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46年8月,暑气蒸人.6日,延安杨家岭——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住处的窑洞外的石桌前,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正在热烈地交谈着.“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起来样子可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提出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的问题时,毛泽东回答了她.从此,“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著名论断,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极其伟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时间,有1946年8月和8月6日两种说法。本文根据谈话当事人毛泽东亲笔所写谈话时间“一九四六年九月”和另一当事人斯特朗回忆谈话当晚毛泽东“用马灯照路”,认为8月和8月6日两说不确。并以毛泽东和斯特朗的上述记载为主要依据,参考1946年9月12日《解放日报》社论《蒋军必败》和1946年9月27日毛泽东给陆定一的信,初步断定谈话时间应当在1946年9月27日前后。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的进步女记者、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从1925年到1970年,她曾6次访问中国,出色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变革,同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和她谈话时,首次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次谈话的内容后经整理,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一)1946年8月6日,雨后初晴,万象更新,延安杨家岭宁静、清爽.下午3时许,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从延安北关美军观察组大院里乘坐一辆  相似文献   

4.
“炮弹飞过待命出击的土兵的头顶,猛烈攻击对岸的敌军阵地,火光划破夜空,一颗信号弹闪出了亮光。成千上万只小船冒着敌人的炮火,在炮弹掀起恶浪的江面上急驶;喜人的东风鼓起白帆。天破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穿过江南村庄,追击着蒋介石的士兵。”“炮弹击中了四艘英国军舰。”这是美国著名进步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中国人征服中国)}一书中以欣喜、兴奋的心情所描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解放南京时的生动情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95——1970)从年轻时代起,就投身于进步的社会活动。她坚定地支持各国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5.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美国进步女作家和记者,中国人民的朋友,从1925年起她6次访华。1958年来中国定居,1970年3月在北京逝世。她多次与毛泽东主席会谈。本文节选了她建国后第二次1964年与毛泽东主席谈话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证明的内容及其组成平时,我们写文章、作报告、发议论时总得要提出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说明这个论点为什么正确。例如一九四六年八月毛主席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一切反动派都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幽默诙谐驱散了延安上空的乌云,凌青如沐春风。毛泽东对罗德里克说:赫尔利最多只给小米饭吃,不开欢迎会,不拍巴掌。“四八”烈士事件“极可能是国民党特务搞的”除了斯特朗女士外,来延安的外国记者还有上面提到的贝却敌、白修德、阿屈·斯蒂尔等。阿屈·斯蒂尔是美国《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延安时我有幸做过毛主席的几次翻译。除同一些外国友人的一般性接触没有留下文字以外,有记录可查的较重要的翻译有两次:一次是同阿屈·斯蒂尔,另一次是同罗德里克等几位记者。谈话时间是在1946年9月29日,记录全文后来以…  相似文献   

8.
报刊文摘     
元帅·诗人·外交家——陈毅元帅往事剪影 “南方的游击战在红军长征之初牵制了蒋介石的兵力,使我军主力部队得以大踏步地前进。”我军军史指出游击战的功勋首屈一指当数陈毅元帅。 陈毅率领一支人马,在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与蒋介石的正规军和保安队周旋激烈地层开了“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敌司令官余汉谋狂言:“要在三个月内消灭游击队。”而陈毅却运用“捉迷藏”、干部群众化和毛泽东倡导的“叫化子打狗靠面墙”等战略战术整整坚持了三年,反而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三年,陈毅是多么思念党中央和毛泽东啊!“长夜无灯凝望眼”他只得以诗言思。陈毅曾把毛泽东抄给他的《西扛月·井岗山》、《如梦令·元旦》等诗词珍藏身边,时时吟诵,但都十分可惜的在游击战中几次遇险而无法保存,散失了。 毛泽东对陈毅的诗非常赞赏,还有“你会写自由诗”的好印象。陈毅对毛泽东也非常崇拜,1960年春的休假期间,他还将毛泽东的37首诗词工工整整地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在《诗刊》 1957年第 1号发表时 ,未标明时间 ,《毛泽东诗词》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 3年 12月版补上 192 5年。据考证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不是 192 5年 ,应是 192 6年 12月。理由如下 :第一 ,毛泽东 196 1年 10月 16日手稿标明的写作时间是 192 6年。《毛泽东手书选集》影印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五份手稿 ,① 其中第一份手稿 ,即落款为“一九六一年 ,十月十六日 ,毛泽东”的那份手稿 ,在《沁园春·长沙》后 ,本来写有“一九二六年作。”② 影印时被隐去了。这样做 ,既使头重脚轻的“独立寒秋”一行字失去了支撑 ,…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大都听说过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期·斯特朗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但很少有人听到过另一位美国朋友——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Evans Fordyce Carl-son)的名字。 1896年,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出生于美国一个牧师的家庭。1927年他来到中国。那时,他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员,满怀着某些白种人的偏见。他曾傲慢地写信给家人;“最有效的政策是给中国人一个教训。” 10年以后,他学会了讲中文,并  相似文献   

