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鸿章最早主张与日本建交——“联日”。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他的这一思想逐渐动摇。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之后,李鸿章对日本开始采取强硬立场。甲午战争使李鸿章一生的功名事业毁于一旦,他转而求助于“联俄拒日”,实际是与虎谋皮。李鸿章的对日外交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
一晚清末年,曾出现一个所谓“同治中兴”时期,这就是清政府对外屈服求得“和局”,对内镇压人民起义求得巩固统治地位的时期。这个时期有两位重要的“中兴”重臣,一是主办湘军的曾国藩,一是主办淮军的李鸿章。李鸿章是跟在曾国藩的后面,一步一步的代替曾国藩,成为主持清政府的军、政、外交大权的要臣。曾国藩以湘军为主攻打捻军失败,李鸿章以他的淮军为主力消灭捻军,当上了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屈服法国的无理要求,受到了责难,李鸿章带兵来到天津代替了曾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是继恭亲王奕沂、曾国藩、李鸿章之后,晚清办洋务的重要人物,时人称他是“湘乡(曾)合肥(李)一流人物”,“功业在曾胡(林翼)左(宗棠)李而外独居一席”。而张之洞在学习西方、引进海外有用人士,即在“中体西用”方面,比曾李等则更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4.
本文搜集点校了李鸿章《诰授光禄大夫吏部侍郎王公神道墓碑铭》一文,并 对李鸿章父子与王茂荫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鸿章外交思想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分析了李鸿章主导外交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也论及其另一侧面和是否代人受过等问题 ,并结合其重大外交实践指出李鸿章是晚清屈辱外交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一场寒流席卷着整个华北大地。阴霾低垂,天日无光,枯枝残叶在飕飕的西风中发出哀鸣声。这是1895年初,有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站在法国商船“公义”号上,胸如大海波涛,翻滚不息。他自言自语道:“真乃讽刺呀,这世界上哪还有’公义’二字?!三千年劫数,今天一并与我李鸿章算总帐了!”说完,两行浊泪滚滚而下,在他皱纹密布的脸上凝结成线。  相似文献   

7.
无须表白     
佚名 《人事天地》2007,(4):36-36
他是个农民,但他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他坚持每天写作500字,一篇文章完成后,他修改了又修改,然后满怀希望地寄往远方的报社杂志社。可是。多年努力,他从没有只字片言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察人     
长胜 《人事天地》2008,(2):34-34
作为清朝中兴名臣的曾国藩,不仅有超人的权谋之术,而且深谙识人之道。 一次,学生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3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够在老师的帐前效力。黄昏的时候,曾国藩刚刚回府邸,家人立刻迎了上来,低声告诉曾国藩,李大人推荐的人已经在庭院里等待多时了。曾国藩挥挥手,示意家人退下,自己则悄悄走了过去。  相似文献   

9.
年轻的时候,拿破仑梦想着当一名作家。但由于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接受的教育并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告诉他.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拿破仑存钱买了一本字典,他找到“不可能(impossible)”这个词,用剪刀把它剪下来丢掉。于是,他有一本没有“不可能”的字典。  相似文献   

10.
孟祥海 《人事天地》2011,(10):50-50
潘光旦是一个博学而又风趣的人,他的幽默在民国教授里也是首屈一指的。潘光旦的腿有残疾,但他从不避讳自己身体的缺陷,还经常拿自己的残疾说事。在清华的时候,他因独腿而名声在外,但与之相处,没有人会感觉到他的残疾。有一次下雪,一个小男孩看到潘光旦拄拐在雪地上留下的印迹,以为是什么小动物.跟踪脚印直到发现潘光旦。  相似文献   

