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自1975年来党校工作,至今已有24年了。这24年是我人生中精力充沛、富有激情的一段时光。因此可以说,我是把一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党校。今天在党校建校扣周年之际,我就自己亲历的党校24年的发展变化谈谈心里话,借此表达自己对党校的美好祝愿。初来党校工作时,校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珍惜在党校工作这个机会,慢慢你会体会到,在党校工作是一种光荣。”这句话我至今都记得,并在24年的工作中,也确实领悟到了这种光荣感。我所领悟到的光荣感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党校重建的最困难时期,我和大家一起发扬艰…  相似文献   

2.
我在小平同志领导下工作的二十四年□李雪峰一年前,敬爱的小平同志不幸去世了,我心中感到非常难过。一年来,每当想起与他一起战斗、工作的情景,总是感到非常激动。我在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下,与他一起工作、相处前后约24年。前一段是从1938年到1949年,后一段...  相似文献   

3.
从2005年到组织部门工作以来,我就成为《北京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三年多的时间里,是《北京支部生活》伴随着我,一步一步地了解组织工作,熟悉组织工作,热爱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4.
工作变奏曲     
大学毕业后.我进了一家私企.工作半年后,我当上了一个部门的小小主管,从那时起,我的自信心得到了不小的满足.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每天的小小成就感都源于下属对我工作能力的信服和对我所作出决策的认同,每天工作并快乐着。但在这家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在我父母的强烈要求下,我应聘到家乡的一所高中任教。  相似文献   

5.
陈梅  喻丹 《当代贵州》2011,(2):25-25
1992年从贵州省林业学校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在龙里县哪旁乡林业站工作。工作一年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我陷入深深的迷茫与彷徨,我决定出去闯一闯。  相似文献   

6.
人生如卖菜     
失铭 《廉政瞭望》2004,(6):51-51
我工作的那家公司倒闭半年了,我依然没找到工作,不是没公司愿意录用我,而是我原来那家公司月薪2000元,我要找一份月薪不低于2000元的工作。父亲得知我的想法,要我跟他去卖菜。  相似文献   

7.
“文革”结束后,我于1977年5月恢复了工作,先是到中医学院主持党政工作,一年后奉调回上海市委统战部,然后再回组织部,回归数十年来这是我主要从事的工作,直到离休。“文革”10年,浪费了宝贵的光阴,党和国家的损失无法计算,教训深刻。当时流行一句箴言:“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我身体力行。我参与的主要工作,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拨乱反正,推进平反冤假错案,正确处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汤群芳有句“名言”流传很广:“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百姓工作到底!”如今,正在恢复期的汤群芳对工作依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以前,我常说,我热爱我的工作,我愿意做我的工作,我适合做我的工作,我能够胜任我的工作,我可以把我的工作做好。现在,我还是这样想。半年后,等身体恢复了,我愿意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为群众服好务!”  相似文献   

9.
我叫李国岩,是德惠市布海镇畜牧站站长,今年60岁了。 1961年我曾考入沈阳农学院,读了一年半的书,后来因为家中老人有病无人照管,只好退学。就因为我曾上了几天大学,党支部对我格外器重,安排我做了牲畜配种员,1965年还提拔我担任了镇畜牧站长,并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我是一名党员,还是一名站长,我的工作直接服务千家万户,和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不管操多大心、挨多少累,我都要把工作干好,义不容辞地为养户分忧解难。 宋宝山是我镇布海村人,1998年的一天他对我说:“老站长,请你帮我参谋参谋,现在种…  相似文献   

10.
一、“文革”期间的外事工作 1,来到北京从事外事工作我来北京之前是河北省委秘书长、河北省委统战部长兼天津市委统战部长,1965年,我被调到外交部.在外交学院学习了一年。1966年“文革”开始了,派我带一个工作组到外交学会,当时在搞大鸣大放,搞了个把月。那时候郭影秋调到北京市委工作,组织上准备调我去人民大学代替他的工作去搞工作组。我当时不太想去。正好那时候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时.说派工作组是错误的。于是我就要求不去人民大学搞工作组了。经市委同意,就没有去人民大学。  相似文献   

