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监察》2009,(23):51-5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近日指出:当前,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三个认识误区。第一个误区,认为中国经济消费不足,老百姓不消费,消费增长太慢。今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增幅按照实际价格计算,1—2季度消费增幅仍然在16%以上,比GDP增幅高了9个点。第二个误区,  相似文献   

2.
孙悟空跟白骨精谈恋爱,武松爱上潘金莲,就连我们的“诗圣”杜甫也曾成为被恶搞的对象,这种“无厘头”的“创作”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判断和是非观念,正邪不分,真假难辨,粗俗不堪,无聊至极。“当‘搞’的对象被不乐意地丑化或被传统道德不接受的时候,‘搞笑’就成了‘恶搞’。”当恶搞的对象是历史传统文化,还“风靡一时”,受人“追捧”的时候,就危险了。  相似文献   

3.
<正> 行政法制是现代民主的产物,行政法制与专制是不相容的。在专制制度下,政府〈君主〉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是政府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政府,老百姓只是政府的臣民、奴仆,可以由政府任意统治、压迫、屠宰,在这种制度下,统治者政府当然不愿意受法律的约束,不愿意依法办事,不愿意受它统治的人民监督,不愿意对人民承担自己违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更不愿容忍普通老百姓控告自己,和老百姓一起上法庭去争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是事实,普通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将是自身权益的保护。客观上消费者面对的可供选择的对象范围扩大,老百姓将成为入世最大的受益者。在我国现行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为依法有效的维护国内消费者的权益,进一步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势在必行。需明确“消费者”概念的界定问题我国《消法》对“消费者”这一概念的界定不明确。仅仅以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在附则中将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农民视为消费者,在特定情况下,将购买用于单位成员集体消费的日用消  相似文献   

5.
平心 《法人》2005,(10):102-103
随着中国与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国对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的需求持续强劲增长,从而引发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激烈竞争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能源消费大国。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全年原油消费量达到2.5亿吨以上。其中全国原油产量约1.69亿吨,进口原油8900万吨。2005年原油消费需求量将达到2.75亿吨,进口原油数量将会  相似文献   

6.
"恶搞"由日本的娱乐游戏界传入中国内地,该名词是对早已存在的"恶作剧"等滑稽行为的新说法,其含意逐渐拓展并在网络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恶搞"文化继承了"无厘头"的衣钵,借助于网络自由参与的双向传播特性,形成了一种以"戏仿"为主要行为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符合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络使用者的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7.
今年买房政府有啥优惠政策?住房制度改革是1999年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作为向住房制度改革目标过渡的重要一年,今年即将陆续出台的房改措施将使中国的普通群众最终告别已经实行了几十年的福利分房制度。  相似文献   

8.
经过国家扩大内需的努力,经过近年来连续7次降息的刺激,中国的消费市场启动了,各消费领域呈现物价回升、消费趋热势头。消费市场的启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建设银行住宅装饰信贷业务的开通,住宅装饰信贷消费成为信贷消费领域中的又一亮点。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提出,围绕中国居民“住”和“家”的消费持续升温,将为室内装饰业发展提供新机遇。住宅装饰业正成为新兴产业随着“居者有其屋”家庭的增多,中国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开始给自己的住房“梳妆打扮”。目前,中国新建住宅的装修率达到95%以  相似文献   

9.
庞晓莉 《江淮法治》2010,(20):23-23
不可否认现在的食品和物品的价格的确是在不断地上涨,但是我们要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不能太过于恐慌.不要被自己的恐怖心理所吓倒.更不要被有些恶意的宣传而利用。其实,食品的价格上涨已经不是新鲜的事儿了,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价格不断上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老百姓们也完全可以应付得过来。  相似文献   

10.
高福生 《江淮法治》2009,(15):50-51
众所周知,“红头文件”是行政机关实施法律法规、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一种重要载体和方式,传达着党和政府的声音,彰显法制政府所具有的公开、公平与公正特性。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老百姓对“红头文件”可说是情有独钟,将之视为政府送给民众的“定心丸”和“方向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神”。比如,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连续6年锁定“三农”问题,就给老百姓带来了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相似文献   

11.
高档心态     
薛涌 《公民与法治》2011,(24):50-51
国内的奢侈品价位高,这本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中国的贫富分化有渐趋严重的迹象,少数富人和广大老百姓在消费能力上相距甚远.这也必然体现于奢侈品和日用品的价格差距。让我不理解的,是中国的奢侈品为什么那么普及。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法人》2013,(8):11-11
“现在老百姓买理财产品部是闭着眼睛买,政府的风险处置,实质上是害了老百姓。政府花钱买平安,不讲是非,就不能做到经一事,长一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楼市的十年疯涨,使中国楼市远远地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使中国老百姓的住房痛苦指数位居世界之巅。中国楼市的十年疯涨,透支了中国楼市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上行空间,中国楼市将为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疯涨付出代价。那么,这个问题便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4.
龚威 《刑警与科技》2005,(4A):64-66
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对安防产品认知较少,甚至对此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从市场属性来看,安防产品属于终端产品,但它又不同于家电等产品。安防产品的消费明显带有集团消费的特点,即使是那些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小区智能化管理的配套系统,尽管其使用者是普通居民,但其直接购买者仍然是房地,“开发商或工程商等行业用户。购买者不使用,使用者不购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2009年虽然是近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然而,在这一年中,中国老百姓对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信心却增强了。同时,老百姓总体上对自己的生活“比较满意”。这一结果被认为跟中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强力推进医疗、社保和教育等领域的改革息息相关。“民生至重则生民为暖。”一位网友的跟帖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老百姓在政府心目中分量有多重,政府在老百姓心中分量就有多重。”2007年3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的第二天,在一篇题为《政府工作报告透出民生情怀》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政府法制宣传是政府法制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关上层建筑、思想意识领域的建设,是政府法制工作的排头兵、急先锋,不可或缺,其主要的任务是传播政府法制信息,开展政府法制宣传教育.进行法制舆论监督,传承社会主义法制文化,给政府和老百姓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服务等。  相似文献   

18.
洛成 《政府法制》2006,(5):24-26
第一大暴利行业——房地产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榜首地位仍然非房地产业莫属。在最近发布的最新版本的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涉足房地产的竟多达35名,与其他行业相比,遥遥领先。 2005年上半年,中国商品房价格平均上涨了9.2%。作为中国商品房风向标的北京商品房,价格又上涨了13%,许多地方的房价居然上扬了20%,创历年之最。房价快速上扬,使原本远远脱离了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房价,更加居高不下。而这并非商品房旺销的标志,实际上是房地产商为了弥补过高的空置率所造成的亏空,缓解银行还贷压力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19.
时下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动荡仿佛把世界带回到经济萧条时期,政府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造成潜在的风险深埋于次贷市场之中,间接纵容金融危机的爆发。2007年上半年起消费品物价持续上涨,造成国民经济的波动和震荡。面对价格风暴,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促使我们寻找其他手段来弥补二者的不足。遵循着市场失灵将政府推向前台的历史演变,面对"价格风暴"的冲击,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不可避免地将第三部门隆重推上了舞台。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05,(10):4-6
近日,卫生部发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过去5年,老百姓年均收入水平增长远远小于年医疗支出增长,医药支出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三大消费,因为经济原因,48.9%的老百姓看不起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