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想当年,我以“中华民国立法委员”的身份,因公率团登上“西柏林”的“瞭望台”,亲眼看到“东柏林”的景观种种;再过几年,又以“中华民国考试委员”的身份,因公率团旧地重游,观赏“倒塌”的“柏林墙”,东西进出,自由自在,并前往“触摸”那一小段留下供世人凭吊的“围墙”遗迹,感怀多多……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1):37-38
少数党员干部得了“软骨病”,面对诱惑“气短”,见到金钱“手软”,对待名利“眼红”,遇到困难“腿软”,碰到上级“膝盖软”,对待群众“翻白眼”。生理上的“软骨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危害生命健康;而精神上的“软骨病”,则会让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脱离人民群众,不断腐化堕落,损害党的形象。要医治“软骨病”,需用“三剂良方”,方可割除毒瘤,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1,(10):47-57
问责制重在“问”,要科学地“问”、规范地“问”,明确“问”的对象,提高“问”的透明度,拓宽“问”的渠道,增加“问”的力度,扩大“问”的范围。只有这样“问”,才能达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修养人性     
外国我不知道,但也曾看到相关的材料,在我们中国,古人创造了多少这样的咸语,而且许多迄今留在我们的心里,有时会脱口而出呵。比如:“狼心狗肺”,“狼子野心”,“人面兽心,“笑面虎”,“鸡鸣狗盗”,“人头畜鸣”,“兽性大发”,“猪狗不如”,“沐猴而冠”,“狐朋狗友”,“狐群狗党”,假如翻书,还可以抄出许多许多。不知为什么,这似乎都视为骂人话,归于“漫骂”之列,而掩盖了一种学理,一种常识,而掩盖了人性中兽性的成份,或曰基因,或曰残留,掩盖了人类中一切孬种。事实就是这样: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今天这已经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不少传统民间艺术可谓“技艺精湛”、“博大精深”,其中川剧中的“变验”就堪称一绝。“变脸武生”在密集的鼓点敲击下,转头之间,转眼之际,“金佛脸”变成凶神恶煞的“钟馗脸”,随即又变成“亏心脸”、“财神脸”、“灵官脸”、“哼哈二将脸”、“鸳鸯脸”……14张脸有如走马灯般地变幻,令人目不暇接,拍手称奇。这种“变脸”留给人们的是美感,是艺术享受,而那“变脸之术”却是不能外露的,这或许也是川剧“变脸”的一种艺术魅力吧。现如今,某些混迹于“官场”的贪官也学会了“变脸术”,有的可以说已经深通此“道”,那“…  相似文献   

6.
覃正爱 《唯实》2006,(1):21-2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的“公”,除公共目标之“公”外,必须包括程序性之“公”,而“执政为民”的“民”,在现时代更多地应该是“公民”。  相似文献   

7.
“无极”“太极”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通过哲学史的学术梳理可以“说”出汉民族的致思历程,而以文字为认识论,对汉语“极”字作哲学分析,则可以“道”出汉民族本源的生态存在。由此出发对汉语生态哲学进行思考:一方面,对汉语文字进行生态哲学维度的挖掘,汉语文字作为一个生态的系统,可以“道”出汉民族天人合一、心物同源的存在,词汇的边界拓展道出汉民族思维的“活络”;另一方面,从汉语文字角度对中国哲学具有生态意蕴的命题、概念进行开掘,汉语“道”生态,需要哲学学者去“道”哲学,对汉语生态维度的“天地不言”予以哲学的“再言”。“极”高明而“道”中庸,于“静默”的“书写”中突破西方语言哲学“词”与“物”的逻辑,代之以“文”与“道”的学术自觉,探索从让哲学“说”汉语,到让汉语“道”哲学的当代“讲”法。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把人的发展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即动物的人,“自我”即有自我意识的人,“超我”即有高尚境界的人。“本我”的人终身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如同牲畜,不知一生之所事;“自我”的人,有自我意识,个性明显,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超我”的人,超越了自我,胸怀宽广,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时刻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铭记心间。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是一个不断递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历的过程和能达到的目标。特别是从“自我”到“超我”,有些人通过自身修养达到…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大凡地方领导,无不想建功立业,在任期内有所作为。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干部都能实现理想,干出成绩。常见有些领导干部“眉毛胡子一把抓”,四面出击,雄心勃勃,样样都要“争一流、当先进”,本想“大有作为”,结果却事与愿违,或事倍功半,或一事无成,“扯断犁弯累死牛”,劳民伤财遗祸患。其原因之一恐怕是没有处理好“有所作为”与“有所不为”的辩证关系。孟子曾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明代吕坤也认为“有所不为,为必成”。其意是说“为”与“不为”乃一对矛盾,“有所不为”才能“有…  相似文献   

