入点,剖析了信息不对称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医药卫生行业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因此政府有加强医药卫生规制的现实需要。经济学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刚性需求、外部性理论、医疗服务产品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等理论为政府加强医药卫生规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公共政策领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公共政策主体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公共政策领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信息成本过高、信息传递不通畅和政府及其官员的自利性等.信息不对称给公共政策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但它是个不能消除的现象,公共管理者只能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公共政策领域信息不对称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主体进行实证调研,发现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建立一个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协调政府、就业指导中心、用人单位和求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适当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帮助大学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7.
信息在交易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从而影响到供需双方在市场中的行为选择。不对称信息思想的形成并受到重视经历了较长的时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影响个体互动的基本表现。博弈论是研究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工具和方法,经济学运用它分析影响个体行为的制度和组织,并设计实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一致性的制度。不对称信息理论研究六大领域的内容,将推进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解决国企改革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政府自利性、科层制的局限性、信息传递通道不畅以及信息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和终结等有消极影响,可能导致政策失效,应通过不同方式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9.
垄断还是竞争:中国征信业发展的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不对称对现代社会的杀伤力是难以估计的。政治上的腐败,市场秩序的混乱。交易过程中机会主义盛行均与信息不对称有关。为矫正信息不对称,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征信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防止征信业中的行政垄断是目前理论界激烈争论的问题。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惯例发展我国的征信业,是建立我国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不对称既是科技与金融结合难的原因,也是影响垄断和外部性等失灵得以更好矫正的因素,因此缓解信息不对称是解决科技与金融结合难问题的关键。市场能否自我矫正信息不对称对政府的角色要求是不同的。我国政府在两种情形下都存在角色错位问题,这也导致我国科技与金融市场信息难以得到较好矫正,科技与金融结合困难。为改变这一状况,政府角色必须进行相应转换,科技与金融结合制度也因此必须对之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