11.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主席这首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的“柳”,即指的是他早年的挚友、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 岁月的风雨,虽已渐渐冲淡了烈士的斑斑血迹;伟人的诗句,却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已逝忠魂的追思。柳直荀烈士到底是怎样牺牲的呢?迄今仍然杂说不一,莫衷一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三种说法: 一是被蒋介石所杀害。美国学者R·特里尔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的中译修订本、累计印数达102万册的《毛泽东传》,在谈到《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时,把柳直荀之死同杨开慧之死相提并论,说:“毛的这首词是答赠他的一位友人(同毛一样,她的爱人也是在三十年代死于蒋介石的屠刀之下)的。”  相似文献   

12.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全国性的反革命政变,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每当论及这一历史事件,人们总以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随之在东南各省举行“清党”大屠杀,最后在南京建立反动政权。但历史的真相,却是蒋介石最早在福州发动“四·三”政变。当时的国民党报刊也公开认为,“此次清党运动以闽省为最早发动”,是所谓“中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谈判.为了向国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对内对外政策,毛泽东借机广交朋友,会见了一些国家驻中国的高级官员,还会见一些来访的外国朋友.在这些会见中,最有意思的一次是在红岩村会见三位美国的青年士兵.他们是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总部的霍华德·海曼、爱德华·贝尔和杰克埃德尔曼.他们一踏上中国大地就听说了“北方中国”的情况,现在得知毛泽东到了重庆,十分渴望见到他.  相似文献   

14.
1927年春,正当北伐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长江下游,直抵沪宁的大好形势下,隐藏在革命阵营中的资产阶级右翼代表蒋介石,公然叛变了革命,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胜利走向了失败。对于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往史学界是从“四·一二”政变与帝国主义、“四·一二”政变与江浙财阀、“四·一二”政变与上海青洪帮流氓势力、“四·一二”政变与新桂系等不同角度来探讨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种种因素的。固然,帝国主义对蒋介石叛变革命予以支持,怂恿;江浙财阀予以资助;上海青洪帮流氓势力充当打手;以及新桂系与蒋介石的合谋等等,都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与力量。然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①。因此蒋介石的叛变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他利用总司令职权,在北伐战争中,竭力保全并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同时费尽心机抢占地盘,进而藉其武力而发动了的。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3,(1):52-52
1946年8月,美国作家安娜·路易丝·斯特朗来到延安访问,在与毛泽东会谈时针对已经爆发的内战,斯特朗问道:“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你们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毛泽东自土地革命后期万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就与九曲黄河发生了直接关系.对黄河他有着特殊深厚的感情.“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啊!”1936年2月,毛泽东在自己的诗词《沁园春·雪》中写到过黄河.1947年3月蒋介石派胡宗南进攻延安后,毛泽东转战陕北,但不打败胡宗南他表示决不过黄河,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当时,毛泽东在黄河边搞农村调查时,他崇拜黄河,向往黄河,曾多次去看过黄河.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被外国人誉为“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的一代伟人,他在戎马倥偬之中留下了许多雄奇瑰丽的词章。《沁园春·雪》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围绕此词的发表,还有着一串串鲜为人知的故事。自视甚高的柳亚子称毛泽东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手”1945年,毛泽东在蒋介石的3次电邀下,为了中华民族的民主和平,毅然来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为了启发和帮助以柳亚子为代表的广大爱国民主人士提高认识,认清蒋介石在中国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反动本质,不要对貌似强大的反动派有丝毫的幻想,毛泽东应柳亚子索要诗句之请,把自己1936年2…  相似文献   

18.
一、与父母生离死别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清水塘,毛岸青1923年11月13日出生于长沙东乡板仓,毛岸龙1927年4月4日出生于武汉。毛岸龙出生后第8天,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时期毛泽东、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和保姆陈玉英住在武昌都府堤41号。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分共”叛变后,共产党人全部转入地下。8月7日,毛泽东在汉口秘密参加了中共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会后第5天毛泽东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从武汉动身赴长沙,准备领导湘赣边界  相似文献   

19.
伟人春秋 六一__一r、_、_洲一_厂「不夕一羚鬓称‘“李、闻惨案”真假凶手之谜之钓.i.l钾沙_七扣一许正1卜召5毛泽东与八大军区司令对调·-··…:乏一,’’·,.一柳钧卜4解放初期社会改造工程中的陈云…··一竹吴跃农扮叮毛泽东与亲家张文秋···‘········一李树增马世邦2,8毛泽东延安倡廉立风范···-~…一汤胜利李国忠斗4延安时期的陈云······...一讨、···--一,’”,一李萍4.41949年刘少奇的唐山之行,’’…卜·”,’二张丽娜于14毛泽东赋诗“送瘟神”!·-··…--·…晓农邢卫云6一4陶铸指挥的东北肺鼠疫控制战·…  相似文献   

20.
1943年10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透露了林彪到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的消息.这件事的内幕,因为其影响甚小,所以至今知道的人也不多.蒋介石的本意,不是会见林彪,而是会见毛泽东.早在1938年12月6日,蒋介石在广西桂林约见周恩来时,就曾提出“约毛泽东会谈”.1942年8月14日,蒋介石在重庆再次约见周恩来,突然旧话重提.他说,国内问题要弄好,敌人不足惧,问题在国内,想在兰州转西安时,在西安同毛泽东谈谈问题.周恩来与蒋介石会见后,立即将会见情况和蒋要见毛之意电告毛泽东,并果断地建议“毛不 见蒋”.那么对蒋介石的邀请如何作答呢?周恩来提出了三种设想:第一,以林彪代毛泽东同蒋会面;第二,以朱德代毛泽东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