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目标选择关于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基本涵义,一般认为,国际性城市是指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影响和作用的辐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区域和本国,而是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各种国际功能兼备或成为一种或多种国际中心,如国际政治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博览中心、采购中心等。深圳根据自身毗邻国际大都市香港,地处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交汇点;立体型口岸体系比较发达完备;市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经济活力较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结束的中共深圳市第二次党代会和深圳市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在今后5年中把深圳初步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青岛等几十个城市也都先后提出了类似的发展目标,这说明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不仅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深圳各项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而且也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中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条件和发展战略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一、关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几个基本概念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我们必须首…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的功能与地位来看,香港的最大价值在它的商业性和国际性方面。香港是一个充满商业机遇的都市,而这些机遇是与它特有的国际性分不开的。美国《幸福》杂志曾把香港列为世界对外文化开放程度最高的5个商业城市之一,即便是纽约、伦敦和东京也未享受到这个殊荣,可见香港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平衡发展观、相对平衡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这些变化和调整,对不同历史时期条件下中国的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空间布局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三十五年来,区域经济问题的关键一直是围绕着对事物运动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怎样把它具体运用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中。最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深刻的逻辑规律,是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5.
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指标选择与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来,城市国际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国际化是指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金融、贸易、交通、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活动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控制力不断冲破国界,走向世界的动态过程。城市国际化的结果是不断孕育和催生国际性城市。国际性城市分单功能专业型国际性城市和多功能综合型国际性城市两类。专业型国际性城市往往只在政治、经济、金融、贸易、交通、旅游、科技、文化、宗教等某一方面的辐射力、影响力、控制力具有国际性。如维也纳、戛纳、米兰是公认的文化型国际性城市;鹿特丹、巴拿马、新加坡是世界公认的交通型…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区域经济管理活动。深入研究这些活动,特别是选择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区域政策以及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对于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影响的重大问题。它是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量,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尽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经济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人类社会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不仅标志着一个全球经济相互依存性和国际性大大提高、民族性和地域性迅速减少的过程,而且还意味着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竞争更加激烈、风险更加激荡的时代。任何国家都必须对此保持足够的清醒认识,树立积极应对的战略防范意识,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影响,提高国家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应对水平。 提高国际经济的战略防范意识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现实潮流和时代趋势,在给当今世界创造出巨大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的同时,必然也给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本身的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尤…  相似文献   

8.
方世凤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与城市形象》认为,如何将城市的发展战略纳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既定目标,这是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其本质上,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并不仅仅在于它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和城市形象。确立城市的功能定位,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完善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国际化人都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城市竞争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打破大一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以来 ,区域之间、城市之间总要爆发或明或暗的争斗。笔者认为 ,与其被动的接受中国这一现实 ,不如正视它、承认它和规范它。城市竞争是必然的 ,它有历史的现实的经济的体制的依据 ;本文论述了城市竞争的实质 ,从而提出了中国城市竞争战略的性质和社会功能。城市利益是城市竞争的动机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竞争的基础能力 ,城市竞争的政策与策略是城市竞争的技巧。最后 ,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竞争战略实务。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城市经济增长极的选择研究——以川南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林 《理论与改革》2012,(5):152-154
作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城镇化与区域发展密不可分。只有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向心型城镇发展阶段时,城镇化水平才能较快提高,城市群才有可能出现。本文在分析了城市群发展的提出逻辑、城市功能区发展模式以及城市经济增长极的选择条件之后认为,川南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四川省整体发展水平仅次于成都经济区的重要经济区,已显现出西部地区罕见的城市群特征和独特的枢纽气质,建设川南经济区必将能较快成为四川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王慧敏 《团结》2009,(1):26-28
发达的创意产业是现代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国际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21世纪世界各大城市都把“创意城市”作为战略目标:一些公认的世界城市越来越重视创意产业积极作用.纷纷从城市未来发展角度提出一系列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新要求、新目标:纽约提出了“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创造力、强大的竞争力、非凡的应变力”的城市精神:伦敦明确了“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东京制定了“充满创造性的文化都市”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休闲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因素,它对城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发展休闲产业就成为城市经济的一个增长点,成为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杠杆。  相似文献   

13.
林颖达 《学理论》2012,(31):19-21
都市农业是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与间隙地带区域范围内,随着都市经济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农村和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等进一步融合,为适应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形成的具有紧密依托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并服务于都市居民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都市农业,对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不断夯实城乡一体化经济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以瓯海区为例,对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从根本上讲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实现这一要求,其中贯穿着大量的区域经济管理活动。深入研究这些活动,特别是把握区域经济管理的特征、战略选择以及它同国民经济管理的关系,对于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认真剖析这些发展战略思想,都体现出一个主导思想,即区域经济最终要走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2)
"一带一路",不但为中国积极面对全世界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变化在战略上做出了巨大的决定,也在国内经济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战略性决定。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贸易和投资格局都在不断地进行调整,而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阶段,在区内,应不断提升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作为中国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布局的"一带一路",为推进亚洲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成梅 《学理论》2013,(20):12-13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也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各种有效措施是: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政府在城市化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张志强 《求知》2009,(11):36-37
自由贸易区战略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在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提升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特别是韩国借鉴中国浦东新区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9.
深圳是中国的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创业的十五年里,深圳以伟大的开拓精神和实干精神,以中国史无前例、举世罕见的速度,把一个小小的渔村建设成了一个拥有三百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但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深圳不应该只是经济的,而应该有自己的独特风貌、精神内核,有自己的文化特征;不应让人们认为深圳不过是个可赚钱的地方,而应该有自己的凝聚力,她应该把自己建设成一个文化都市,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的城市。深圳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为自己的城市文化建设定位。一、思考的前提──定位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素霞  蒋同明 《学理论》2008,(12):41-44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