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1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安徽省调研时说:"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敬畏之心,是指人们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促使人们要"有所作为";"畏"表示一种界限,警示人们应"有所不为"。人民警察手中掌握着一定权力,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稍有不慎,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敬畏法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2.
大凡谈到廉政,人们无不想到贪污腐化、行贿受贿、不正之风等官员为政之不廉洁行为.固然,廉洁政治是廉政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还有另一个方面重要的含义,那就是还有"廉价行政"或者"廉价政府"之新义.  相似文献   

3.
这里提及的和谐"变形"、"走调",与人们时下直面的某些不和谐迥然不同,它是借和谐之名行自我"保护"之实,归根到底仍是一种不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危害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4.
<正>诚是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华民族崇尚的美德和价值观。人们历来视诚德为"立人之本""交往之道""为政之基"。宋人周敦颐认为诚是一切道德的本源,主张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人们为何如此重视和强调诚德呢?中国传统诚德伦理又具有怎样的现代价值与意义呢?真实无妄曰诚何谓诚?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诚,从言,成声。诚,信也。"可见  相似文献   

5.
"廉政"新解     
大凡谈到廉政,人们无不想到贪污腐化、行贿受贿、不正之风等官员为政之不廉洁行为.固然,廉洁政治是廉政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还有另一个方面重要的含义,那就是还有"廉价行政"或者"廉价政府"之新义.  相似文献   

6.
张美灵 《湘潮》2015,(1):35+37
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中,"谨"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儒家主张通过人们言行举止,考量一个人是否具备"谨"德之修养。通过追朔儒家谨德的传统德蕴,剖析谨德之维度,比较谨德与其他传统德目之间的关系,探索现代谨德之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7.
正古语云:"心为人之本","心为思之官"。"心"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理学认为,"心"即人的心脏,是生命之本;心理学认为,"心"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们意识倾向之源;管理科学认为,"心"泛指人的心理行为状态,是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思维起点和行为向导。在领导活动中,领导干部要调控领导行为,实现科学领导,首先要调控好自己的心理行为,即"治心"。所谓"治心",简言之就是要理顺心绪、调适心态、平和  相似文献   

8.
由"法轮功"头子们诱导操纵的练功痴迷者天安门广场集体自焚事件,终于使人们认识到,中国邪教"法轮功",不仅其规模之庞大是世界邪教之冠,其性质之邪恶也已登峰造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邪教相比,真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9.
广东正在力倡"解放思想"。我还不知道广东这一次的"解放思想"将要解决什么问题,但是既然对此大力提倡,总不是无的放矢;人们很兴奋,想必也是感受到了什么。但力倡者之矢放往何处,人们的兴奋点又在何处,两者是"想到一块了",还是在"一解各表",我无法弄清。  相似文献   

10.
黄范章 《学习论坛》2007,23(10):24-26
"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近十年来已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人们也心知肚明,这个"民营经济"就是指私有经济或私人企业。然而就经济学意义上讲,这个用语并不确切,也不科学。过去用此语,有其历史原因,现在应该为其"正名"。古语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现在是为之"正名"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是德的前提与认知;"德"指为人处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属于方法论,是道的载体与表现。有什么样的"道",就有什么样的"德"。道德一词连起来使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相似文献   

12.
正生活情趣是指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志趣,是产生并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情感中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情趣有雅俗之分、高下之别。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是文明、健康、科学的,是生活的"润滑剂",工作的"减压阀"。有益于开阔视野、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行和修养。有助于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增强抵制诱惑的定力,催人上进,使人  相似文献   

13.
公文姓"公"     
公文姓"公",自古亦然.正因为这个"公"的属性,其文章才得以上升至"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的高度.其中,更多地包含了人们美好的追求和愿望,人类的属性,对共同的、大家认可的公平、公正是有共识的,涉及具体对象,公事、公务往往不容懈怠,"公,平分也(《说文》)."是以人们把"天下为公"作为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平"字,意味深远,很多字与它相联组成的词语,都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代表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先人造出的"平"字,最早反映的可能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把非山非丘非沟壑之地叫平地;看到水总是向低处流,注入湖泊之后水面是最平的。类似的现象反复  相似文献   

15.
马安骏 《学习月刊》2012,(20):74-75
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无论从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来说,还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来说,青年的律师朋友,必须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情趣,努力做一个有品位  相似文献   

16.
人们通常认为嵇康的思想是出世的,这种观点在表面看来是不容置疑的,他的玄学清谈以及对老庄思想的发展,似乎与孔儒思想中的"济世之志"、"功名之念"有着太远的距离,然而结合魏晋时期的社会政治、纵观历史上文人心态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嵇康思想人格中的入世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清代文学家、书法家郑板桥曾说:"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不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继平且安。福即是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吃亏是福。"俗语说:"吃得亏,坐一堆;要得好,大做小。"意思是一个吃得亏的人能够交到很多朋友,就会赢得人脉资源;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就要放低身段,尊重别人。  相似文献   

18.
小平英名,全球推崇,万古流芳。在美国,人们对邓公也时生缅怀敬仰之情。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位老教授的"白宫草坪一席谈"。  相似文献   

19.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16,(9)
正"邻避效应"是指人们因担心某些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带来负面影响,从而滋生该项目"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与之相对的是"迎臂效应",指人们不排斥甚至欢迎相关项目的落地,认为其能给社区发展带来好处。近年来,引发"邻避效应"的环保类群体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