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玲 《法制与社会》2010,(2):108-110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不断扩张,以BOT模式参与柬埔寨等周边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到广泛采用。柬埔寨是次区域国家中首先以单行立法的方式规范境内BOT投资项目的国家。本文以期通过对柬埔寨现行BOT合同条例的探究和解析,从而减少和避免对柬埔寨进行BOT投资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
BOT投资方式的法律特征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炳君 《法学论坛》2003,18(3):75-78
BOT投资方式的法律基础是特许权协议 ,本质是有限追索权 ,它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我国BOT立法存在诸多缺陷 ,应当借鉴国际立法经验 ,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BOT作为一种新型投融资方式,有效解决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资金短缺的难题。我国现阶段国情要求进一步加快BOT方式的引进,我们对BOT概念、法律特征、融资问题、法律障碍及对策进行相关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BOT投融资模式在我国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BOT投资模式基本思路和运作过程的介绍,分析我国现行BOT项目实施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漆思剑 《河北法学》2008,26(2):167-170
柬埔寨是东盟比较落后的国家。近年来,柬埔寨已经意识到引进外资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制定和完善了一批外国投资法律。目前,外国在柬埔寨投资的法律政策环境已经有很大改善,有较为系统的投资法律体系。外资在柬埔寨的优惠政策日益增多,投资手续日趋简化,保障措施和鼓励政策也不断优化,外国投资的纠纷解决机制也不断完善。外国在柬埔寨投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论BOT的核心法律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种及灵 《现代法学》2000,22(2):34-38
本文认为, BOT与项目融资的关系、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以及政府保证的范围构成 BOT的三大核心法律问题,并明确指出:BOT作为一种特殊的私人直接投资,与项目融资有着本质区别,决非项目融资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BOT基础协议的特许权协议,应属行政合同;而BOT的政府保证,不仅应包括政府就有关政策、法律问题所作的承诺和担保,而且也应包括对投资回报率等商业性条件所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BOT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OT是一种私人资本参与一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投资方式。我国基础设施落后和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采用BOT投资方式将会有效缓和这一矛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BOT投资方式涉及众多的法律主体,法律关系比较复杂,而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又会产生许多法律问题。对BOT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将会促进BOT投资方式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从而有助于引进外国资本参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BOT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新兴的一种项目融资和建设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其具有融资能力强,自有资本需要量小,投资收益有保障等众多优点,自从其问世以来很快便风行全球并传蔓至中国,本文拟从BOT的基本法律关系、BOT特许权协议和BOT项目的法律性质三个方面对其法律属性进行解析,以为我国的BOT法律实务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BOT投资方式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奕 《现代法学》2000,22(6):82-85
BOT方式是国际上为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多方当事人和多种法律关系。本文首先从实证角度剖析了BOT投资方式的法律框架及BOT当事各方间的法律关系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行BOT投资方式的若干法律障碍 ,而后辨症施治 ,提出了消除法律障碍和解决法律冲突的立法对策———进行统一的BOT专项立法 ,并阐述了BOT专项立法应涵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BOT是一种新型的利用国际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方式,主要优点是更快更好地解决了被投资国资金短缺的困难,充分利用外资办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并使东道国可以集中财力物力,灵活高效地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应当广泛发掘BOT之投资方式。但BOT不仅涉及到经济问题,而且还涉及法律政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从与BOT相关的法律问题的角度,对这种投资方式作简单的阐述,并试图通过对BOT的介绍,促进我国 BOT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BOT投资方式自提出之后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投资方式——TOT投资方式应运而生。TOT投资方式是一种什么样的投资方式?它与BOT投资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与BOT方式相比优势又在哪里?采用TOT方式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呢?本文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BOT特许协议是一种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方式。国际上,BOT特许协议至今没有标准的文本,学术界对其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没有定论。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只有在优化政策法律环境上下功夫,鉴于BOT特许协议的特殊性,我国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项立法,以改善项目运行的法律环境,实现利用BOT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孟国碧 《河北法学》2006,24(1):40-43
BOT方式中投资者面临的极大的政治风险和重重法律、政策、经济体制等方面的障碍,要求政府提供各种保证.政府保证不同于民法意义上的债务担保,而是政府的一种履约承诺.我国有关政府保证的法律规范及政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空白,严重阻碍了BOT方式在我国的顺利开展.因此,有必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政府保证的必要性、法律性质、种类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BOT方式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岚君 《河北法学》2002,20(3):18-21
BOT方式中涉及两类重要合同 ,即辅助性合同和BOT特许协议。辅助性合同可以依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来适用法律。BOT特许协议则通常明确规定适用东道国法律 ,但是这一实践与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却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BOT法律问题研究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者近年来在对BOT法律问题的研究中存在几个明显的误区:一是对BOT本质认识的片面性;二是没有将基础设施利用人作为BOT特许权协议的第三方主体;三是忽视对BOT之适用范围的研究;四是因缺少对公产管理规则的了解而导致对BOT基础设施所有权问题的过度关注;五是忽视对于违背公共设施设置本来目的进行收费的问题的预防与规范;六是偏爱仲裁方式来解决BOT争端;七是BOT项目的实施主体采取公司的组织形式,人为增加了法律适用上的障碍;八是盲目地要求国家立法机关专门就BOT问题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16.
BOT投融资方式已经并继续大规模地在广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运用。中国近年来也在一些地方积极尝试或正在酝酿BOT这一投融资方式。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BOT投融资方式的法律障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求为更有效地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的"瓶颈"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BOT中政府保证的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沈玮 《现代法学》2001,23(2):126-129
BOT作为一种新型的利用国际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方式,已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和采用。但其在理论和法律规范上还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政府保证的法律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国政府对BOT中的政府保证基本采取拒绝的态度,这对吸引外国投资者参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有消极影响。因此我国必须抛弃对政府保证的疑虑,对BOT项目作充分而适当的政府保证。本文将就BOT中政府保证的几个相关的法律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体育场馆建设因其耗资大、技术要求高、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在历届奥运会的筹办中都是"重头戏"。本文通过对BOT投资方式的简要分析,并结合这种方式在29届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明确了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双重法律地位,一方面以国家所有者的身份同项目公司签订协议,是协议当事人的一方;另一方面以主权者的身份,对场馆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宗延军 《中国律师》2005,(11):52-53
在BOT项目谈判的过程中,单就法律而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投资方最为担心的就是BOT合同的法律性质即BOT合同是民商合同还是行政合同,因为合同的相对方是一个地方政府。其次,投资方总是关注:一旦产生风险,投资方如何确保投资的回收,即解决投资方的担保权问题。再次,从合同设计的层面上讲,作为投资方的律师,还必须把BOT的一般特征和污水处理项目的特征相结合设计出相关的合约条款,即如何在污水处理项目中体现BOT的特点;最后,项目公司的设立方法。一、如何体现BOT项目合同的民商性在BOT项目的谈判中,以特许权协议为主…  相似文献   

20.
BOT项目协议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BOT是一种新型的私人直接投资方式。BOT项目协议是东道国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关于项目开发、运营和移交各阶段彼此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BOT项目协议的法律性质,是解决其法律适用问题的前提,直接决定着BOT项目中各方当事人的法律角色。本文认为BOT项目协议不是所谓的国家契约,而是国内法契约,并在比较BOT项目协议与行政合同的基础上,提出BOT项目协议是类似与政府采购合同的特殊的民事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