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西政报》2007,(1):13-19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精神,结合江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政报》2014,(10):4-7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精神,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现就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云政办发〔2007〕50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云南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七年三月二十四日云南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4.
《政策瞭望》2014,(5):54-5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广东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5号),最近广东省就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制定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全面启动之年。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实施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扎实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省里成立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以后,各市也相继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二是循环经济建设项目进展…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政报》2006,(7):26-28,29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精神。提高我区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内蒙古,现就建设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苏府[2010]160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根据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经各市、区推荐,市经信委、水利局、环保局、统计局等部门审核,市政府决定认定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等70家企业为2010年苏州市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希望各试点企业按照《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要求,认真扎实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积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工作机制,为全市发展循环  相似文献   

8.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促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我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开展,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  相似文献   

9.
云政发〔2006〕53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我省循环经济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05〕63号)要求,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工业对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我省工业循环经济,现提出以下意见。一、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自然资源禀赋对我省工业产业发展格局发挥着先导性作用,以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主的轻重工业构成我省主要产业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刘波  古亦忠 《当代广西》2006,(22):46-47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循环经济是我国“十一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国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工作、重点环节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本刊这期《经济看台》栏目选编3篇有关循环经济的文章,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精神,结合环保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局制定了《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2.
《山西政报》2007,(3):11-18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有效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精神,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中央“一号文件”启动新农村建设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  相似文献   

14.
统办发[2012]23号各市、县委,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各大学:《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强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动文化企业上市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六个进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15.
经济视窗     
内蒙古公布首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为进一步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公布自治区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企业名单的通知》,8个园区和企业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公布自治区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企业名单的通知》,8个园区和企业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7.
《贵州政报》2014,(4):31
正黔府函[2014]50号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请求审批〈贵州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的请示》(黔发改呈[2014]202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贵州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二、《规划》实施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机制创新和  相似文献   

18.
豫政〔2006〕38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总任务,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促进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6,(12):1-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重庆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以调整产业结构、突出节能减排、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强化工业环保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为切入点,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能源资源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废弃物产生量将不断增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