11.
薄老是我崇敬已久的老一代革命家。我在中央档案馆工作期间,曾经接触过一些牺盟会、决死队的历史档案,看过以后,薄老在我心目中,又增添了一层传奇的色彩。万万没有想到,1993年,在我64岁以后,居然有幸到这位传奇老人的写作班子里工作,一干就干了将近10年。这10年,在薄老的亲切关怀和严格训迪下,我得到的教益是终生难忘的。  相似文献   

12.
党给我智慧给我胆我叫韩霜,1985年在德惠广播电视局当了一名记者。在我从事记者工作的第二年,局党支部给我们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每人发了一本党章。我着重学习了“党员的义务”,对其中的“要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尤有感触...  相似文献   

13.
李瑞山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李瑞山同志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领导。1953年我到省委组织部工作,他担任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从那时起我就与他相识了。1959年7月,组织上调我担任他的秘书,直到1966年3月才离开。他到陕西省委工作后常有联系,在北京工作期间,我每次去京开会,必去看望。瑞山同志一生为革命,一心为人民,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特别是在他身边工作的那几年,言传身教,耳德目染,使我受到很多的教益。瑞山同志的为人处事颇见精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瑞山同志出身贫…  相似文献   

14.
郭禹霄 《求贤》2010,(12):56-56
不久前,我被公司派到德国工作一年。我的工作就是拜访各个客户,我穿梭于写字楼和写字楼之间.每天都要多次乘坐电梯。  相似文献   

15.
朋友们常问我,对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悔否?这一问,倒让我认真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来:我在部队服役25年,然后转业到地方工作,在转业后的几年时间里,由于组织上的安排和工作上的需要,工作单位变换了好些个。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就有许多新的东西要学习,吃苦受累是免不了的……不过,我不后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做一颗放在什么地方都闪光的“螺丝钉”。部队是所大学校,是座大熔炉。当我1961年正式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时,心中充满高兴和自豪。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我得到了组织上和同志们的关心,获…  相似文献   

16.
感谢驻村     
完成驻村任务回机关工作近一年了,但根植于内心深处的驻村情结却总是使我仿佛置身于乡间泥泞的小路和淳朴的村民之中,甚至我们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乡村基层干部和驻村队员清晰的形象也常常萦绕在我的梦中。直到去年“七一”过后收到省驻村办转交给我的“省三八红旗手”的大红证书时,我才真切地感到,我的驻村工作真的已经结束了。在我近40个春秋的生命历程里,刚刚逝去的一年驻村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这一年艰苦而充实的生活赋予我的生命活力让我由衷地想说一句:感谢驻村。  相似文献   

17.
就要经得起考验原建堂我是1985年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晋城市丝绸研究所工作的。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使我由一个普通的学生进步为一名共青团员,参加工作后,进而认识到,若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就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从参加工作开始,我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入党至今,我也算是一名年轻的老党员了。2006年开始从事党务干事工作,使我有幸在繁忙的工作中,更深层次地了解党的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从事了38年医疗护理工作的主任护师,担任兼职党支部书记也有近10年的光景。作为一名兼职书记,如何在做好繁忙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好支部建设,使党建工作为科室的整体发展保驾护航,是我多年来一直一心思考并积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00,(6)
从1985年开始,我在原《红旗》杂志社现为《求是》杂志社的政治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迄今已有15年了。每个人对自己的一生都注入过美好的希望和幻想,也都有过永志不忘的日子。在我44岁的人生历程中,最使我难忘的是1987年的1月10日。那一天我到医院,万万没有想到得到的是一份身患胃癌的病理诊断报告。当时对我来说真好似晴天霹雳。小小的一张纸片在我手中仿佛有千斤重,一时间双脚迈不开一步,惟有纷繁复杂的思绪喷涌而出。我是1975年在四川省攀枝花钢铁厂石灰石矿参加工作,当上工人的。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上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