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胜 《湘潮》2018,(12):10-13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毛泽东与陈云共事、交往40多年。毛泽东把陈云看成自己难得的战友,称赞他是个好人,也是个能人,比较公道、能干、稳当,看问题有眼光,多次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特别是在财政经济工作中,毛泽东非常倚重陈云,在延安时期、新中国筹备和成立初期、“大跃进”运动遇挫后3次点将陈云。  相似文献   

2.
陈仕榘入党     
《党史天地》2007,(8):23-23
毛泽东主持入党仪式 陈仕榘听毛泽东讲战术 在革命处于低潮的白色恐怖下,陈仕榘一踏上革命路时,就遇到了毛泽东这样的引路人,是应该自豪和幸运的。陈仕榘追求毛泽东一生,甚至达到了迷信的地步,他在临终前说:“一生最爱的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佚名 《党建》2009,(7):60-60
从1947年3月18日离开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是毛泽东和党中央首脑机关在陕北度过的最后一年,也是毛泽东和党中央转战陕北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年。史料记载,毛泽东转战陕北一年零五天,途经安塞、靖边、榆林、佳县、米脂、吴堡、绥德、清涧、延川、子长等12个县,住过38个地方,行程1000多公里。可以说,这是继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进行的又一次“长征”。  相似文献   

4.
“生产教育,二者兼顾。”这是毛泽东给文年生的题词。笔者也是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偶然发现的。文年生,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八军首任军长,他的一生,既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悲壮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李孝阳 《世纪桥》2013,(10):79-80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诗词艺术实践贯穿毛泽东一生的奋斗历程,从诗与哲合一的视角审视毛泽东作为诗人与哲人的双重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精神世界,从整体上把握其雄泽沫慨而又不乏温柔细腻的诗词艺术和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李孝阳 《世纪桥》2013,(8):79-80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诗词艺术实践贯穿毛泽东一生的奋斗历程,从诗与哲合一的视角审视毛泽东作为诗人与哲人的双重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精神世界,从整体上把握其雄泽沫慨而又不乏温柔细腻的诗词艺术和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纪念堂工程设计与规划档案述要罗一恒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与世长辞了,全国人民无限悲痛。毛泽东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人民利益而不懈斗争的一生。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缅怀毛主席丰功伟绩",一座具有我国自己民族风格与特...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一生先后有10个子女,除后来众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外,其余6个子女皆不幸夭折或失落民间。在这6个孩子中,除毛岸龙是杨开慧所生外,其余5个孩子均为贺子珍所生。毛泽东一生多次经受丧子失女的痛苦,这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9.
王勃 《党的建设》2012,(4):55-56
毛泽东一生先后有10个子女,除后来众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外,其余6个子女皆不幸夭折或失落民间。在这6个孩子中,除毛岸龙是杨开慧所生外,其余5个孩子均为贺子珍所生。毛泽东一生多次经受丧子失女的痛苦,这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0.
陈晋 《新湘评论》2013,(23):24-28
常言道,书山有路。毛泽东一生登攀书山之路,别具风景。讲毛泽东的阅读史,就是对其风景的巡看。沿途细巡前,不妨在入门口微缩景观处稍作留步。预先体会一下,走进毛泽东的阅读世界,将看到什么。在中外大政治家中,像毛泽东那样在惊涛骇浪的征途中行走一生,又在广:无垠的书海里游弋一生的人物,并不多见:像他那样不仅酷爱读书,并且读有。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物,更属罕见。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一本由斯诺等几位作者撰写的关于毛泽东的传记、史料与回忆——《早年毛泽东》出版了。这本新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勾勒出一个不断行走的早年毛泽东,并且进而认为,毛泽东的一生是“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一生共有26位秘书,其中江华、谢觉哉、叶子龙、周小舟、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李锐、戚本禹等为人所熟知。江华是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1928年上井冈山时便跟随在毛泽东身边担任秘书。  相似文献   

13.
在毛泽东一生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经历了无数个第一。毛泽东任命的第一位县长王次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  相似文献   

14.
近期读了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感受颇多。其中感悟最深的,就是毛泽东同志一生为人民着想,从实际出发,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  相似文献   

15.
习仲勋一生没有犯“左”的错误,始终坚持并倡导实事求是,他在陕北土改期间给毛泽东连发三封反“左”电报的故事广为流传。毛泽东曾称赞他“能实事求是,是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是习仲勋一生的做人原则,也是贯穿他革命生涯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16.
龙剑宇  唐利 《湘潮》2012,(3):10-13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同时也是笃志好学、博览群书的一生。毛泽东的读书情缘,从他的藏书及相关文物中,可见一斑。藏书毛泽东的藏书于1989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由中央档案馆收藏,共达9.2万余册,其中包括800种2万多本期刊,大致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的收藏,毛泽东自幼喜欢读书。少年时代,除了课本,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但他老人家一生极少摸枪。  相似文献   

18.
王辉 《党史博采》2007,(7):48-49
诗人,是毛泽东一生诸多身份中并不那么耀眼的一个,但他却是毛泽东一生戎马生涯的光辉写照。毛泽东曾经也自豪地称自己是“马背诗人”。  相似文献   

19.
红书架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本书是记述毛泽东读书生活的文章荟萃。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浮现出一代伟人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也昭示人们: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以及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地学习、领会、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生。在不同历史时期,他总是坚持不懈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加以发展和创新。本期所选经典文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就是由毛泽东在1963年至1965年间写的有关这一问题的七段论述集纳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