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法治和德治并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智  胡传文 《求实》2005,(4):63-65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既面临"黄金发展期"的历史机遇,又遭遇"矛盾凸显期"的现实挑战.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就是法治和德治并举.  相似文献   

2.
正道德是法治的基石。法律只有以道德为支撑,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成为维系良治的良法。法律与道德,历来是建立公序良俗、和谐稳定社会的两个保障。法治与德治,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一个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和威严,一个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各自起着不可替代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其目的都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保障社会的健康和正常运行。从一定意义上说,依法治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法治为基、德治为本的双重维度。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保障,依法治国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德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旨向,以德治国必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强和重视道德教育改革。德治与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机制,须坚持德法并举,促进德治与法治在立法、执法、司法中的结合,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 ,而应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法治与德治的关联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治与德治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既需要法治的“硬”约束,更离不开德治的“软”调节。只有把二者的各自优势相结合,才能建立一个既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又具“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要追求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我们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国策。道德体现了道德主体权利与义务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实现以法治国、以德治国二者的结合,就要发挥社会组织的沟通和整合作用,以和谐文化推动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具有同质性。现代和谐社会是法律与理性整合的产物,和谐社会只能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和谐需要在形式法治的基础上推行实质法治,需要建立一个法治政府,需要培养公民的现代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8.
姚柏林撰文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是多种多样的,调整这些关系和行为的规范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法治与德治,从本质上讲,都是治国的基本方略和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的、基本的规范。法治,是以权威性的强制力规范社会成员的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法治与德治是相互联系的,法治与德治虽然范畴、内涵不同,但二者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首先,从法治与德治的性质和地位看,二者都属于人类文明这个总范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二者虽然有别,但在根本性质上,在更高层面上是统一的,即都属于人类文明。其次,从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看,二者都对社会成员行为起规范作用。法治以权威性、强制性法律手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性的、有秩序的和以人为本的社会。法治精神所维护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公平正义,主要是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不仅规定社会主体的行为,也调节着社会主体的各种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备的法律,而且必须增强全社会的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才能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顺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黄筱蓉 《求实》2007,(9):74-76
法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建构,法治建设仍应从包括宪法和法律至上;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权力监督与制约等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2.
袁俊  邹星 《求实》2005,(12):54-56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的政治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构法律至上、崇尚人性尊严、权利本位等法治理念;要坚持立法为民,保障民众最大限度地有序参与立法过程,充分反映和汇集民众意愿,有效沟通和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推进立法民主化;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和确保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一致,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发展根本价值目标。我党把人类文明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德治     
<正>法治应当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德治不是与之并行的治理模式,而是一种辅助手段。本世纪初,哈佛法学院两位著名法经济学家Louis Kaplow和Steven shavell发表了《公平与福利》一文,对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作了深入讨论。他们认为,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常常是重合的,法律规范反映了道德规范。这主要是因为,道德规范体现了特定人群在特定社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蕴含了人们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智慧。将这些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将有利于利用道德的教化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初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 ,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体现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建设美好社会 ,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 ,体现了文明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一次研讨班讲话中进行了阐述。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不可能自发生成,也不可能自然实现.它的构建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引导、疏通和服务,为此,就要打造有效政府、服务型政府、透明政府与责任政府,使政府的一切权力行为全部纳入法治的轨道,亦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必须要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民主法治建设的程度,决定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立足于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康祥生 《求实》2001,2(11):8-11
道德和法律、德治和法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从道德和法律的性质、内容、功能等方面论述德治和法治辩证统一的依据 ;从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论述德治是法治的基础 ;从加强道德的强制性、提高道德的自觉性、强化道德的扬善抑恶作用等方面论述了法治是德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要把"德治"和"法治"结合起来,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并把它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这一思想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魏成 《世纪桥》2008,(12):59-60
法治与和谐社会已不再是很新的话题,但仍然是大家所关心的、努力探索其实现之道的话题。有人认为我们的社会存在太多的矛盾与冲突,怎么会实现和谐。他们的顾虑与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立足现实,我国的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确实困难重重,但任重道远,相信我们会实现真正的法治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