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政报》2014,(22):22-2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市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和区县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和财政部《中央财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社[2014]7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财农[2012]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气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局:为加强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1.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申请报告(范本)(略,详情请登录财政部网站)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民政厅(局)、编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民政局、编办: 为贯彻执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第381号令)切实保障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就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通知如下: 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城市社会救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地方财政、民政部门和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明确职  相似文献   

4.
短讯     
《中国民政》2013,(9):62-64
社会救助和救灾为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健全救助管理工作网络,完善救助管理工作体系,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内蒙古赤峰市民政局开展救助管理进社区试点活动。(史景新)福建省漳平市民政局五项措施加强城乡低保资金管理。一是制定政策,逐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二是制定标准,严格评议、审核、审批工作;三是关注民生,合理调整保障标准,适时提高补助;四是资金专户管理、社会化发放;五是开展专项执法监察,确保民政资金安全、到位发放。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0,(9):59-61
庆阳市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甘肃省庆阳市民政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市、县区各救助管理机构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着眼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深入扎实做好省运会期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嘉政办发[2015]8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直属有关单位:《嘉兴市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已经七届市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10月28日嘉兴市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施办法为贯彻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等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现  相似文献   

7.
一、怎样成立新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答: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同年财政部、民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财社[2003]83号),其中明确指出"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由民政部门主管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18-119
新华社8月初报道,民政部、公安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与以往的流浪乞讨管理政策相比,通知首次提出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区别对待”的管理手段:对正常的流浪乞讨人员,要积极引导他们进入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  相似文献   

9.
鄢德新 《中国民政》2008,(11):41-41
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出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现了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从强制管理到自愿接受救助管理服务的重大转变.转变的本质要求是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人性化。因此,做到救助管理人性化服务是救助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结合四平救助管理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实现救助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令第24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已于2003年8月1日正式施行。为了切实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依法认真界定救助对象民政部《实施细则》规定,救助管理站实施救助的对象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受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4个条件,即: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很难快速鉴别求助人员是否符合《实施细则》规定的条件,各区县(自治县、市)可结合救助工作实际,依据《救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精神灵活掌握,但  相似文献   

11.
各州、市人民政府 ,各地区行政公署 ,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第 3 81号令 ,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 ,切实做好我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贯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加强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我们制定了《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农业部会签,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河南省新乡市建立以市政府、市民政局、市委宣传部、市编办、综治委、发改委、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城管局等22局委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新乡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了解、掌握全市范围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情况和动态,  相似文献   

14.
钱进 《中国民政》2008,(9):39-39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彻底改变了政府强制收容遣送流浪乞讨人员,实现人性化的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管理模式。但也派生“专业乞讨队伍”、“不法分子避难所”等问题,严重干扰社会正常秩序,影响城市发展。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探索救助方法、创新管理模式、破解工作难点、规范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有利于提升城市品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财建〔2011〕7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交通运输厅(局):为支持各地开展内河航道应急抢通工作,中央财政设立了内河航道应急抢通补助资金。为加强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内河航道应急抢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6.
宋扬  陈子雪  廖毅 《中国民政》2006,(10):35-36
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相应地,二十年前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走到了尽头,救助工作开始正式  相似文献   

17.
短讯     
《中国民政》2013,(8):62-64
社会救助和救灾 ★为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四川省大英县采取综合救助,齐抓共管,配套服务措施,形成人性化的救助模式,着力构筑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宁财规发[2018]38号各市、县(区)财政局,民政局:为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社[2017]58号)等相关规定,自治区财政厅、民政厅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政策瞭望》2003,(8):14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并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同时,国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03,(8):36
第一条 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第三条 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求助时,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下列情况 (一)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