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实现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相结,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新精神与实践品格的统一,是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的重要经验。提高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推动以人为本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和任务,突出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历史经验与现实状貌的深刻总结和理性把握,其本质在于倡行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原则,使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真正立基于科学,立基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客观规律之上,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要求全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勇于探索、求真务实,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边缘化趋势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教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逐步边缘化的趋势或已经被边缘化是个客观事实,只有重新定位或拓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深深扎根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创新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并解决发展中的经济问题,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发展起来的日益成熟的经济模型分析方法,反思和重新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才能逆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边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也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当前,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明确理论创新的源泉和起点,从中国经济的现实逻辑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科学地对待国外经济理论,需要辩证地认识、合理地借鉴、广泛地吸收。  相似文献   

5.
张骏 《学理论》2013,(9):120-122
在阅读《科学革命的结构》原文、科学革命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情况,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为指导而写成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科学革命理论产生的背景,主要是阐述了科学革命产生前出现的几个科学进步理论,如归纳主义、证伪主义,并引出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然后总结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模式、范式、不可通约性。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科学革命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尤其是指出了科学革命理论的缺陷。最后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以上分析进行验证,其中重点分析了经济学发展史中的凯恩斯革命。  相似文献   

6.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全党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理念、形成科学机制、创新科学方法,更需要理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即通过科学的理论创新丰富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内涵,通过形成了与“执政”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找到党建科学化理论发展的自身规律性和相互联系性,进而促进实践发展。执政形态是对党的执政现状的体制描述和整体表达,执政形态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党的建设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树立执政形态的理论和思维,对于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军旗 《理论导刊》2006,1(12):48-4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得以创立,也应在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因素中求得发展。面对西方经济学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应该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成份,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党建科学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首要举措。这不仅是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破解阻碍党建科学化难题的迫切要求。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构建科学的理论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把握党的建设规律,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奠定了党建科学化的逻辑起点。在毛泽东建党学说中,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理论武装;确定党的核心价值,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实践取向;总结"三大优良作风"作为工作路线与方针,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路径选择;建构民主集中制和从严治党的发展机制,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0)
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调自马克思逝世后就一直没有停息过,特别是对其经济学不认同的声音也随着近年来一些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愈演愈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的理论是值得我们信仰的,其经济学原理也对我国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基本内容及在我国可以适用的条件,告诉人们其科学性并端正人们看待一些社会问题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思想来源与现实基础邓小平经济理论同任何新思想、新学说一样,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并使自己的学说置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从而使其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得以形成和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邓小平经济理论,就其理论实质来说,直接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关于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生产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的观点;关于社会发展、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归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理论的良性互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布局,在理念上实现了科学发展、科学执政与科学党建之间的逻辑贯通,为提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基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为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执政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加科学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更加璀璨夺目的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这些基本经验启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我国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建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的有效机制,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着眼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4.
加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的理论;对于总结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化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如果要更加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任务及其历史性飞跃,就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来全景式地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方面,通过"理论创新"来科学地"解释世界",进而实现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创新"来成功地"改变世界",进而实现实践层面的突破与创新。正是这双重维度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虎学 《理论视野》2014,(3):16-18,21
总体上看,国内外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思想内容和历史地位的争论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种截然相反的代表性观点即“顶点论”和“不成熟论”,二者争论的焦点是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由此自然会引申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对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这也涉及到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事实上,科学对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助于系统地、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理论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学理论创新中,要正确看待经济理论的普世价值与本土价值,克服割裂普世价值与本土价值辩证统一关系的错误倾向。我们需要以开放的精神、求实的态度,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成果,创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强大吸引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05,(4):47-47
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撰文指出,在对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两个概念的认识上,目前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政治经济学往往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既讲政治又讲经济的学科,或要突出政治性的学科,因而政治经济学书籍常常被作为政治教材、宣传材料或思想教育读本。二是部分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认为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是有严格区别的,并认为经济学是最基本的基础理论科学,有的甚至将其定位为无阶级性、无国界、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一个学派,或专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因而提出中国经济学界的任务是建立基本理论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经济功能、承担主体、实现路径等方面存在契合与互补。对两种意识形态理论契合与互补的研究有利于科学地借鉴与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成功适用的地方。借鉴的同时必须要认识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以下方面成功地实现了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超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及其建设;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取向;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展示的方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批判地吸收是对待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0.
建设学习型政党,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理论创新和理论宣传是源和流的关系,理论成熟是政党成熟的标志,理论创新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基石、核心,理论学习、宣传是掌握群众的过程。理论创新是遵循从前科学理论思维时期→常规科学理论思维时期→科学理论思维危机时期→科学理论思维创新时期→形成新的常规科学理论思维体系时期的周期运动规律而向前推进和发展的。理论创新的过程,是功能思维取代定性思维、真理思维战胜权力思维、群众主体转变为领导主体的过程。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认清时代,探索全球化进程中提出的新课题;准确把脉、重新诠解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问题;解放思想,克服各种各样的教条主义;总结规律,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海纳百川,批判地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成果;解决矛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