10.
朱明贤 《唯实》2010,(4):37-39
由“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能得出老子反对“为学”。“为学”与“为道”同为人的能动性的基本体现方式,二者是统一的。“为学”,泛指人吸取知识、升华境界的认识活动,其价值目标是认识“道”以致“善为道”。“道”是可知的,人是能动的,人与道、天、地同为大,因此,人完全可以“为学”以知“道”。“绝学无忧”所绝之“学”有其特定内容,而不是“为学”活动本身,相反,“绝学”以“为无为,则无不治”正是“为学”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做”实事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学”是“做”的基础,是“做”的理论航标和行动指南;而“做”是“学”的补充延伸,是“学”的“实验田”和“试金石”。“学”而不“做”,是假学、空学,“做”而不“学”,是盲做、蛮做。只有坚持“学——做——学”的科学方法,才能实现其“学”的真正目的。“三个代表”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体现,我们应在认真学习,系统领会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务求实效,再用它来检验我们工作的得失是非。学习“三个代表”重在“学”,贵在“做”,关键在“实”。浙江省金华市…  相似文献   

12.
张岱年先生的“天人新学”中的根源意识,既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又不是生成论意义上的,他所谓“天人本至”的“本”,只是“统一”和“包含”,他又将之化约为“物质”和“气”,认为是客观世界中的“最基本”存在。张岱年先生的“天人新学”包括:非本体主义的“本”和线形过程,人同自然的双重关系,“合群”的“社群哲学”。  相似文献   

13.
钱的忠告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庭”;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钱可以买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钱可以买到“美饰”,但买不到“美德”v钱可以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多11“智慧”;z钱可以买到“馅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友谊”;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钱可以买到“顺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肉体”,但买不到“灵魂”;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钱…  相似文献   

14.
孔子之“智”,是对外在“礼乐”的熏习和内在“仁”的体认,一方面注重外在之“学”和人际交往对“智”的助推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必须经由“仁”的内在安顿,“智”方才有效。孔子“智”论,既是政治论,又是伦理观,亦为道德观,还是修身论。  相似文献   

15.
“平均数”和“大多数”是我们在工作中常用的概念。在有些情况下,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无关紧要;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平均”是有歧义的,必须将“平均数”与“大多数”区分清楚,决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务实、求实,正确把握好“平均数”与“大多数”的关系,防止和纠正那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的倾向,扎扎实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郭庆晨 《前线》2008,(7):56-56
纵览历史,“请托”现象由来已久。成语“苞苴竿牍”就告诉我们,至少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请托”先例。所谓“苞苴”,即蒲包,指赠送的礼物;所谓“竿牍”,即竹简,指“请托”信。“苞苴竿牍”,也就是携带着礼物和书信去“走门子”。“走门子”,就是请托官员徇私办事。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有少许“小人”,甚而有一堆堆、一簇簇“小人”,都不一定可怕。可怕的是这样的社会趋势:“小人”处处吃香,事事得意,弄得“君子”处处倒霉,事事不顺。最后连“君子”也只好知时达务,顺乎潮流,索性做起了“小人”,这就可忧得很了。这里说的“小人”,有人往往很习惯地想到“小人物”,好像一经做了“大人物”、“著名人物”、“高级人物”,就自行摘掉了“小人”的帽子,决不会再归进“小人”一类。其实这是错觉。“大人物”、“著名人物”、“高级人物”里的小人习性,小人意识,小人行为,有时一点也不比平民百姓少,甚而犹…  相似文献   

18.
重视通讯员培训不过时 有人说,如今“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提法已经不合时宜,倡导“能人办报”、“专家办报”和“学者办报”才是“与时俱进”,现在是“名编辑”、“名记者”时代,党报重视通联工作的传统过时了,因此,对办报来说,通讯员已是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9.
金陵客 《唯实》2009,(7):95-95
时下某些时评作品,有几个共同特点,可以称为“八股”病。如果用几个字来概括,就是“旧”、“凑”、“瘦”、“陋”、“秀”。“旧”,即观点陈旧,不仅与人雷同,而且不断重复自己;“凑”,即生拼硬凑,观点加例子,不管是否符合逻辑,硬拼凑在一起;“瘦”,即内容单薄,缺少分析,缺少比较,缺少论争,缺少感情,看上去就像一根光秃秃的电线杆子,没有一点绿色枝叶;“陋”,即语言无味,格式老套,面目丑陋;“秀”,即秀名词,越是简单的说得越复杂,越是熟悉的说得越陌生,故弄玄虚,卖弄聪明。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廉政瞭望》2010,(20):4-4
到北京看“城头”,到西安看“坟头”,到上海看“人头”,到苏州看“桥头”,到天津看“码头”,到桂林看“山头”,到南京看“石头”,到海南看“浪头”。到成都看“丫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