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土改后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及道路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土改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农民个体私营经济和互助合作经济,并对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的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农民自身不是他们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工业化对农业合作化有推动作用,但也不起决定性的作用;是党的引导对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肯定了党引导农民选择互助合作道路的正确性,同时认为党在选择这一道路时有过早、过快倾向,并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提高农业互助合作的形式,引导广大农民向农业集体化迈进,山西省率先在全国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并实行公积金制度。这项创举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华北局和刘少奇同志对此持否定意见,后在毛泽东同志的支持下,初级社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农业合作化     
《湘潮》1991,(10)
湖南的农业互助合作同全国各地一样,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发展环节。 1951年9月,中央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要求各地有步骤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土改后的农民,为了发展生产,摆脱贫困,也迫切要求组织起来。省委早在1951年4月召开扩大会议,省委副书记金明在会上作《第一阶段土改工作总结与今后农村工作的任务》的报告时,就指出:“今后农村生产的长期方向是通过互助合作,由个体引向集体化”。明确当时的任务是在已土改区“重点试办合作社,创造经验”。在这前后,部分地区完成了土改,一批农业劳动模范和积极分子建立起全省最早的一批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1951年11月,省委指示“各县  相似文献   

4.
付娥 《世纪桥》2011,(19):45+82-45,82
中苏互助合作加快了东北光复,中方协助与支持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共产党、国民党、国共及广大军民八年抗战三大方面,这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历史经验,也给予后人重要的启示,即互助合作是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吴云峰 《党的文献》2021,(5):100-107
"按户兴家"计划与劳动互助合作是全面抗战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中组织民众生产的重要形式.为了摆脱农村中小农经济的严重弊端,打破日、伪军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顽固势力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消除农村传统租佃关系下的劳动关系严重不平等,淮北抗日根据地通过宣传和思想动员,发挥干部与劳模的带头作用,在群众中推广"按户兴家"计划,组织劳动互助.在推广过程中,针对劳动互助中产生的问题,根据地政府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互助合作形式,及时解决农户困难;同时,坚持自愿互利原则,发扬民主,加强监督,保证互助合作的公平合理,制定出合理的生产分配制度和劳动纪律,确保了互助合作的顺利开展."按户兴家"计划的制订与劳动互助合作,激发了抗日根据地农民的生产热情,合理配置了农村的劳动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建立了相对平等的劳动互助关系,改善了农民生活,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合作社思想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的合作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1·合作社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2·应重视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优先发展;3·供销合作社的办社方针是必须忠于农民。4·应通过法律形式来规范合作社。刘少奇的合作社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其根本出发点和本质是前后一致的,即引导广大农民最终走向社会主义。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农村问题有着重要启示:进行合作,是解决我国农民问题的基本方向,但应该“使”广大农民组织起来,而不应“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可以是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三年春,经历了民主革命洗礼的永顺大地,春光明媚,全县农民个个扬眉吐气。县委决定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当时,我是刚从省农干班第一批分来永顺的农业技术干部,首先响应县委号召,“到农村中去,到艰苦的地方去”,随后就被批准到塔卧区去工作。塔卧是革命老根据地,群众觉悟高,翻身得解放后,爱国增产的积极性更高。自然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成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农民的满意程度高低是检验其效果的最终标准.因此,建设新农村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并且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深入民心,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关于1947-1949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研究成果很多,但鲜有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借助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透视这一特定时段的土地改革问题的新特质:它是以"访贫问苦"和"诉苦"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吸引人口众多的农民参与解放战争的有效"政治动员"形式、以农会作为赋予农民"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以适合农民特点的政治社会化方式作为将广大远离政治的农民塑造为"政治人"的教育形式的政治过程.这使对该历史问题的研究导入了一个与传统研究有明显区别的认识层次,即走出了就中国共产党这个政治主体自身研究的范围,使土地改革这个已经被中国革命历史实践证明是正确、科学、成功地引导农民加盟革命的决策,在政治社会学的意义上被人们更理性地认识,从而更真实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成功获得农民认同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0.
曹向东 《党史博采》2022,(11):57-61
<正>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逐步改变土地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使农村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安平县南王庄村三户贫农坚持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事迹得到毛泽东的肯定,称之为“五亿农民的方向”,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日本农协是"农业协同组合"的简称.1947年日本政府颁布施行了《农业协同组合法》,根据此法,建立了农民互助合作组织,组织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单家独户经营的弱势农业已变成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经营的强势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2.
临江市委实施了“电教富民工程”,引导广大农民党员群众走科技兴农之路。一、疏通片源渠道,建立科技电教片库。根据广大农民党员群众的需求和全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先后从北京等地的农科部门  相似文献   

13.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日益完善,组织载体日益健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广大农民广泛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日趋健全,广大农民群众正在农村这一广阔天地里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部长刘江最近再次重申,国家将继续在农村推行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并坚持30年不变。刘江指出.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农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和乡镇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等好形势的取得,都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实践已经证明.这一政策既符合农民利益.也符合国家利益,不仅不能改变,而且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并加以完善。他强调,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导农民发展适当的规模经营;要善于引导农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再生产,按照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创办高水平、1二档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委宣传部、黄冈市委宣传部、英山县委宣传部组织英山县农村工作者和农民编写的旨在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的通俗读物《新农民读本》即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是农村各级干部、广大农民开展新农村教育的重要辅助材料。从总体上看,该书有四个鲜明特点:1、紧扣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这个主题。《新农民读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培育新型农民,以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送去党中央的精神,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总结农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引导农民自己教育自己,从而塑…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广指出:“对各种类型的股份合作制,要积极引导,使其个断完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将是引导我国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一座桥梁c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模式应确定为全面推行以股份合作制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02006年和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在联产承包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起来,发展和完善各类专业的合作经济组织,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实中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这一组织形式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农业合作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目的在于引导翻身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农民有了土地需要种好土地。怎样种好土地,在当时农业生产力非常后的情况下,农民通过实践找到最好的办法是自愿地组织起来.换工括棋,互助合作.但这种简单自发的合作,还不能真正把农民组织起,加之农民的自发倾向,很容易向两极分化,有的要成为富农,产生新的剥削,有的则要出卖土地,重新论为被剥削阶级.严峻的客观现实,给我们党提出了如何使农民彻底俯身解放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问题。从当时条件看,唯一的出路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针对老解放区农民互助合作行为存在明显涣散以及农村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严重现实,中共中央经过与华北、东北局的讨论研究之后,决定继续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以图恢复农村经济。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动员农民进行互助合作则被赋予爱国生产的政治色彩。经济、政治动机后面其实更隐含着国家政权对基层社会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本文以晋西北农村互助组为考察对象,在厘清互助组发展概况、运作机制以及基层心态变化的基础上,试图阐释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还原社会主义革命艰难历程的本相。  相似文献   

20.
韩喜平 《理论学刊》2003,1(4):83-85
本文认为农民有个体经济和互助合作两种积极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农业经营制度选择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走向都说明把农民两种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