11.
在感悟20世纪上半叶人类所受苦难的基础上,弗兰克提出了两个异常重要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人间偶像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善与恶的问题。尽管他是从宗教伦理学的角度出发的,但他的许多论述越出了基督徒的适用范畴,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位不幸的少年,因为身材矮小,总是被别人忽视。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开展小发明比赛,但是班级小组推荐的名单中没有他。于是他找到老师表示愿意参加比赛,老师尽管有些怀疑,但仍答应了他。几天后,他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无尘电动黑板擦,这个作品不仅在学校获了奖,还在市里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他曾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但不认命、不服输的他认定:是党员就要富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历经3次失败,终于靠种甘蔗发了财。他带领农户种甘蔗,先后帮助7000多家农户致富,在黄土岗上闯出一条致富路,他的心里比吃甘蔗还要甜。  相似文献   

14.
张涣 《人事天地》2008,(9):17-17
20年前在台湾,他名不见经传,所属企业规模连台湾制造业1000强都够不上;但如今却是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首富,麾下企业遍及欧美。他就是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老总郭台铭。最近与他相关的新闻,是两年前丧偶的他,迎娶了一位舞蹈教师,不过他极少回应这些花边新闻,依然保持实业家的那种低调务实。  相似文献   

15.
《理想国》第二卷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吕底亚人古各期的祖先原本是一个牧羊人。在当时吕底亚的统治者手下当差。有一天暴风雨之后,接着又地震,在他放羊的地方,地壳裂开了,下有一道深渊。他虽然惊住了,但还是走了下去。故事是这样说的:他在那里面看到许多新奇的玩艺儿.最特别的是一匹空心的铜马,马身上还有小窗户。他偷限一瞧,只见里面一具尸首,个头比一般人大,除了手上戴着一只金戒指,身上啥也没有。他把金戒指取下来就出来了。这些牧羊人有个规矩,每个月要开一次会,然后把羊群的情况向国王报告。  相似文献   

16.
论甘地的宗教观方尔加甘地以宣传非暴力主义著称于世,但他的非暴力主义又是建立在他的宗教观基础上的。可以说他的宗教观是非暴力主义的前提,没有宗教观就没有非暴力主义,不了解宗教观就理解不了非暴力主义。一、甘地所体验到的上帝宗教是什么?根据吕大吉先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3,(4):F0004-F0004,F0003
磨店社区位于合肥市东北部,是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和民初爱国人士王亚樵故里,也是合肥市的高教园区。自2007年初合肥高教园区建设以米,目前已有14所院校入驻,师生总数近7.8万,初步形成了区域性高教规模优势和特色,与位居合肥巾阳南的“大学城”遥相辉映,成为闪耀在合肥另一翼的“科教明珠”。伴随着磨店社区城镇化和高教园区的建设,社会服务、民生工程、居民文化建设等全面发展,州起中的磨店正逐步成为合肥新站区政治、教育、文化和旅游“新中心”。  相似文献   

18.
虽然身为残酷战争中的一个军人,但陈赓被公认为是一位有“人情味”的军人。即便对“你死我活”的敌人,陈赓也表现出其有“情”的一面。有一次战役打完后,陈赓和部下视察战场。陈赓身边的一个战士踢了一脚死亡的国民党士兵,陈赓特别愤怒,说他已为他的错误付出代价了,你怎么还侮辱他?  相似文献   

19.
他是那种最没有前途的龙套演员。虽然参加过许多影视剧的拍摄,但在字幕上从来看不到他的名字。默默无闻,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微薄的收入仅能糊口,他的名字从来不被人记起。因为名不见经传,他在片场混迹多年,只扮演过一种角色,没有台词,看不到表情,更没有发挥的空间。可他热爱演艺事业,从不怨天尤人,也不奢望什么,只是兢兢业业地演好每一个角色,包括“死尸”。  相似文献   

20.
珍藏的教训     
王首 《人事天地》2008,(10):28-28
香港首富李嘉诚的身边,一直保存着一个手表包装盒。他说,这里面没有珍宝,也没有秘密,但却有一个教训。 1950年代李嘉诚创业之初,经营塑料花业务。有一次他收到买家付款的一张期票,他觉得钱够了,随即给原料供应商开出一张期票。等于说,张三许诺还钱给他,他又许诺将这钱还给李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